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自然中来,定要回到自然中去。文明无论如何发展壮大,人始终是自然的一员。
人类文明之所以辉煌灿烂,是因为人有思想,有大局观,在于利他。在自然界中,常常能看到万物于一体的联系,没有哪个物种能够独善其身而一枝独秀。植物和植物间相互关联,动物和动物间相互照应,就连植物与动物之间也是互利共生。
比如说蜜蜂与花朵,花朵产出了花蜜,蜜蜂的身体覆盖了绒毛,蜜蜂采蜜过程中会在花粉和花蜜之间进行转移,绒毛上沾满了花粉,这样就能够帮助花朵传播花粉,同时蜜蜂也能够获取足够花蜜养料,双方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好处。
还有鸟类和果树,鸟类飞到果树上吃果实,当它们消化后,将果实的种子排泄到其它地方,从而帮助果树的种子传播和繁殖。在远古时代,因为地壳的变动,平地变成了高山。在原先没有植被的地方,演变成高山之后为什么能够郁郁葱葱?那是因为植物在低处生长,其种子被鸟类吞食之后,鸟类飞到山上,通过粪便传播了种子。就这样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将植被带到了高山之巅。
自然界中,植物与动物不能言语,尚且知道利他的意义。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为什么不去做呢?人区别于动植物的本质是因为有了思想,但并不是完美的,其弊端显而易见。有了思想,便有了欲望。我们之所以偏离了自然之本,就是因为有了欲望的阻隔。如果我们已经看清了这个弊端,那就要透过这层迷雾看到根本,回归自然向动植物学习。一心利他,万物共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利他不能狭隘地思想,有些人认为利他完全是利别人,自己不能留一点恩惠。这只能说明你还没有参透自然是一体的概念。站在另外一个角度看自己,自己也是“他”中的一员。正所谓由己及人,爱己方能爱人。只是不能存一己之私而不顾他人,任何事物的价值都要最大化,大众化,便是正确的利他思想。
人的认知必然要经过三个层次,小我——大我——无我。小我是个体,大我是群体。小我是生存的本领,只有自身立足,才有余力利他。大我重义,重精神,脱离了小我,开始考虑群体的利益,社会的价值。无我则站在更高的层次思考思想,隐去了自身所处的群体,向着更高阶的自然融合。这种思想已经超越了人类所处的环境,把思想延伸到了宇宙万物。不再纠结于眼前的群体利益,甚至超越生物的价值观念,联结于非生物的尘埃物体。因为生命的起源,就是从无机物到有机物转变。因此,我们面对众生万物,都要一视同仁,无分别心。
利他之理,存在自然,发乎于心,现乎于行。人的思想必从自然规律、规则中来,除人欲,再回归自然。即表象只是形而下,本质定是形而上。
蜜蜂与花朵 蜜蜂与花朵 蜜蜂与花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