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在倾听中学习表达
在“听说读写”活动中,“听”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实,生活中人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听”,如果忽视“听”,“写”的能力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倾听”是一种必须的能力也是人的基本修养。
二十五、尊重他人得体的表达。
如果学生说话不得体,语文教师一定要及时指出并纠正,尽量不要让学生把不好的语言习惯带进下一个学习阶段,形成与人沟通的困难。
特别要注意的是,表达时要有庄重感,不能过于随意。
有些失败则不完全源于说话者的语言疏忽。而源于缺乏尊重他人的基本教养,语言表达水平也能反映教师品格。
写文章需要有“读者意识”,做报告也该有“听众意识”。
二十六、作文评语要少而精
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没有必要每篇都精批细改。作文评语必须“有效”。学生作文符合要求,或有自己的创造,或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或在某一方面有缺陷,批上一两句话,以示鼓励或提醒就行了。
评语不是为学生的写作学习所做的总结,也不是鉴赏文章,教师面对的不过是学生的一次作业。
作文评语还是应当质朴一些,最好能让学生“一点即通”,明白教师的意见或建议。
评语不宜太长、太杂应,尽可能简练、明确:说明主要优点、明显的不足、主要的建议即可,不要面面俱到,最好只就一个方面写一两句话,一句真诚的赞誉、一句中肯的评价、一点能让他顿悟的建议,都可能让他铭记;如果想让他记住一段一二百字的评语,除非写到惊心动魄的地步。
得其短,得其精,得其用而已。
二十七、指导课与讲评同样重要
必须要有相对集中的时间向学生介绍作文的一般常识与技巧,强化他们的认识,仅仅依托几次作文训练,很难形成作文技法的“意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