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过门前的小二仓(5)

作者: 大龙二 | 来源:发表于2019-01-31 03:42 被阅读1次

    农村学校这个十五天的假,真是名副其实的忙假,放假的孩子,十多天里脚不点地地奔走。

      家乡老话说,"黄金铺地,老少低头","麻雀还巴(望)个收场",说的就是这个夏收季节。芒种节气一到,"蚕老麦黄一伏时",麦子一夜成熟,满地铺金,地头听到麦杆在格铮铮作响,蚕豆荚在风中炸裂。老麦风吹得人们浑身燥热,热血贲张。大人们挥镰收割,挑运麦把,走路步步生风。不少男人,裸了上身,肩头搭条毛巾,挑着麦篓、麦把,一路上扯开嗓门,喊几声高亢的号子,不管肩上担子多重,路上大步流星。天气炎热,女人们绾起头发,扎起袖口,弯腰挥镰,一刀下去,嚓嚓嚓放倒一片。骄阳在天,白云几朵,天空湛蓝,女人们只能抽个空儿,直起身子捋把汗,瞟一眼蓝汪汪的晴空。这当口,哪里刮来一丝凉风,也会给她们莫大的享受。队里安排人送来两大桶开水,两只水瓢飘在上面,谁渴得吃不消了,就走到地头,舀起半瓢,咕嘟咕嘟灌下去。

      放忙假的孩子,被这波夏收的热浪裹挟着,都在田间地头奔忙。十来岁的孩子,生产队安排捡拾落下的麦穗蚕豆,再大一点的,一把铁锹,挖翻麦草枯桩。队长提出的口号是:早上一片黄,晚上一片绿,让在麦垄中套种的玉米、棉花等秋熟作物,早点透气,发棵旺长。再大一些的,则随着妇女们一起割麦,承担着与大人们一样的劳作。

      这个十几天,天不亮下地,踩着满地如水的月色回家,门前的二仓河,小半夜朗月高挂时分,才能见到人们的身影。

相关文章

  • 流过门前的小二仓(5)

    农村学校这个十五天的假,真是名副其实的忙假,放假的孩子,十多天里脚不点地地奔走。 家乡老话说,"黄金铺...

  • 门前流过的小二仓(65)

    二瞎子账房回去好几天了,并不见有伙计给送粮过来,可见他只是随口说说的。 转眼就到了四月初一,李家第二次放粮的日子到...

  • 流过门前的小二仓

    马上要动身回乡过年了,心巳经飞回了门前的那条小二仓河。 这河,水面不宽,仅仅四五丈宽,隔河人家在河边说...

  • 门前流过的小二仓(7)

    村里办了"戴帽"初中的小学,早在梅雨季节开始时就结束忙假上课了。三年级往上的学生都放过忙假,半个月的日晒风吹...

  • 流过门前的小二仓(23)

    在海滩上找到的"元宝",一般都是裸着的。 出海采拾、挖取贝类,是个力气活儿,本来所穿衣服就不多。夏天就...

  • 流过门前的小二仓(21)

    不过,虽然在潮墩上落了脚,还是有很多人没能活下来。 分散落脚在各个潮墩上的人家,天气睛朗、潮水落下时,...

  • 流过门前的小二仓(31)

    两个新军士兵和中学堂的学生做不到。其中一个个子大的学生除去自己的学生帽,脑袋后半边原来一直掖着的头发,便披帘...

  • 流过门前的小二仓(33)

    腊月十八,乐邻老板带着一个伙计,到吴家墩来找吴广发还账。 这吴家墩今非昔比。墩子东边一座吴家桥,把吴家...

  • 流过门前的小二仓(40)

    李作舟并不正面回答,吹着茶盏中浮着的几片茶叶,又拿茶盏盖往外撇了撇,喝上一口,"这是明礼春上从省城托人带回的...

  • 流过门前的小二仓(25)

    随着滩涂的不断淤积,海水逐渐东移,潮墩之间的茅草、芦柴由稀疏到繁密,渐渐连绵成片。 这种茅草芦柴耐盐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过门前的小二仓(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nh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