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86312/d9fb45a175b35fa9.jpg)
迪伦:“嗨。原来你在这里。”
崔斯坦:“我在这里。”
——《摆渡人》
在克莱尔.麦克福尔的小说《摆渡人》中,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她与唠叨的母亲无话可说,在学校常受同学嘲笑,她唯一的好朋友转学,她的世界充满孤独。她决定坐火车去看十年未见的父亲,途中遇交通事故,她的灵魂离开躯体,遇到了摆渡人崔斯坦。崔斯坦带着她与恶魔作斗,穿越荒原,把她摆渡到安全地带——天堂。在摆渡的过程中,他们的灵魂互相陪伴,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相爱。以致在崔斯坦完成自己的摆渡任务离开后,迪伦又勇敢地从天堂返回,冒着生命危险独自穿越荒原,再次找到她曾经的摆渡人崔斯坦,并带他穿越荒原,回到人间。这就有了小说结尾的对白:
“嗨。原来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迪伦和崔斯坦,他们是彼此灵魂的摆渡人。
15岁的迪伦,她的现实世界中一片狼藉,遇到崔斯坦,她不再孤独,崔斯坦带她穿越荒原的经历让她感受到爱。而单纯、善良、热情、勇敢的迪伦,一次次唤醒崔斯坦去认识自己,也唤醒他沉睡的爱。摆渡,本是崔斯坦的工作,他曾经成功摆渡了无数灵魂,遇到迪伦后,她热烈的爱带他一步步走出荒原。
爱是力量,让迪伦变得勇敢;爱是唤醒,让崔斯坦成了自己;爱让人重生,爱让灵魂变得高贵。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唯有爱可以摆渡人生。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这本书告诉我们,是爱。
尼采说:“我们爱生命,并非因为我们习惯于生命,而是因为我们习惯于爱。”
《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二十五年来在世上孑然一身,没当过丈夫、父亲、恋人、朋友,他没爱过什么,在苦役犯监狱里,他凶恶、忧郁、无知又粗野,但在遇到珂赛特后,他毕生所能产生的爱,全部化为一种难以描摹的光亮,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他的未来。他在临终前对珂赛特和她的恋人说: “我要走了,我的孩子,你们要永远相爱。世上除了相爱,没有什么别的东西。”
世上除了相爱,没有什么别的东西。《金蔷薇》中的夏米对苏珊娜的爱也一样。苏姗娜想要一朵金蔷薇,那样她就会幸福。于是夏米把银匠作坊里倒掉的尘土背回家,筛出金屑,铸成金蔷薇送给苏珊娜,是爱的使命让夏米这样幸福地活着。
《摆渡人》中的崔斯坦难道不是冉阿让和夏米一样的人吗?他们都曾处于爱的荒原,他们的无限温情曾是藏在黑暗中的金矿,未经开采,是爱把他们唤醒,是爱把他们点燃,是爱让他们被摆渡,爱成了他们心中的曙光,爱成了他们生命的支点,爱使他们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
爱使人生值得一过。趁还能爱的时候,好好爱,爱拥有的一切,爱一切的拥有……
纪伯伦在《论爱》中所说———
“爱除自身外无施与,除自身外无接受
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
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
爱在爱中满足了,爱在爱中摆渡与被摆渡了。
正如小说封面上的话:“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爱在需要的地方存在。
“嗨,原来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
这也是爱最高境界的问答。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恰好在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