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楼 || 冬

作者: 南风无影 | 来源:发表于2023-03-28 08:04 被阅读0次

    “轲儿,你快来看看,这位姨娘是谁?”,一位满目慈祥的老夫人,拉着陈轲走了过来。即使已经三十五岁了,在老夫人的眼中,不管多大都是孩子。

    对面站立着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夫人,佛家居士妆扮显得过于朴素,乍一看像个老妪,细看面带温和,微笑盈盈,眉宇间饱经岁月的痕迹,全然不像自己养尊处优的母亲,但看的出是出自大家闺阁,身上有读过书的气质。

    宋朝,活字印刷普及且制作精良,很多偏远地区比如眉州都有机会读书,妇女也不例外,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就是个例子。

    “母亲,这位姨娘看着面善,曾哪里见过?”

    “当然见过,你小时候出生在汴京,我还抱过你,教你背过虞世南的《蝉》”,这位老居士呵呵一笑,答道。

    “哦?我还真想不起来了…”陈轲仔细回想中。

    “这是易安居士,东京的大才女呢!轲儿,你还不赶紧施礼”

    陈轲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位老妇人,竟是名满天下的李清照!李清照,十七岁时,一首如梦令出道,婚后一句“人比黄花瘦”震惊词坛,她还写过一本《词评》,把天下词人都批评了一遍,其中也包括他父亲李格非的老师—苏轼!说苏轼的词不通音律,完全没法唱。

    她说:

    ……至晏元献(殊)、欧阳永叔(修)、苏子瞻(轼),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

    南迁之时,她独自带着几车的金石字画奔逃,丈夫赵明诚不在身边,经历千辛万苦才与丈夫汇合,结果赵明诚不仅娶了侧室,还在金军围住南京时弃城逃跑,这让巾帼不让须眉的李清照义愤填膺,当即在逃跑的船上写下那首广为流传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后来赵明诚过世,她带着那批价值连城的金石字画住在临安,虽年过四十但风韵犹存,才气逼人,不乏追求者,不料追求的人都是宵小之徒,觊觎那批价值不菲的财物,为此还打过一场官司。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心灰意冷的李清照,迁居到了金华,在姓陈的一大户人家家里暂住,正是陈轲的父母。

    正值寒露,陈轲从临安回来,杭州距金华不远,四百里路,陈轲一天就回来了,回来大睡一天一夜,第三天起来不久,就被老夫人叫过去了。

    按理说,护送帝姬回归兼有救命之恩,陈轲应该会得到朝廷大大封赏才对。确实,柔福一回来,皇帝赵构欣喜万分。

    柔福帝姬小名多富,又名媛媛,是徽宗赵佶的第二十个女儿,生于政和元年,属兔。

    帝姬这个称号有点怪怪的,其实就是公主。赵佶这个人喜欢标新立异,自政和以后,改称公主为帝姬,宗室的女儿相应地改称为宗姬。柔福帝姬是徽宗三十四个女儿中唯一从金人魔窟中脱逃南归的幸运儿。当然,柔福帝姬是父皇给她的封号,到了官家赵构这儿,她的封号是福国长公主——当今皇帝的姊妹称为长公主,这和历朝历代是一样的。

    赵构在验明柔福身份后,大喜,立刻赐婚、赐宅邸,毕竟帝姬年纪不小了,要顾全皇家颜面,那个月里,经常看到一封封诏书发往钱湖门内漾沙坑的驸马府第,同时向福国长公主和驸马赐下金银绢帛。

    对陈轲的赏赐,却有点反常,不仅没有封官职,赏赐也只有白银三百两,绢两百匹。的确小气了一点。陈轲退伍前是正五品的游击将军,不过呢,五品在中央都不算什么,再加上武将在宋朝更是地位低下,你看看狄青就知道,狄青退西夏,平侬智高,军功赫赫,当上了枢密使后,却不被士大夫接纳,仿佛文臣武将如水火一般,难以和光同尘,文官觉得狄青是个大头兵出身,大老粗,即使如欧阳修这般正直也容不下他,天天向皇帝建言,让狄青离开中央,言官说多了,仁宗也不免猜忌,最终落得个被贬陈州,还频繁监视上报中央,狄青因此愤愤不平,一代名将,最后毒疮发作,郁郁而终。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陈轲心知肚明,自己是岳家军的。

    陈轲只能谢主隆恩,他原不在乎这些封赏,只是钱帛对他而言另有它用,履行完流程后,他旋即回金华老家。

    半个月相处下来,陈轲发现这个李姨娘很有趣。沧海桑田,一代女才人如今已两鬓斑白,完全没有昔日的风采和美貌。晚年的李清照,虽然以居士自居,但好饮酒,爱赌博,和娴静婉约的大多数妇女不同,却彰显了宋朝女姓特立独行的另一面。

    二人年龄相差一代,但无代沟,在家中时常谈论诗词和国事,有时还会出去饮酒和赌博,陈家向来有豪侠风气,祖父陈慥是名重一时的游侠,后来归隐。故而陈家从不阻扰陈轲酗酒赌博,只要不太过分,也不会责备易安居士带坏小朋友,不过有时候醉酒后居然和陈轲称兄道弟,简直是没大没小。

    陈家祖上原很有钱,河北有田,年可收帛千匹,洛阳的园林邸第,富丽不亚于王侯所居。到了陈轲父亲陈恭这一代,赶上南迁,北方尽数落入金人和伪楚国手中,田产无法变卖,算是家道中落,陈轲想到了岳帅写给自己的信,眉头一紧,把信交给易安居士看。

    信里岳帅婉转表达,希望陈轲筹集资金,利用父辈在当地的影响力,在江浙一带兴办义学,文武兼修,如范仲淹知遇狄青,狄青是大头兵出身,脸上刺字,范仲淹知人善用,鼓励他读兵法,他就把兵法都熟读了一遍,岳飞觉得陈轲可借退伍之机,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至于所需的金钱财帛,除了向世族大家募集外,他自己的一份钱帛,就藏在下面这一首诗中,希望看懂后能取出来。陈轲之前看了好几遍,百思不得其解,正巧遇到老才女李清照,这才虚心请教。

    岳飞.小重山

    又一日,天气尚好,陈轲和易安居士,携几个家仆泛舟游于水路胡同,饮酒作诗,十分惬意。恰逢出城归家的人群,不宽的河道上一时船只拥挤,吴侬软语此起彼伏,甚是热闹。

    就在这热闹中,一阵娇笑声从旁边的船只上响起,陈轲好奇的回头扫了一眼,看到一位娇态可掬的女子,在同身边的同伴说笑着,她尚有稚气的眉眼,娇俏的容颜,却像一道光扫开他阴霾的心间。

    两只船在船夫的运筹帷幄下,鱼儿一般错开,那女子的身影却挥之不去。

    过了不多时,陈轲突然反应了过来,心里一惊,是婉儿。那一瞬间,他认出了曾经的青梅竹马,酒也立时醒了。江南水乡的水路胡同,纵横交错,密如蚁附,虽然只是一转身的功夫,陈轲寻了很久,终归没有寻到,或许是拐到某个胡同处下岸了。

    两个人的相遇,有时就像相向而行的两叶扁舟,在一瞬间的对视后,就各行其路了。看对了眼,还需要一方有勇气,跳到对方的小船上,或许能修成正果。否则一旦错过,就只能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陈轲并不想认命,次日清晨,他托家族的人打听金华、丽水,衢州、到底有几个李府,还找到原来相遇的水路胡同仔细盘查,三天下来,居然杳无音讯,陈轲心想,那就只有临安了…,找到李纲,不就能找到李素素吗!于是陈轲又马不停蹄赶往临安,却被告知去年,也就是绍兴十年(1140年),五十八岁的李纲,在福州病逝了,家中小女下落不得而知。

    或许,有些瞬间无法把握,任凭东走西顾,造化弄人。

    上卷.四季篇 已完,待续!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燕子楼 || 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nz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