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和内敛是两回事

作者: 梅小鹿斑比 | 来源:发表于2016-05-18 19:50 被阅读8043次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似乎总能听见来自他人的这样一种评价:“这个孩子很内向”

内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儿童时期别的小屁孩在跟另一群小屁孩天天玩捉迷藏,玩过家家的时候,你却偏爱自己找一个角落自己“画出一片领地”在这片领地里自己一人扮演N个角色自己玩过家家。

父母牵着你的小手出门见到认识人,让你跟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打招呼,你从来都是不好意思的一笑,父母便以“这孩子内向,不太爱说话”来结尾。

学校里同学们给你的标签多是#文静#淑女#淑男(?)#内向#不爱说话。这样一个标签也许会一直跟到大学毕业。

父母也好七大姑八大姨也好,他们似乎总在担心着你,觉得你内向,出了社会会吃亏;他们没有见过你在学校的样子,却似乎已经预见到你不爱说话的性格肯定会让你在人际交往方面处于劣势,不会有什么好人缘,毕竟你太“内向”了。

内向和内敛是两回事

这个社会,或者说,至少从我们往上数三个世代的国人,似乎都默认着 “安静”=“内向”=“保守”=“不健谈”=“不开朗”=“不合群”=“不自信”,甚至于以后肯定会发展成“孤僻的”,“易紧张的“,”冷漠的”等一系列不讨喜的人物。

国人比较喜爱一切“阳光”的人事物,“外向的人”VS“内向的人”——肯定是外向比较好;“热情的人”VS“淡漠的人”——肯定是热情的人好;“活泼好动”的孩子永远比“文静内向“的孩子受大人喜爱。

也许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就是这么一个从小就在大人们“这孩子内向,不太爱说话”这样的评语中长大,好长时间一直觉得自己的性格可能真的很“内向”的孩纸。毕竟,“不爱说话”,“喜欢安静多于热闹”,“不轻易跟别人说自己的心事”的孩纸真的好多。

内向和内敛是两回事

但是,这样的你和我,却又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样。

首先,我们安静,话少,但我们并不是不会表达。我们喜欢写东西,日记、作文、诗、小说,我们不必只通过说话来沟通,我们可以有好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事实上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并没有因为话少而变的难以沟通,我们只是把一些话语分给了其他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也并非一个不健谈的人。看过的书,脑袋里想过的事情,写过的故事,只要我们想,足够可以和各式各样不同的人很“健谈”。

其次,我们并没有不合群,相反从小到大我们的好朋友并不比那些“外向”的孩子们少。从小——直到大学毕业硕士毕业工作了也一直有联系,不在一个城市却可以一直保持友谊,这样的朋友有一个两个都已足够珍贵,而被大家判定“内向,不合群”的我们,也许身边有好几个这样的朋友。

再来,我们并没有“不自信”。无数次内省,无数次与自己的对话足够让我们认清自己,我们的缺点很多但同时我们也不会忽略自己的优点。我们只是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我们,在自己看来并没有“很不好”的我们,在别人尤其是大人们眼里却不是很讨喜?

内向和内敛是两回事

小鹿的学校,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汉语韩语日语蒙语意大利语德语西班牙语英语齐飞,性格也是五花八门什么样的人都有。但这并没有影响什么。小鹿看到“开朗活泼”的银美(韩国人)跟“文静不爱说话”的安娜(美籍华裔)在课堂讨论上唇枪舌剑互相攻击战况激烈最后握手言和;也看到平实容易脸红永远好好先生的教授,为了自己所坚持的东西,公然向学术会议中90%的外国人用不是很地道的外国语阐述自己的观点,转头却对自己科的留学生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有些人,并不是用一句“内向”便可概括完全的。

也许有些人并非“内向”而是”内敛”。

善于观察,看破却不说破是内敛。

善于思考,也善站在他人立场上考虑问题是内敛。

不善言辞,却心存温暖是内敛。

情绪不外露,却也豁达是内敛。

上善若水是内敛。以静制动是内敛。

以柔克刚是内敛。

“内敛”≠“内向”

就像我的偶像陈道明、就像我的偶像梁朝伟。

不要再用“内向”来形容那些看似不善言辞喜好安静的孩子了。

内向和内敛从来都是两回事。


写在末尾:文章中小鹿所用[内向]、[内敛]、[外向]等词汇,并非性格用语上的意思,而是传统意义上的感受性用语。

相关文章

  • 内向和内敛是两回事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似乎总能听见来自他人的这样一种评价:“这个孩子很内向”。 内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儿童时期别的小...

  • 一个沉稳内敛的性格,究竟可以干多大的事

    内敛沉稳反而更能博取被人的信任。不善交际、寡言、沉默、是内向的特征,但与其说是内向,不如说是“内敛”较为恰当。内敛...

  • 成败内敛于胸,内敛不内向

    有才而恭俭让,属大才;有智而卓远虑,属大智。 遇险而安然神,属大勇;有怒而内敛情,属大度。 内敛就是善于隐忍,不太...

  • 你是个“内向”的人吗?

    你是个内向者吗? 常规的定义里,内向的人具备害羞,安静,内敛,喜欢独处,不喜欢接触人等特质。人们对内向者有个误解,...

  • 爱是内敛和克制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清】朱彝尊。描述的是和一个他深爱着但囿于现实而不能表达的女子。两人各眠一处但...

  • 内敛和孤独

    内敛,人格会向内收缩,具有“内向性”,也就是“个体化”完成得非常好的人。“整体的人是一个人,却不是一个个人主义者,...

  • 我可是个穷人啊(1)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特别安静的少女... 天生内向...温柔内敛...沉静少言...容易害羞... 从不大...

  • 爸爸的手

    爸爸是典型的中国男人,内向、内敛又急躁、大男子主义,所以印象里,这31年,居然从来没和爸爸拉着手走路过。很小的时候...

  • 内向的人更适合做销售吗?

    为什么说内向的人更适合做销售和高管,外向的人热情大方,内向的人沉默内敛,既然这么说都没有错,但不爱说话不等于不会说...

  • 内向?和你的“社交电池”类型有关!

    内向,似乎是一种社交缺陷,在求职、交际方面不占优势,也没有外向开朗热情,显得有一股阴郁内敛的气质。 其实,内向人也...

网友评论

  • zooujun:内敛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内向是一个孩子的行为~当然大人也会内向,我就比较内向,希望自己可以变得内敛。
  • 程序员飞飞:是的,我一直是个内敛的人,不善言辞。。。
  • 5d10245d3dfd:如果内向的人也这么想怎么办?
  • 197331a95b06: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内敛也好,内向也好这一切都和自卑有关系
    落墨微寒12138:@慢热驽 你要内心强大
  • fba5ed1a2e83:宝宝是内敛
  • 漫爱节奏的cc:第一次看到内向和内敛的区别,觉得说得挺有道理,精辟。。。
  • 两点的唛:原来我一直以为自己的不自信是内敛吗?
  • 88114a62e27e:内向的我
  • 27cd4ca20703:读了你写的,我给自己找到了很好的答案。谢谢
  • 周大渔可持续发展:很赞同!原本也想写一篇文章说这样一个现象,题目都想好了,叫: “一个从不妥协的‘内向’人”,哈哈~作者分析很到位!
  • 傲娇chen:说的太对了,我就是一个内敛的人,别人总以为我内向!我只是犯不着跟他们说…肿么办
  • 自由的西瓜:一个好议题,拥有话语权的大人根据他们性格歧视的偏见来看待我们,却很少试图来理解,至少应该客观看待不同性格的优缺点。
  • 怪兽在这儿:点个赞
    梅小鹿斑比:@温顺的鳄鱼 手动点赞,我喜欢:smile:
  • 个人日常记录:一直感觉家里所有长辈都更喜欢所谓的外向会来事的人 但抱歉 28了我还是做不到绝对放得开 还是比较拘束 嫌说话累 小时候也习惯了 爱喜欢不喜欢吧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而且我朋友并不少 跟他们在一起我也可以是很外放很逗比很二 抱歉让你们看不顺眼了呵呵
  • e0848775a427:我也从被家人贴上内向的标签,其实我也只是内敛
  • howl_:通过文字表达我们的思想,而不是在无用的社交中消耗时间。
  • 3ebdac699824:一直被贴上内向的标签,被妈妈说成是怪胎
    梅小鹿斑比:@张了了的猫 小鹿写这篇也是因为有感而发,家人一直担心我这样的性格出了社会会吃亏。我写这么一篇文章就是想让家人放心,自己虽然话不多,但不会在社会上混不好 嘿嘿
  • 慕岚:哈哈,我是内敛😃
  • 128d53ae19c4:看到男神陈道明默默戳进来。。。我还以为是说他呢╮(╯_╰)╭
    128d53ae19c4:@梅小鹿斑比 的确是~
    梅小鹿斑比:@凉采薇 选封面的时候想到底什么样的图片能一下就戳中文章的内容,后来觉得陈道明或梁朝伟就是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话不多却不会有人觉得他们性格内向的代表
  • 读万卷书_行万里路:我也是这样的人,从小也是被贴上内向的标签,看了这篇文章很暖心。
    梅小鹿斑比:@余俊SH 无所谓好坏,各有所长:+1::+1::+1:
    读万卷书_行万里路:@梅小鹿斑比 想不到还能得到回复,多说两句。不喜欢当众说话,公开演讲会很紧张,不熟悉不投机的人没太多话聊,这些是我的特征。在分工细化,崇尚合作的当代职场,推动力,协调力,影响力都成为了很重要的工作技能。目前的工作更多的是偏沟通,影响力,恰恰是自己的弱势。是克服从性格上克服它,还是工作换到自己的优势上,很纠结。有时候很想克服,有时候又想逃避,很痛苦。看了一个采访,李彦宏也是一个喜欢面对电脑胜过与人交流的人,其实一样也成功了。内向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属性,无所谓好坏,各有所长。
    梅小鹿斑比:@余俊SH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淡定且慢慢成长成一个参天大树给那些带着有色眼镜的人们瞧瞧
  • 7ceb042e6ecb:希望我们这些被认为内向的人最终会找到懂我们,理解我们的那个人!
  • 77d0e01565ac::smile:,陌生人面前是高冷,熟人面前是神经质的逗比
  • 70e1bd527833:我就是你说的那种常常被说内向的人,其实我们有时候也会跳脱一小会,有时候只是不想开口讲话,喜欢安静胜过喧嚣,喜欢独处胜过相互打闹消磨时光。
  • 唯有所执:不善言辞,却心存温暖是内敛。
  • 33a5cafb3691:我傻傻分不清
    33a5cafb3691:@梅小鹿斑比 谢谢
    梅小鹿斑比:@贱的 内敛和内向如果找定义其实都差不多,而我在用这两个词汇的时候、是比较偏向感觉上的。就像陈道明或者梁朝伟,没有人会觉得他们的性格是不适应社会,反而觉得沉稳有想法。 社会上说内向感觉上觉得是消极的状态,内敛感觉上则是由内而外自行选择的结果。
  • 狠人的传承:差不多的经历
  • 狠人的传承:最不习惯的就是你身旁的七大姑八大姨,只要你碰见她们了,好类,她们就会对身旁的人说,这孩子话头不大有,很内向之类云云的话语,然后话题扯到自家孩子上,说怎么怎么样,怎么怎么好,浑然不知这样作秀实在是伤透了自己的侄子或儿媳之类的不是自家的人的小辈。平常还说三道四,你反驳几句,她还反着说我是为你好之类的话,这种人看见就烦,但又不能发作,真是窝火。
    梅小鹿斑比:@狠人的传承 同感 +1
  • 酒橙山月:有一种气质叫内敛的流浪。
  • eac0314d072d:真的是这样的。有些东西不说,不是因为不懂,而是你懂得。
  • 临窗听雪:同感,曾经怀疑过自己,现在开朗了感觉好像能玩儿的嗨也能独处,表示很喜欢内向的性格奠定的基础
  • 0bcdd4c0660b:只对聊的来的人外向 聊不来的人再怎么外向也还是聊不来
  • 2c9667e9e53e:我的偶像也是陈道明老是
  • 7ceb042e6ecb:被父母经常说成内向,太多次了而我却不想解释,面对亲戚朋友你不是害怕,也不是胆怯,而是觉得实在没什么共同语言,就这样慢慢就被说成内向。
    7ceb042e6ecb: @梅小鹿斑比 我也是有同样的感受,每当这个时候就更不想解释了,久而久之她们就会认为你越来越内向。你做的很对,把它写出来告诉父母,希望你的父母能看到并且理解你这种感受!
    梅小鹿斑比:@Diana幸秀 小鹿写这篇也是因为有感而发,家人一直担心我这样的性格出了社会会吃亏。我写这么一篇文章就是想让家人放心,自己虽然话不多,但不会在社会上混不好 嘿嘿
  • bee5ef7ef756:说出了我心中所感
  • enidxi:比起内向,不如可以说自己内秀,有的时候不是自己不爱说话,而是没有遇到适合的人或者能理解自己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不会因为环境而去改变或者去迎合气氛,或者会有种对牛弹琴的感觉,结果就会被人说成内向。我也很讨厌别人这样说我。
    67bfad448a59:@enidxi赞成你,的确是这样,在真正值得自己去述说的人面前并不是那样子的。
  • 木筱茜:我也是看到明明跟进来的,结果跟他没多大关系
    梅小鹿斑比:@木筱茜 选封面的时候想到底什么样的图片能一下就戳中文章的内容,后来觉得陈道明或梁朝伟就是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话不多却不会有人觉得他们性格内向的代表:smiley:
  • 未知知未:看到我明叔果断进来^ω^
  • 9a3849570260:非常好,
  • a5952187fb81:我的偶像也是明叔和梁朝伟,我觉得标签这个东西是会伴随你一生的。
    a5952187fb81:@梅小鹿斑比 是这样子的。
    梅小鹿斑比:@赢赢赢赢赢师隰 只要认清自己,别人给贴的标签就一点都不重要了:+1:
  • 378f8b04ef99:每次听到类似“这孩子内向”的话,时间久了,差点自己都快怀疑自己性格是不是有点问题。还好坚持阅读,读到了自己的心声。
  • 9e7df29eddad:在自己朋友圈里活脱脱就是个疯子😏
    梅小鹿斑比:@纪心 蜜兔! 哈哈 不熟的人面前就是走高冷,熟人面前就一疯一样的女纸: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6c8d256b8545:@纪心 😄
  • 敏柔:呵呵,作者用了我喜欢的偶像作配图,好喜欢。文章也写得不错,加油!

本文标题:内向和内敛是两回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vw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