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归零瑜伽静修的最后一节课是去宋庄美术馆参观美术展。
若大的美术馆不时有参观者静静的来往。我们先去的几位自己参观。其实我们几个的美学基础为零。只有晶晶对色彩有点认知,她看到好的图片拍下,准备回去研究色彩的搭配。
在我们盲目的转悠了几个美术展区后,李伟老师把我们叫到身边,以吴冠中的作品为例讲解。
李老师说吴冠中的作品有自然之美,也有生活之美。色彩的大胆应用让人遐想,尤其是一幅南方村落的画作,老师说这就是远去的村庄,或者消失的村落。
李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深思,带着审视,带着欣赏。我们通过李老师的提点,看到的更多是色彩的搭配和很浅显的感知。
2
六月份李老师给我们分享了斯里兰卡旅行摄影作品。我为其中一幅夕阳西下的海边照片震撼,透过照片可以感知拍摄者的仁慈和敏锐。
这次李老师分享了和牟木老师的老挝之行。
李老师拍摄最多的是僧侣的生活场景和孩子们的童趣。
清晨,穿着艳丽的僧侣排成长队行走在湿漉漉的小街上乞食,当地的市民蹲在路边,奉上最好的饭菜、食物布施给僧侣。画面安详、宁静。
远山上雾霭弥漫,氤氲着天空、大地。
学校的孩子在泥泞脏乱的地上玩耍扔鞋子的游戏,他们都穿着拖鞋,鞋子或在地上,或在手上,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们纯真的神态。心无旁骛,尽情的享受读书后的玩乐。
感知和身边孩子的对比,物质上那些孩子肯定不能有很多的享用,但是简单的扔鞋子游戏,给与孩子们的快乐和手机游戏的感觉怎们能同日而语?
李老师还拍了市井小街,大人、孩子的神态没有紧张、没有匆忙,简单、平静和安宁。
3
李老师是一位人文摄影者。透过镜头拍摄生活之美。也就是隐相摄影。
他最初创业是开了一个音像店。因为喜欢,所以欣赏研究了大量的电影音乐以及各式音乐作品,因此李老师的摄影作品中,不仅有很强烈的画面冲击力,更多的让人感知音乐的节奏和美感。生活的印记无处不在。
李老师和牟木老师因为音像店结缘,后来两人开了音乐酒吧。
婚后李老师和牟木老师创立了归零瑜伽小院以及李伟隐相摄影工作室。他们的生活就是人们眼中的风花雪月、诗和远方。
4
牟木老师对李老师的称呼很多,开饭时:“老李,吃饭。”
牟木老师给我们介绍小院的一些陈设、家具等会说:“这都是李木匠的创意,并且手工打造。”都是独具匠心的物件。
牟木老师介绍李老师的摄影作品:“请大家欣赏李老师的摄影作品。”言语中有无限的肯定和欣赏。
李老师一边给我们分享摄影作品,一边也谈他的人生感悟。
李老师说人首先要经历物质的丰盈,然后追求精神的高度。物质丰富带来的满足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弱化,而精神的丰富会给人带来不断的喜悦和满足。
李老师也谈到工作和生活。就是找对了方向,坚持自己的道路,不怕吃苦。
怀着仁爱之心做事,看待世界,坚持下去就会有好的结果。就是坚持了五年或十年后,一切好的事情都会来,事业、金钱等等。
修为,不仅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也会带来物质上的丰盈。这也是是他们提倡和信奉的因果效应。
李伟老师没有具体的习练瑜伽,但是每天打坐禅修。
我们两天的静修都是李老师带领我们打坐。他笑着和我们说:“打坐是最好的美容品。你们看我,什么化妆品也不用,但是皮肤是不是很好?”引得我们哄堂大笑,牟木老师抓拍了李老师灿烂的笑容。
夫妻生活的默契和关怀体现在这些细节上。
李老师和牟木老师的皮肤都很健康、紧致。
打坐禅修带来了好的身体,其实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更重要。两日的静修,我不仅学到了禅坐九式,更多的是体验李老师和牟木老师经营的小院生活。
学习之中,收获也许是学习之外。
李伟老师作品 李伟老师摄影作品
网友评论
工作着是最美好的时候,我只是安排我的不工作的日子😊
这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生活,内心充盈,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