
带孩子们玩了一天,几乎满足了TA 们所有提的要求,回到楼下,我有点累了。TA们想在楼下玩会儿,让我要去接TA 们。我忽然间意识到,我满足了TA们所有的要求和心理需求,而我为何这么累?我自己呢?我的需求呢,去哪儿了?
我强烈的希望TA 们有一个自由与自主的空间,究竟是TA们的需求,还是我的灵魂渴望?
我不想做一个全包全揽的妈妈,更不想做个照顾身心的保姆,看似级别高点儿,哈哈哈。
我忽然间明白:孩子与TA们的爸爸和奶奶有着TA们之间的关系。若我强势的大小事件都想帮孩子,是因为自己觉得孩子们没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还是真的是孩子们的需求需要帮助?
如果是前者,那不是与我的意图“希望TA们有面对和处理外在人与事的能力”相违背了吗?
这与我过往的模式又有什么区别:牺牲自己做着所有的事,从来不想自己的需求是什么,结果不仅没好,还整到自己累死与崩溃。
当我明白后,我收回和调整自己的意识,我笃定那件只要去做,不管怎样我都不觉得心累的事;不管有多少的不愉快与拉扯,只要去做那件事,我就能回到清净与宁静的状态,无比的满足,生命也由此而变得丰富和有意义感。
[爱心]我一直想结孩子们创造的自由与自主空间,原来是我自己的灵魂渴望!我心中一遍遍的重复着,感受心的撞击与振动。[捂脸][捂脸][捂脸]
【清净觉察】个案
解决什么?有什么价值?
1,带领个案者看见所咨询事件或情绪背后的前因后果的关系。
2,带因果关系的释放情绪(需要不被打扰和不打扰别人的安静空间)
3,看信念系统背后的真相,翻转信念
4,协助个案者看事件的真相,并找出符合规律的方法或行动方案。
注:依个案的实际情况,不是每个个案都有上面所有的步骤的需要与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