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6872/41bf86ce7a13c9ae.jpg)
努力构建高品质课堂
——读《高品质课堂的塑造》有感
歙县行知小学 李春燕
假期里,我阅读了由合肥学院国培计班的班主任老师推荐下的两本书,受益匪浅,现就李铁安博士著的《高品质课堂的塑造》谈谈自己的体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6872/35a50b7b81d61ff6.jpg)
通过阅读此书,我对高品质课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明白了高品质课堂基于让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立场,力图使课程的文化价值、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发展动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三位一体地协调作用,从而切实保证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的育人作用以及学生的自主发展动能得以完满释放,最终实现高质量地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正如李博士所言:高品质课堂的基本要素是高尚、本真、丰厚、灵动。高尚、本真、丰厚、灵动这四个要素也将是我在今后课堂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建构高品质课堂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6872/a8a2257071fcf722.jpg)
要将高尚融入课堂教学的点点滴滴,我们在备课时不妨做这样叩问:备课时是否为了哪怕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知识点可能蕴含着的文化价值和育人意而煞费苦心,深入挖掘,精心论证,直至精致地设计出一个精到的问题?你是否一边做精细的教学设计,一边努力地将自己假设为学生,假设为班级里思维最活跃的学生、注意力最不集中的学生、学习最吃力的学生,以至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想着如果学生面对这样的内容、这样的问题和这样的设计会怎么“想”? 反之,你是否认为这节课我已经讲过“N”遍了,还需要备课吗?于是,你只是把从前的教案“誊写”一遍?在课堂上,我们还要这样反思:我的精神脉搏是否与学生的精神脉搏一起欢跳?我的心中是否装着学生的喜怨哀愁?我的眼里是否常含一份真挚的亲善?我的脸上是否长挂一泓温馨的笑颜?我的语言是否流淌一股温暖的清泉?我是否对所教学科的如醉如痴?当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举手回答的时候,我是否为了保持预设的教学设计和进程,迫不及待地选择一个好学生立刻回答问题,却放弃了用热情积极的眼睛?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6872/9dc621fa4cf128e9.jpg)
本真的课堂具体体现在,教学目标要与教学内容相吻合,教学策略要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呼应,教学过程中,“以学定教”与“以教导学”要相统一。尤其是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立足学生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文本进行与之相呼应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调控,以实现“以学定教”与“以教导学”的动态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学”的活动处于弱化状态时(比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处于困惑状态),教师“教”的活动就需要与之相呼应的加以强化(即此时教师可积极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而伴随教师“教”的活动的强化,学生的学也开始逐渐得到强化,此时,教师“ 教”的活动就要逐渐弱化下来,使学生的“学”得以更好的强化(即当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伴随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逐渐加强,这时教师的教就不需要再强化,而是让学生的“学”进一步强化)。
丰厚的课堂要立足课程目标的整体体现和实现,为学生提供丰满的课程内容和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为学生提供充分而恰当的学习时间和发展空间,让学生经历深刻灵动的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充分挖掘课程内容的本质,通过创设一个个能够激发学生思考、探究和交流的、富于启发和挑战的、内涵丰富的“高层次”问题,让学生经历完满的学习过程。完满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创设与调控。比如,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不轻易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明确目标,让学生置身于解决问题的困境中,避免过早地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尝试犯错误等。事实上,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张弛有度的生命律动,需要情感和思维的“自由发展空间”。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从一个思路跳跃到另一--个思路,也经常不知神游何处,这其实也是学生生命成长和智慧与创造力创生的宝贵“机缘”。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6872/2be86d30645eb9e9.jpg)
灵动的课堂指教学的过程结构与学习方式的灵动。具体体现在,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架构教学过程结构,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组织调控教学。通常,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不是以一种“冰冷”的“晶体”形态进入学生头脑,而是学生通过对结构化的知识进行解构、建构和重构的“火热”处理,最终形成活生生的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问题,即要从课程内容中精心提炼梳理出由一系列子问题构成的“问题系统”,教师再将问题的内在逻辑与学生的认知逻辑统一起来,即教师要深入追问“课程内容的核心本质和知识结构究竟是什么,学生学习这一课程内容究竟需要哪种学习结构”。在此基础上再构建课堂教学过程结构。显然,教学过程结构是-一个个子问题逻辑地构成,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对每一个问题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的问题以及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情境,切实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这一过程,也恰是“问题展开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彼此呼应的过程,是“以学定教”与“以教导学”相辅相成的过程。
阅读《高品质课堂的塑造》造一书,让我感受到作为老师,力求打造高尚、本真、丰厚、灵动的高品质课堂,今后我将坚定目标,奋力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