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过的东京物语

作者: Graceland | 来源:发表于2014-05-25 20:14 被阅读549次

    2000年,我第一次看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睡着了。我更喜欢他拍的《秋日和》,也许秋天的色彩打动了我。

    十四年过去了。我在我的咖啡馆里播放这部电影。徐辰特地给我带来了一盘去年最新的修复版《东京物语》DVD,可惜只有英文字幕。由于来的朋友都没看过《东京物语》,修复版有点逼格过高,为了让大家先看懂内容,还是播放了有中文的版本。对不起,徐辰。

    本来我不想看,经过银幕的时候被吸进去了。

    “天底之下无新事”,小津的故事无非是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虽然他有七次从军经历,并且随军队到了上海,在新加坡做了战俘。但他没拍战争片,也许受够了吧。

    《东京物语》的故事平凡,老夫妻从尾道来东京看子女,回家后母亲过世,子女参加葬礼。导演的语言是不动声色的,正如他最崇拜的德裔导演刘别谦(ErnstLubitsch)的风格。

    那个年代的东京,像现在中国的上海、北京和重庆,是急速膨胀的城市。父母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去探望久违的子女们。这样的故事每一天都在中国发生。

    这部电影从头到尾就死了一个老人而已,这不是死伤无数的武侠片或西部片,可是你会觉得有一种来自永恒的悲哀。

    这样的悲哀也感染了一个德国著名导演,文德斯。形成很特殊的“刘别谦――小津――文德斯”传承链,这样的联结至少比德日战线联盟要有趣得多,这是题外话,暂且不表。

    老人来一趟东京不容易的,因为他们住的尾道是个偏远的小城市。这样生离死别,是再平凡不过的现代风景。

    好吧,总算老人家来了一趟,当医生的大儿子看上去挺孝顺的,媳妇的样子也贤淑,2个小孩是“宠”三代,大家约好休息日要带爸妈在东京好好玩一玩。

    一切顺理成章。儿子穿好衣服,小孩带上了玩具,准备出门。忽然,来了个大转折,有人客来访说,谁谁谁发烧39度要看医生。有趣的是,儿子竟然面不改色的随即拿起了医药箱,跟妻子和父母简短的吩咐说要出去行医,就匆匆离去了。

    这就是小津安二郎的笔法,勾勒出老人引以为傲的儿子,在东京其实也混得很差,只是一个随叫随唤的街区医生。

    老母亲就带着小孙子出去走走。小孙子也没理睬乡下的奶奶,自顾自的玩。这时候,死亡的脚步悄悄走近。奶奶看着玩耍的孙子,说:“勇,长大了想不想当医生,你做医生的时候,恐怕我已经…”远镜头里,老人与小孩一高一矮,如两颗尘埃。

    在大儿子那里受了冷落,两个老人晚上的对谈颇有意思,“没想到儿子住在东京的偏远地区”。本来他们还以为儿子住在市中心过着优裕的生活。看来,生活着实不易啊。

    于是,两个老人住到女儿的家里去,女儿名叫繁。女婿买了些糕点给老人吃,没想到被繁截住了,说二老没必要吃那么贵的糕点,结果只拿了两块给老人吃。

    这位饰演老母亲的东山千荣子真的是充满着慈祥的面容,面对各种不如意只是淡淡的说一声日本乡下口音的“So dis na~~~”

    没想到这个开理发店的繁比大儿子还要过分,客人在理发店里看到老人问那是谁,结果繁搪塞道,这是家乡的朋友。

    再度被嫌弃的二老,只好去找儿媳纪子。剧本平静的力量出现了,和二老没什么血缘关系的纪子,竟然十分热情的请了假带二老去逛东京,还邀请二老去她家里坐坐。

    老人在纪子的房间里,称赞参战前儿子拍的照片看上去很阳光。一切都很安静,而我的眼泪忽然流下来。小津什么也没说,可是什么都说了……战争,死亡,思念,爱,可怖的、温馨的,全在了,而老人只是平静的议论着那张没有出现的照片。

    儿女大概心里过不去,一起凑了点钱,把老人送去了热海洗温泉,热海也许是东京附近的一个著名景点吧。尽管谁都知道老人要的是陪伴,不是风景。

    可笑的是,大概他们订的那个房间太差,老人被整晚的麻将喧哗声吵得睡不着。第二天,两个老人在那里看海,而死亡再次出现了,这些其实都是事后回过来看的伏笔或者预兆。

    当老人与海一起出现的时候,海代表的就是无涯的黑暗。然而海又是那样的美,仿佛是个宜居的归宿。于是他们说:“东京也看过了,热海也来过了,我们回家吧。”

    这就是凯撒大帝“我来,我见,我征服”的平凡人版本。

    走的时候,老母亲腿脚一歪差点摔倒,可见父亲是传统的大男人思想,没去搀扶,只是问“怎么了?”老母亲说:“大概没睡好,有点晕。”起身跟着她男人走。两人在大海的背景下,一刚一柔的走,走在死亡温柔的爱抚中。

    回到东京后,女儿对二老提前回来大为不满,大概是觉得白花了那么多钱吧,絮絮叨叨个没完了。而且说晚上要办活动啥的,没法陪他们。二老无奈之下,只好出走。

    父亲找了昔年的邻居喝酒,大聊战争、生活及儿女各种无奈,也聊起从前快乐的时光。喝酒的时光是肆意的,快乐的。酒醉被带回女儿家,又是一顿抱怨。

    回老家后,老母亲就病危了。还有个在大阪的三儿子更离谱了,他离尾道最近,却来得最晚,匆匆赶到的时候,母亲都挂了。这些日本人也忙得太不像话了。最后只看到敬三看着远方,后悔不迭的重复着他以前说的那句话:“父母没进棺材,就没有人要照顾他们。”不过在丧事结束后,他又忙碌的赶回去上班了。

    小津懂得“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道理,所以他一直和母亲住在一起。母亲死后,他也死了,和Alexander Mcqueen一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921d4ab6fc8f:抱歉词穷,反正要去看这电影。
      • 勒尤:好淡的滋味,却是真味。 @Graceland
      • 可拉的叹息:老人与海这个“比喻”倒是很合境合景。小津的电影我只看过两部,另一部是《早安》。喜欢他的叙事风格和镜头语言!确实是大师!
        Graceland:@可拉的叹息 应该没有
        可拉的叹息:@Graceland 看您的昵称有些眼熟,您在时光网发过文么?
        Graceland:@可拉的叹息 是啊 非常非常喜欢
      • 福在心头:当时看完电影后,很奇怪为什么叫秋刀鱼之味,电影里都没有提到秋刀鱼。
        我原本只知道两位日本导演,黑泽明和北野武,现在又多了一位!比起黑泽明的电影,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位导演的作品,平淡而有味!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宫崎骏!:)
      • Graceland:@福在心头 哦,对哦,看的真仔细:)哈哈哈哈
      • 福在心头:@Graceland 他老师吃的不是海鳗吗?
      • Graceland:@福在心头 电影里面,他老师不是在吃秋刀鱼吗,赞道:太好吃了!
      • 福在心头:不是上海的!秋刀鱼产于秋天,人生的中晚年就如同秋天一样,身体、事业、家庭、梦想、欲望都开始慢慢凋散,人生的感受就像食一道秋刀鱼,其中滋味只有自己能体会了!这样理解可以吧?
      • Graceland:你是上海的吗
      • 福在心头:@Graceland 看过了,3q!为什么叫秋刀鱼之味呢?
      • Graceland:@福在心头 不同年龄有不同感觉:)很高兴你能喜欢。秋刀鱼之味 也很不错
      • 福在心头:看了你的文章,也去看了《东京物语》。发现是我喜欢的电影,谢谢侬。不过你的文章写的太悲了,电影更加平静。
      • 4e1b1cc0e128:@Graceland 从中我也看出来了日本礼仪 确实比中国好,他们付诸实践了。
      • Graceland:@苏夏 绝对要再看一遍哦
      • 苏夏:也许看过忘了,被你写得又有兴趣看了,每个阶段看东西的感悟肯定不一样。
      • 简书:@Graceland 说到做到哦,欢迎。 :clap:
      • Graceland:@简书 谢谢,可考虑写个 英国导演系列
      • Graceland:@ICsir 子女的表现挺让人无奈的。。。
      • 4e1b1cc0e128:看过东京物语,感受颇深
      • 简书:大编表示,欣赏这样有图有文字的电影评论。 :clap: 有兴趣写个电影史系列吗?
      • 小米二世:@Graceland 年轻的心,向着远方,向往传奇,小津是岁月沉淀后的隽永和平淡,像杯清茶,细品下才有回甘
      • Graceland:第一次看的时候可能没在状态 或是too young :sweat:
      • 小米二世:我比你好一点,没睡着,看得津津有味,情节虽平淡,但有很多值得玩味的细节

      本文标题:我爱过的东京物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jd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