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周折,《芳华》终于今日全国公映了,犹记得国庆节撤档的之时,冯小刚黯然神伤不禁掩面而泣,那刻我决意要去看的,因为我明白,这是一个执着的人,怀着对电影的一颗赤诚之心以及一粒心血付诸东流的哀伤之泪,于人于私,皆不能辜负,故而,我一定要去看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9551/f5c22e9dae7d40cf.jpg)
开场就让小穗子钟楚曦舞了一场,号、笛、风琴、大提琴、交响曲,纤瘦的身段,挺拔的胸乳,惟有修长的腿,皙白的膊,是在那个时代唯一合法的能露的肉。电影除黄轩外,所启用的几乎是新人,冯小刚表示一则大明星拍电影没有这么多宽裕的时间,二则作为前辈自己有责任为未来的电影注入些新血液。同理,与之相比新人的片酬也是不高的,然而《芳华》仍然烧了1.5亿人民币,而所用者,大抵消耗在对当时社会的场景还原。譬如东方照相,XX利文革修表店、墙上挂着的马、恩、毛、列、斯五人像,若干当时年代的横幅,毛主席宣传车,毛主席战无不胜、誓死捍卫毛主席……
我一直认为《芳华》是没有主人公的,它是描述了一个时代的一群人,反过来讲,也是利用某一个人物来侧面反衬出那个“红色时代”,譬如《我不是潘金莲》里面的主角似乎并非非是金莲,而是围绕金莲这个话题在周转的人物,《芳华》亦然如此。而黄轩饰演的刘峰,正式那个时代统一“学雷锋”中单独提取出来的一个模型,他是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高考恢复后,明明有机会去进修却将机会让给别人,却栖身在文工团,默默的喜欢着他喜欢的人,直到听了邓丽君的歌曲,才有“她一张嘴我的腿都软了”,他活在自己的爱情里面,以为那首歌就是为他所唱,才使他大胆,才有了“触摸事件”,而今来看,这种触摸不过就是单纯的拥抱而且,在那个年代却被放大了若干:
“问你摸到了什么?”
“没有。”
……
“这就是猥亵……”
看着一个朝夕相处的战友舍力追求爱情,而被扣上“猥亵”的罪名,竟而无人去救场,这意味着什么人性?独白里面念道:惊悚、恶心、辜负、幻灭。
中国西南边境战争,这是历史上中越一直不愿谈起的战争,《芳华》也没有提及原由,只是用了一场现场野战描述了,以及护士救助伤亡战士情况的对白,揭露了战争的暴力、无情、残酷,活着的人已是万幸,而死了的人确实“就近埋了”,还有无数被战争摧残精神的神经病人,恰如片尾长,刘峰与小萍二人坐在长凳上,小萍问“过得还好吗?”刘峰答到“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看跟谁比,跟躺在陵园里的战士比,这叫不好吗?”
在解散文工团的那段,最后在礼堂聚首,众人举杯痛饮,此等场面竟然如此似曾相识,也是如此催人泪下,或许我们都有过此类的分离:毕业季的离开、部队的退伍、甚至职场的辞离……诸如此类,记忆犹新。大家在泪流满面的狂欢,最后歇斯底里的歌唱,老师在歌声中痛哭问道:“政委,为什么要把文工团解散?”政委也痛哭答道:“我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时间顺序也到了1976年,独白也念道,那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朱、毛、周的相继与世长辞、唐山发生大地震、粉碎四人帮……到了1979年,中国西南边境战争……到了解散文工团各奔东西,到了1991相遇街头,到了1995……
何小萍刚来部队,因穿了战友的军衣拍了个照片而被视为小偷,一直在队伍中受欺侮,其实她同刘峰一般,在艰难的岁月里是一个极其善良的人,正如独白所言:一个不被善待的人,才能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他爱着刘峰,刘峰却爱着另外,故事的结尾他们才相遇,独白言道:刘峰和小萍小站分别后再见面,已经是十年后了……他们没有结婚,也都没有子女他们相依为命,把彼此当成了唯一的亲人;我是在2006年春天孩子对我婚礼上,见到了那些失散多年的战友的,不由暗自感叹,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不能看出岁月对每个人的改变和难掩的失落……原谅我不想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单位样子,就让银幕留住我们芬芳的华年吧。
影片很多片段均采用移动摄影,一段中似乎很少有着镜头的切换,对于摄影与表演,这是相当有难度的,演员既要背好台词不错,又要在摄影移动间完成动作表演,且有不生涩,显得做作,令人产生违和感,故而难度系数十分高。反之,也恰能进化演员的功底以及影片的水平。
影片背景音乐时而嘹亮、时而宏伟、时而缅怀、时而伤逝不绝……片中也不断插入红色时代特有的歌曲,譬如《英雄赞歌》、《送战友》、《送别》、《驼铃》、《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我想只有历经那些岁月的人,才能更深刻的体会那代人的芳华岁月。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9551/83a48424f71d519e.jpg)
毫无疑问,冯小刚这些年所导演的电影的水平一直在提升,他的电影中总隐隐有着一股对人性的揭露与现实的批判,或多或少,不深不浅,皆有染指,要么影射文革,要么讽刺官场,要么嘲讽现状,要么缅怀过去……这既是小钢炮最恼火的,也是最感性的地方,他的片子语言里总喜欢夹枪带棒,然后在过去的政治环境下,说出来的那些不着四六的话,插科打诨,荒诞戏谑,张冠李戴,指桑骂槐——可惜,绝大多数国人看不懂,但愿若干年后观众在口碑上尚能还他一个公平——
如果说,《一九四二》是导演的水平的彰显,《私人定制》是作家的水平彰显,《老炮儿》是演员的彰显,《我不是潘金莲》是编剧的水平彰显,那么《芳华》,则是热血时代缅怀众生年华岁月的彰显。
在《甲方乙方》煞尾,葛优说“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当年冯小刚《私人定制》结尾词没有说出来的话今天我要说出来:2017年过去了,我很害怕它。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9551/919f99ad692cc262.jpg)
无独有偶,《芳华》公映前夜,我在某评论区里面不经意看到将冯小刚电影名串烧起来的一个神段,整理后如下,就借用它来作为结束语吧:
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一九四二》的悲剧没有吹响《集结号》,34年后的《唐山大地震》有一次让人《一声叹息》,《永失我爱》后他再一次拾起《一地鸡毛》,在今年为大家献出《私人定制》的大片《芳华》,重温那个《天下无贼》的年代,不管您是《大腕》、是《老炮儿》还是《甲方乙方》,总之《我不是潘金莲》,请都在圣诞节前推掉那《没完没了》的《夜宴》,关掉《手机》去看这部电影,《非诚勿扰》,12月15日,《不见不散》!
2017.12.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