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徽州结缘,始于汤显祖的一句诗:“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那种美到极致的风景,该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呢?身为一个安徽人,却生来不识徽州。更对其历史知之甚少,实在是一种缺憾。只能在仅存的古籍中去找寻关于它的只言片语,探寻它曾经辉煌的历史足迹。
徽州之名源于宋代,宣和三年(公园1121年)宋徽宗改歙州为徽州,延用近866年,直至1987年成立黄山市为止。广袤的徽州大地人杰地灵,风景迤逦(yili),曾孕育出独特的徽州文化。徽菜名列八大菜系之一,而享誉中外。作为徽州文化的杰出代表――徽商,更是引领一个朝代的兴衰。一府六县的徽州曾下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而人为的将古徽州文化割裂,使之残缺不全的却是近代。1934年,蒋介石由于统治需要将曾隶属于徽州的婺源划入江西。后迫于压力,于1947年抗战胜利后重归徽州。但随后因军管问题,1949年再度划入江西,直至1987年徽州地区改名为黄山市。从此古徽州便成为历史,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安徽原来有个地方叫徽州,更不知代表深厚文化底蕴的“徽学”是与“敦煌学”、“藏学”齐名的国学三大地方学科之一。
第一次踏上追寻徽州的足迹,源于几年前。应爷爷之邀,结伴来到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的西递和素有“中国画里乡村”之称的宏村。而二者代表的,正是古徽州文化的遗存。那聚族而居的宗祠,是曾经徽州人一个家族荣辱与共的真实写照,那亭台楼阁间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砖雕、木雕、石雕,更是被誉为“徽州三雕”而让人泽泽称赞。踏着街边古朴的褐色条石,抚摸着那一块块泛着点点翠绿苔痕的青砖,走过那一道道彰显孝悌忠义的巍峨牌坊,数着那鳞次栉比,不失美观又防火兼具的马头墙,嗅着老街古树馨香扑鼻的气息。曾经我以为,人间至美是苏杭。却在这一刻的时光中将徽州的味道细心珍藏,久久回想。仿佛看到百年前的徽州,撑着泛黄的油纸伞,化身懵懂的小书童。怀抱古籍,穿着素衣青衫。在江南淅淅沥沥的细雨里,静静观赏那一望无际的湿漉漉的老街,街上熙熙攘攘的商贾布衣,伴随着悠悠流淌的新安江水,渔梁坝上轻柔的晚风。荡着岁月的涟漪,跨过时光的轮回。载着一个个游子们,去追寻关于自己的徽州梦。那句“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名谚,是千百年来徽州儿女不屈命运、奋力拼搏的人生格言。他们或名扬朝堂,或纵横商海,或著书立说,或百年数人……,书写出一篇篇关于徽州的绚丽篇章。直到多年后,当人们在网络上奔走相告,呼吁改回徽州地名时。才幡然醒悟,那些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中的徽州文化。却是我们再也梦不圆的徽州梦了。
溯梦徽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