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ood Wife》并没有看完,只是刚看到了第四季。但是实在是太好看了,在放纵自己的时候追得我几乎可以茶饭不思。相比国产剧的肥皂与无聊,这个剧不但能让人了解美帝人民的“水深火热”,还可以学习人家的法律知识、辩论口才、工作态度甚至穿衣打扮,当然,还有更深奥的思考成长与社会和人生。说实话,对于他们这种四十岁了重新开始成长,六十岁了重头开始奋斗,始终把生活当成“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折腾舞台的这种精神, 我们或许真的该自愧不如。现在我们的身边,多少40岁的女人已经放弃了事业,天天以在单位混日子为生呢?其实指责40岁的女人是不公平的,还有更多的人在不到30岁就已经将提前退休视为自己的努力目标了。至于60岁,更是无论男女,都觉得是正常的含饴弄孙的年纪了。还在职场上和小年轻们一起拼?开玩笑吧。
这自然是国情的差异。标题给的是文化与实力差距,那么先从文化开始说起。
纵观一些高质量的美剧,更多的是聚焦现实,每一个细分的职业,每一个有特色的角色,这些细节上的东西,成就了一部部美剧的精良与耐看。再加上一些更深层次的对政治、文化和人性的探索,有些美剧的品质比一些电影还要好很多。(既然是从看TGW有感而写的这篇文章,为了避免行文过度发散,后面的一切举例还是尽量只从这部片子中去说明。)
美剧中占很大一块比重的优良剧集,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细分角度。比如说类似《The Good Wife》 的律政剧,《实习医生格蕾》和《夜班医生》这样的医疗剧,《越狱》这样的犯罪剧,还有《纸牌屋》这样的政治剧。当然,在我这里列出来的这些剧情剧,基本上没有包括情景剧啊喜剧啊这些,这并不代表他们做得不好,只是不属于这一块。
这些剧集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编剧极其敬业。对于任何一个行业,都以极高的水准对其进行研究与写作,尽管剧集拍出来之后少不了艺术加工,但至少很多时候在专业人士眼里都是能够买账的。这些以专业角度切入进去的剧集,非常尊重每一个成年观众乃至专业观众的智商。而毫无意外的是,在大部分的剧目里,各行各业的人物也有着极其认真的态度,对待着自己的工作。剧中人物的敬业与专业,是美国式职业精神的第二次传递。
这显然与国产剧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可以细数一下国产剧中的一些热门品种:抗日剧、婆媳剧、穿越剧、历史演义剧……能想到的聚焦现实的剧集少之又少。稍微贴近现实一点的有些热度的,更多的焦点也是在男女情爱与个人感情纠结上面,很少有较为职业角度的拍摄。近10年来比较明显的例子有《奋斗》、《裸婚时代》、《北京爱情故事》、《欢乐颂》等等。这些已经算是口碑比较好的了,但是几乎毫无意外地都只以个人的成长与感情经历为主线。职业内容语焉不详或是一笔带过。
其实这不能完全怪编剧,这或许就是很大一部分的事实。我们在思考电视剧集的单调与肤浅时,除了编剧本身的实力差距之外,还有管制和文化的原因,这是他们无法控制的。管制就不用说了,而工作文化的差异,在个人看来,还是比较明显的。
中美文化的很大一部分差异就是美国是一个个人主义比较强的国家,这意味着他们有更多人愿意去追求自身的价值。并且美国式的精神中的个人英雄主义是很强的,这种个人英雄主义会促使他们去追求在所热爱的事业中的成功。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财产与领地意识也会让他们有更强的动力去达成目标。而对于一个宗教国家而言,他们所有的成就都是光荣的,都是值得敬仰的,一切荣耀归于主。
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家庭影响深远甚至宗族势力都尚未式微的国家而言,个人往往意味着家庭,个人的选择并不是由个人决定,而是由家庭决定。这也决定了关于家庭矛盾和个人感情在小屏幕上的重要性。精力都花在这个上面了,哪里还有时间去全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所以你会看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一点:美国人在美剧中天天一本正经认真专一地对待一份工作,然后随随便便地男女配;而中国人在国产剧中天天一本正经地认真专一地搞对象,然后随随便便地混工作。而在讲究中庸与关系的中国社会里,成绩离不开平台,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组织,你自己去随便乱出头,小心树大招风,小心被人嚼烂舌头。
当然,对于现阶段的国人来说,当下便处于一个比较矛盾的境况中。一方面随着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进入职场,电视剧作为一项重要娱乐,国产剧明显已经跟不上他们的需求了。毕竟对于每一个认真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天天工作才是正事,男女情爱只是调剂了。尤其是对在网络上发声乃至评分的群体来说,他们更带着一定的艺术欣赏性质在看待着这些作品,国产剧的粗制滥做可以满足没有要求的广场舞阿姨大爷们的要求,却早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了。只是,制作方和审查方却仍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用着极其落伍的思想管理和经营着这个行业。或许制作方已经有人意识到了,但审查方却仍旧保守落后。
前面亦提到过电视剧的“艺术性”。显然,在大部分人眼中,眼下或许已经承认了电影的艺术性,对于小屏幕的艺术性的认可,却有着极大的争议。但我们不得不去面对这个现实:影像艺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替代了许多文字艺术。尽管文字艺术——也即文学小说或者剧本,有着其不可替代性,但其也有很多地方是可以被替代的。甚至由于影像传播的直观性和更广泛的可接受性,会有更大的影响力。这一点,其实对于西方文化来说,并不是什么大的变化和冲击。戏剧文化从来就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不管是史诗也好,神话也好,几千年来,这些故事很多都被一些优秀的剧作家们搬上过舞台。舞台文化是西方文艺史上举重若轻的一部分,而编剧或者说剧作家在西方文艺史上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了。莎士比亚的大名基本上可以照亮整个西方文化,至少照亮了整个黑暗的中世纪。所以,戏剧始终是西方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中国,显然不同。梨园子弟作为不入流的边缘存在,从来就不是社会的正常组成部分;而剧作家的地位和名气,也比不过作词弄曲者。对于中国艺术史而言,音律琴词尚有一定地位,剧作者们直到元代才开始有些名作和名气。之后随着各地方戏剧的发展,虽然后来承认了其艺术的地位,但过于抽象化的表演形式和难度太高的演唱演出形式束缚了他们的发展,在新时代的影像技术面前,东方式的抽象传神派在西方式的写实表演派面前不堪一击。戏曲式微,戏剧火热。不管是大屏幕还是小屏幕,百年来生生不息,蓬勃燎原。然而,西方依然如对待他们的历史文化一样,对待这种表演艺术。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夕日的正统梨园子弟们守着翻身为“艺术”的戏曲在哀叹衰亡,而近日新的西方式表演派们却陷入了新的“戏子”身份争辩中,至于“艺术”一说,更是不敢妄谈。大屏幕如是,小屏幕就更不用说了。更何况在中国这个刚刚发展起来的行业里,尚未有一帮明显能够显示其专业性且支撑整个行业的表演艺术家和剧作家的存在,更多的是在这个行业里捞金走秀者。这更加剧了社会对其的偏见。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在这个时候非常明显,使得一切变得更加像个恶性循环了。
这一切要改变,或许需要一些优秀的编剧的崛起——如果说导演是整个产品的外观,那么编剧则是整个产品的灵魂。然而,真正优秀的编剧的崛起,总是要涉及到一些痛点的——因为就“艺术”这个点而言,一些优秀的艺术品,探索的角度都是非常深入的。承担起了文学作家的部分责任的编剧们,需要面对的是,自己要承担的是莎士比亚、雨果、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式的历史重任的使命感,或者是国内的汤显祖和曹雪芹,去对待他们的工作和任务。但,要做到这点,在当前制度下何其艰难!这些,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即监管的过于严苛。
文化差异说到这,便要开始说实力差距了。限于篇幅和敏感性,简单探讨一下。
监管的严苛,说到底,是因为当局的不自信;而当局的不自信,也是来源于国力的贫弱。不管我们现在如何意淫我们已经是可以堪比美国的大国,但事实仍然是:在许许多多的方面, 我们都大大落后于对方,甚至在全球都落后于其他的一些国家。所以我们才会被好莱坞和美剧如此文化输出。我们再谈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不得不承认,历史的洪流中,泥沙俱下,大家终究归于一海,不可能保持像大航海时代之前的独立性了。而谁能对另一方进行文化输出,就看谁的实力更强大了。实力强大,才可以足够自信,容忍更多的异议,激发更大的创造力和活力,接受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手法,创造出更加完善和用户体验感更好的产品。而对于一个自卑者来说,无法接受异议,扼杀创造力和生命力,拒绝接受新事物,迎合监管者个别口味而非用户群体的大众口味,制作出来的始终是经过阉割后的毫无生命力的落后产品。于是只能是模仿者和“被文化输入”者。艺术这个词,在时间检验后,看起来似乎是少数人的游戏,但在其诞生的那个年代,却始终是属于服务大众的产品。只不过真正的艺术品会被大浪淘沙,而更多肤浅的畅销品则泥沉大海了。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真金,而是人为地将镀金的石块扔进历史长河中,最终一切还是会被冲刷干净。最终,会彻底地“被文化输出”。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一国之哀。
愿真正有志者,能看清我们眼下的情况,能担当起肩上的重任。沉默与爆发,往往是一念之差;罪人与英雄,也只是互为镜像。伟大的艺术家们所诞生的时代,永远都是黎明前的黑暗!往前一步,是再现大唐文化荣光;退后一步,则是重回中世纪黑暗时代。而又是谁,会去勇敢地扛起这面大旗呢?
闲话一句:没想到自己写了这么长,而且回头一看写得这么严肃。但是,看TGW的时候,我是一个更多的时候肤浅地垂涎舔屏剧中FBI姐姐美色的人啊!最后说一句:表白FBI姐姐!好想编剧能接着把她在哪个衍生剧里再写进去啊!我已被这个角色迷得七荤八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