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霜

作者: 铅笔芒种 | 来源:发表于2020-12-05 21:56 被阅读0次

拒霜是花。

偶然查植物,知道了一种叫木芙蓉的小灌木。木芙蓉喜温耐湿,清热解毒,是成都市市花。花有若干别名,曰拒霜、木莲、华木、地芙蓉等。花期在秋天霜降的时候,不畏寒冷,这点与菊花相似。

其名拒霜,大概就是说花性耐寒,不向严霜低头吧。苏东坡有《和陈述古拒霜花》:“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苏轼故意说不知其名来由,由疑惑引出了对木芙蓉性情品格的肯定。千林落木,只有木芙蓉傲然挺立在秋风的肆虐中,兀自芬芳。这样的骨气,最让人钦佩了。诗人托物抒情,赞美有木芙蓉品性的友人。

历代诗人中,有几位都以《拒霜》为题写此花。宋人陈与义这样写:

“拒霜花已吐,吾宇不凄凉。

天地虽肃杀,草木有芬芳。

道人宴坐处,侍女古时妆。

浓露湿丹脸,西风吹绿裳。”

秋天虽然天地一派肃杀之景,但是拒霜花开了,就改变了世界凄凉萧索的模样。诗人在尾联还细细描画了一下花容风姿。红艳艳的花朵,鲜润极了,仿佛露珠刚刚滚过,寒风吹拂,绿叶摇曳,亭亭稳稳地香在风中。延宕开思绪,若有所悟。人生困顿虽多,但是寻常的生命,即使卑微如草木,也能散发自己的芬芳。人生不管怎样,都要有自己的操守。

陆游这样写:

“满庭黄叶舞西风,天地方收肃杀功。

何事独蒙青女力,墙头催放数苞红。”

诗用了对比手法,秋天,满庭黄叶,这是天地威力的证明,是天地对时序变化的昭示。例外的是拒霜花,独得霜女的垂青,寒冷反而让其红花绽放。诗人对原因的追问,应该也是对人之骨性的寻求吧。

金人党怀英这样写:

“林飙振危柯,野露委荒蔓。

孤芳为谁艳,一笑聊自献。”

荒野肃杀之间,拒霜独艳。可惜无人知道也无人欣赏。拒霜只好自己欣赏自己的芳姿。诗借拒霜写孤芳自赏的寂寞与悲哀。“孤芳为谁艳”这种事情,古往今来比比皆是,自赏虽然孤寂,然而,宁可自赏,也应不弃芬芳。芬芳是自性,自己知道就好。

明人申时行这样写:

“群芳摇落后,秋色在林塘。

艳态偏临水,幽姿独拒霜。”

赞美拒霜花在清秋草木摇落之后,独撑秋色的艳态幽姿。拒霜花喜湿,看来多生长在浦塘等水边之地,大概在温暖的地方是常见的野生小灌木。

不过,据《成都记》所载,后蜀国主孟昶喜爱此花,因此在成都让百姓广泛种植,人力所及,为成都赢得“芙蓉城”之称。

东北太寒冷,不得在户外见此花。以后若有入川之行,一定选秋季,好好看看绵延不绝铺天盖地的拒霜花。

相关文章

  • 拒霜

    拒霜是花。 偶然查植物,知道了一种叫木芙蓉的小灌木。木芙蓉喜温耐湿,清热解毒,是成都市市花。花有若干别名,曰拒霜、...

  • 原创/《拒霜》

    ———————————————————————————— 我最近很喜欢“进食是对胃的凌迟”这句话的,好像是去年写的...

  • 芙蓉拒霜

    本次作业的塑造还是比较不错的,花朵刻画比较完整,要注意花瓣浓淡变化,花瓣笔肚颜色淡一些,调色可以多一点水分,花瓣的...

  • 拒霜的“勾引”

    夜读纳兰性德的《纳兰词》,读到一句: “消息谁传到拒霜?两行斜雁望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 拒霜? 好不独特、瑰丽...

  • 🦊拒霜有思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搬运,谢谢。 是给嫦娥的新源梦皮肤拒霜思写的歌词啦!谢谢观看~ 当以情风辞骨辨鹰雉 丹青铺陈暮雪...

  • 读苏轼的霜降诗

    【和陈述古拒霜花】 宋代苏轼 —— 千林扫作一番黄, 只有芙蓉独自芳。 唤作拒霜知未称, 细思却是最宜霜。 —— ...

  • 两行斜雁碧天长

    读经典,写经典。 裴洪顺书 草书 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 纳兰性德 〔清〕 消息谁传到拒霜?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

  • 霜秋拒霜花美诗六首:落尽群花独自芳,红英浑欲拒严霜

    拒霜花美诗六首赏读:秋蕊深红胜菊黄,拒霜却是最宜霜 霜降节气到立冬节气之间,季节进入最美的晚秋。 真正的秋意秋感,...

  • 寻仙

    春水凝霜拒,山岚抚长风。 蓬莱群玉散,瑶上会相逢。

  • 致九月拒霜

    这是第一次,或许是最后一次——给九月芙蓉 晨曦里,你圣洁如云你要做山上的白色帽子在你之下乘凉我就是座永不喷发的活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拒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ln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