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台湾大肠癌发生率,世界第一
事实上,台湾人在大肠癌发生率的排行榜上稳居十大癌症发生率榜首' 而在世界排行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0)二〇一二年所做的全球统计' 台湾发生率高出排第二韩国的四十五人及第三名斯洛伐克的四十二点七人' 高居全球第一 ,平均每年新增一点四万多名大肠癌患者 。
台湾针对五十岁以上民众会提供潜血粪便检査,经过节检之后发现呈现阳性反应者都会要求进一步做大肠镜检査,但是却仍有高达三成被建议追踪者不愿意配合,往往因此而贻误治疗先机 。而这些不愿意配合回诊的人,男性人数是女性的两倍 。但其实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话,治愈率还是相当高 。
台湾的公卫专家建议:除了年满五十岁以上的民众, 一定要每两年做一 次免费的粪便潜血测试大肠癌筛检外,如果有家族病史,甚至要提早到三十岁就开始定期筛检 。目前台湾已经有无痛内视镜进行「无痛大肠镜节检」, 不但能让病人在受检过程更轻松、舒适,同时新型麻醉法剂量低,受检者可随时被唤醒,降低过去大肠镜检査所带来的不适与恶心感 。
第2节 大陆发病死亡数,世界第一
相对台湾大肠癌发生率第一名,中国大陆在统计数字上也很令人担心 。大陆大肠癌发病人数占全世界的18.6%、死亡人数占全世界的20.1% '两项均居世界第一 ,因此在中国开展大肠癌的防治颇具有重大意义 。
另外,中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居悪性肿瘤发病榜的第三位(前二位是肺癌和胃癌) ,死亡率居第五位(居肺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之后) ,中国大肠癌的发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水平,低于已开发国家发病率 。
在中国大陆,城市发病率高过农村;大肠癌高发病率区域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苏浙沪三地发病率最高.。香港中文大学与亚洲14个城市合作的一项研究也发现,香港是束南亚地区大肠肿瘤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也确认大肠癌已上升为香港癌症发病率的第二位 。
大陆已经针对民众在四十岁起进行大肠癌的筛检,四十岁后首先进行粪便潜血的检查,如果发现叶便潜血阳性,就进行大肠镜检査;倘若大肠镜检査正常,则每年进行一次叶便潜血检査,每2 ~ 3年进行一次大肠镜追踪检査 。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上百个「早诊早治」基地,对癌症高发病率地区民众进行筛检和监控。
第3节 饮食西化,华人罹患风脸提高
大肠癌发生原因,除与遗传、基因有关外,饮食西化被认为是危险因子之一 。现代人工作繁忙,多以外食为主,食用蔬果比例低,再加上吃太多肉、油脂,大肠癌可能悄悄上身 。
吃太多肉类对健康有不利影响'尤其是红肉,因脂肪含量高,民众吃进去的脂肪被消化吸收后,有可能引发动脉硬化及高血压,而没有被吸收掉的脂肪'会顺着血流跑到大肠,经细菌分解后産生短链脂肪酸,这是一种会导致细胞生长变化的化学物质,有研究认为大肠癌可能如此引发 。
根据一项1980年代的研究发现,每天吃肉的消耗量愈高,大肠癌发生率也较高 °以纽西兰来说,当地民众每天平均肉类消耗量320公克,女性大肠癌发生率为每10万人中约42人;而在日本,当地每人每天平均消耗30公克, 女性大肠癌发生率为每10万人中有8人,后者明显较低 。
有趣的是,另一项研究也发现, 一旦日本人、大陆人移民到美国后,大肠癌发生率就开始上升,显见饮食西化确实与大肠癌息息相关 。
本文未完.......将持续更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