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第一章
陈轲从临安回来时,非常沮丧。
易安居士见他成天闷闷不乐,有心开解他,就找他饮酒解闷,醉后作诗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旧时相识最难忘,怎一个愁字了得!其实还有另一件事,也很愁。在临安的这个月里,他除了见了一次柔福,向她问安,还联系到岳家军安插在临安的密探,得知最近朝廷会有大动作,最主要的就是对岳家军下手,具体动作还未探知,这点和从金兀术那里得到的情报一致:金人和议的交换条件之一,是拿掉岳家军,岳飞不能带兵,岳家军整合到其它队伍。这也是朝廷想的,朝廷也不傻,飞鸟未尽就把良弓藏起来,朝廷恐怕有自己的心思。
首先,你岳飞在立太子问题上,越红线了,这是你一个武将能过问的事吗?皇帝不问,你却主动提,还兼咄咄逼人之势,难不成要二次苗刘兵变不成?其次,武将做大,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太祖立国,立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岳飞40岁不到就掌握天下近三成的兵马,而且都是久经沙场的精锐,还兼副枢密使了,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位极人臣,封无可封。想要再进一步,难道要赵构把皇位让给他?或许赵构正在密谋除掉岳飞也不无可能。当时南宋有战斗力的几只军队,有岳飞的岳家军,韩世忠部,四川的吴玠,后面由弟吴璘接替,其它的军队就不说了,碰到金兵都是溃败,一个外号逃跑将军,也敢称是中兴四将,可笑可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岳飞是南宋朝廷的另类,是他们执行政策计划的阻力。在南宋小朝廷体系下,一个计划一旦制定,就不允许有人再唱反调,也不允许不同的意见成为备用,或者是影响朝局的不安定因素。
朝廷究竟会怎样处理?剪除羽翼?剥夺兵权?或者像太祖那样,觥筹交错之间,把兵权就给卸了,如果是这样,那还是算是好的。
这些分析,很多是易安居士帮他一起分析的,晚年的李清照,开始关心时局,也看透了权力和斗争,她认为岳飞唯一能自救的方式只有自污,只有藏拙,才能保全自己。不过如果那样的话,他也就不是岳飞了。
突然间,一阵凄凉,穿透陈轲背夹,直透心房!
过完正月,岳飞被斩,于风波亭。同时被杀的还有岳云,张宪…
不久,临安又传来消息,太后回归,断言柔福是伪公主,处死。
一年后…
徐州城外的云龙山顶有一处道观,观主张天骥,道号"云龙山人",谁能想到这位仙风鹤骨的老者,已过百岁,此刻他正遥望山间翠微的松林。
烟雨微蒙,山脚来了两位访客,男子头戴斗笠,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另一女子,面著红润,身着白缎锦袍白披风,有点婴儿肥。
云龙山下试春衣,
放鹤亭前送落辉。
一色杏花红十里,
君郎归去马如飞。
“苏学士的诗,人人都爱。可惜现在不是春天,看不到杏花红十里的美景”,陈轲触景说道。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比起杏花,我更爱梅花,这梅花开这山间云雾缭绕的之中,残雪之下,百花凋残,唯有寒梅凌霜傲雪,长开不败。”女子轻折一支梅花,继续说到:“梅妻鹤子让人神往,若是梅妃看到此景,肯定忍不住要作诗一首”。
“那有劳捉刀?” 陈轲调侃道。
梅妃,是唐明皇李隆基的宠妃江采苹,因酷爱梅花,世人称之梅妃;
女子稍作思索, 道:
西冷桥边复相遇,
山间冰雪寒中见。
还君明珠双泪垂,
回首清梅一枝寒。
引自唐.张籍的《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诗中最后两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山上一路苍松翠竹,并以产茶闻名四海,风物幽静无比,约莫过了半个多时辰,他们爬到了山顶。
山顶有一座不大不小的道观,也是托徽宗赵佶的福,从这位道家皇帝登基开始,就大兴道家土木,仅徐州一城,道观就增加十余座。云龙山自然不例外,原本山顶只有三间草堂,经过十几年的修葺,如今在松林间的雾气掩杀下,显得格外清幽雅致。
映入眼帘的是上清宫,供奉有三尊神像,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这“三清”是道教所尊的最高神祇。
上清宫门口有一块大石碑,刻有放鹤亭记,书法遒劲有力,曾有人打趣此书法为蛤蟆体,上刻有曰: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记》。
故地重游,顿时无限感慨!
"师弟,久违了!师父已等候你多时!",远远走过来一位白发青衣的老道,面目和善,手里拂尘一摆。
"玄清师兄, 别来无恙,一别二十年了,师父此时在哪里?"
"在凌霄观内,你自去就好",说完,拂尘一摆,对女子道:女施主,请随我到客室休息”。
张山人和苏轼是旧友,在黄州时,张山人和陈慥一起去看苏轼,在雪堂住了七八个月,苏轼为其父张希甫作墓志铭,十年后苏轼任杭州太守,张山人去拜访,正值好友陈慥也在,旧友重逢,苏轼携二人钱塘十日游,并写下《次韵张山人旧彭城》一诗。张山人喜爱各地云游,行踪不定,恰逢好友陈慥过世,张山人去金华吊丧,遇见当时只有几岁的陈轲,甚是喜爱,于是收为关门弟子,被带上山学道练剑。
陈轲拜见了授业恩师,二人寒暄了几句,就聊到治国理政。
“师父,当今天下汹汹,战火不断,民众苦到了极点,有智慧的人应该以天下为己任,可我们道家讲究无为而治,弟子有所疑惑”。
张山人:“我们讲的“无为”,是要做到从外表不着痕迹,不费周章。譬如盖一栋房子,在最初就把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都考虑得很周到,所以盖完以后,看起来似乎轻而易举。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说到底,“无为”就是“无不为”,这叫作不治而治,无为而为。
陈轲: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恐怕只有上古时代的圣贤明君才能做到吧?
张山人:相反,仁义礼智都是一种世俗的造作,一种狭隘的外在功利。本来,宇宙万物都有其自然运行的法则,如果故意去有所作为,那便违背了道与德,必然导致天下大乱。所以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陈轲说:仁义礼智的核心是救世济民,为了这一崇高理想,君子应当自强不息,为了理想和抱负,有时甚至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张山人:人生修为在于顺其自然,在于对自然和生命的珍爱,道心可容万物,装得下山河岁月,万古星辰。
你要记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道与做学问相反,是要丢掉,“日损”就是一天丢一点,明天再丢一点,什么都要放下丢掉。
陈轲听完默然不语,想起自己此行,是作为一枚楔子,完成一件重要的任务:为兴办义庄筹措经费。
后来陈轲才知道,同为楔子的还有李宝,李宝早先曾是北方义军首领,后被岳飞收服。岳飞要他率部沿海路北上山东,以熟悉水文地理,演练海战。李宝遵照岳飞的布置扬帆出海,直至文登蓬莱。二十年后的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垂危之秋,李宝率战船一百二十艘孤军深入,在山东唐岛附近大破金军的浙东舰队,让完颜亮从海路直取临安的战略意图彻底落空,这是后话。
暮霭沉沉,二人别过,匆匆离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