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法则
51.别打探对方的隐私,这是最起码的底线。许多人在聊天中有一个挺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打探别人的隐私,比如薪水多少,房子买了没有,女朋友的家是哪儿的,什么时候结婚……这些话题看起来无伤大雅,实则容易招致对方的反感。
有些问题可能正是别人羞于谈论的,却被你一直追问,侵犯了他的隐私,也触犯了他的底线。
尽量少聊的话题大致有:薪水问题、家庭财产,等等。
进阶法则
我们在聊天时不能始终保持一个节奏,一个旋律,或一个枯燥的选题。如果是这样的话,双方的关系将永远停留在初级阶段。
那么,应该如何聊天才能让双方的关系循序渐进地发展而不是停留在原地呢?
52.和陌生人聊天,要懂得“破冰”的技巧。两个人在刚刚认识时,由于是初次接触的陌生人,彼此除了姓名、外貌、工作单位等内容,对其他信息可能是一无所知的。这时,双方对于彼此都是神秘的,沟通上也会小心翼翼,不冷不热。
在交换完基本的社交资料后,前期阶段的任务其实很简单,就是进一步了解对方,展开一场艰难的“破冰之旅”。
聊天的重心主要围绕在双方的生活动态和兴趣爱好,为后面的沟通打好基础。
比如,你从对方的朋友圈中发现他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那么你可以多与他聊一下运动方面的话题。
比如,你喜欢哪些运动项目,有氧运动还是极限运动,为了健身还是为了减肥?以及坚持了多久等等。
聊天的话题不要过于拘谨,要有适当的调侃和自嘲,充分展示自己性格中的优点。这些做法都能增加你在别人眼中的好印象。只要双方都能够打开话匣子,破冰就算成功了。
53.聊天需要形成共振。在经过初期的简单了解之后,双方都对对方性格、行事作风、思维习惯、说话风格等有了初步的判断:这个人是否值得继续交往下去,可以发展到哪一步?
对这个问题,相信你们的心中都已经有了定论。如果觉得对方还不错,三观一致,有话题可以聊,那么接下来就是寻找和建立交集了,要充分对接双方的价值观,形成共振。
54.和熟人聊天要学会立规矩。社交关系发展到中后期(成熟阶段)时,基本上,我们对一个人的脾气、性格、好恶都了解得差不多了,在聊天时会形成一种默契。
即:哪些话题可以聊,哪些话题不能聊,哪些话题聊得好,哪些话题聊得不好。
此时,双方在沟通时就要遵守一定的规矩,不要随便聊对方不感兴趣的话题来破坏气氛,尤其是那些他不愿意被触及的秘密、隐私等,还有他反感的语气、用词,都是有讲究的。
有时,如果你突然聊到这些禁忌的话题,违背了规矩,就会不小心破坏两个人的关系。
比如,有一方不愿意别人提及他家庭的情况——他可能是一个私生子,或者成长于单亲家庭,但另一方却总是有意无意地试探或者谈论他的家庭琐事,这就会引来他强烈的反感和不悦。
为了双方的关系着想,有些话题即使你非常喜欢,也不要拿出来对着不合适的人喋喋不休。因为你也不想“鸡同鸭讲”,自讨没趣。有些话题,你讲出来以后对方随便地敷衍你,双方都会感到不快。
所以,在熟人之间确立聊天的规矩是十分必要的。当你感到没有话题可讲时,就不如选择性地沉默,不要随意打破两个人的默契。伤害对方的同时,也毁坏了你自己的形象。
克己法则
55.克制自己的倾诉欲望,适当沉默寡言。在聊天中,人们都渴望有听众,希望别人愿意听自己倾诉,从而能够掌握话题的主动权。
有人听自己说话,就表示自己受到了其他人的重视,而不是被忽略的。听自己说话的人越多,内心的满足感就越强。这是人性普遍的需求。
在两个人或三个人的交流谈话中,表现活跃一点儿,多抛出有趣的话题,能有效地调节聊天节奏,免得冷场。
但在多人聊天的场合,倾诉欲望太过强烈则是不恰当的。 可以试想一下,某间屋子装满了人,每个人都想谈论自己的经历、故事、遭遇。一群人齐齐发声,七嘴八舌,许多不同的话题,到底听谁的呢?
而且,在这种聊天环境下,人们为了吸引听众,音量会越来越大,故事也会进行大幅度的“艺术加工”。到最后,大家的故事都失真了,正常的聊天变成了不正常的瞎扯,每个人都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 这时,能够克制自己倾诉欲望的人就显得难能可贵。
如果安静地坐在一旁,听那些想要倾诉的人把自己的话说完,再配合恰当的表情和语言,显得你既有礼貌又十分贴心。
反倒是那些争着抢着要表达的人,可能一不小心的一句话,就得罪了别人,他自己还不知道。
所以,在人多嘴杂的环境下,适当的“沉默寡言”是非常必要的。相信我,克制自己的倾诉欲望,才能让你成为一个被欢迎的人!
“不急于下结论”法则
56.仔细倾听,不要急于说出你的想法。人们在阐述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时,都会从一个于己有利的角度去说,有时你会忍不住先下一个结论,然后再一步步地引导别人去提问,用倒推的方式证明自己是站在正义或正确的立场这一边的。
当争论发生时,人们通常会被某一方的情绪感染,忍不住与对方同仇敌忾,痛斥另一方的不是。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和立场有关的辩论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原因。
所以,当有人向你讲述一些与你无关的事情时,你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而且非常有必要保留自己的立场。你要衡量这些话的分量,以及可能会对别人造成的影响,三思之后再去给出建议。
积极回应法则
57.对不喜欢的话题,用积极回应的办法结束谈话。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那种喋喋不休、长篇大论的人,他们被称为“话痨”。
人人身边都有话痨,可能是你的朋友、同事,也可能是你的邻居、亲人。也许是因为孤独,也许是渴望被人了解,他们只要抓住一个听众,就不愿让嘴巴停下来。
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会用打哈欠、看手表、不回应等肢体动作来表示抗议,这种消极对抗的方法是很不礼貌的。
正确的做法是,委婉地告诉对方:“我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我们能不能聊点别的?”或者找个合适的机会走开,真诚地告诉对方下次有空再聊。
如果对方是长辈,我们尤其不能使用消极对抗的办法。
尊敬师长是传统文化的礼仪,也是基本的社交原则。即使再没有兴趣,你也要告诫自己耐心地听对方说完,并不时地穿插自己的回应。
比如:“您真不容易。”“您的儿子真是年轻有为。”“您的孩子很可爱……”不要粗鲁地打断对方的倾诉,要学会找时机,比如借口上厕所,有要紧事去办等,或者让自己的朋友隔几分钟后打电话过来,找一个合理的理由走开。
这样,你就可以用一种积极回应的态度来体面地替对方结束谈话。
长话短说法则
58.长话短说的“3分钟法则”。在电话礼仪中,我们知道有一条“3分钟法则”,就是说,主动打电话的一方,要尽量将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
如果不是十分重要和紧急的事情,最好长话短说。简单地说,就是尽量少的占用别人的时间。
这一条法则同样适用于日常面对面的聊天,在阐述事实时尽量不要超过3分钟,否则,会令听众失去耐心。
现实中有的人说话特别啰唆,长篇累牍,连带天气、一个小动作、不重要的对白也要讲得一清二楚,明明一句话能讲清楚的问题,用四五句也说不到点上。因为一时抓不住重点,无关信息太多,常常令听者极不耐烦。
但基于聊天的礼仪,听者又不好意思打断,耐下心来听到最后,已经是满腹的牢骚。本来有的一点点共鸣,因为情绪上的极度厌倦,情不自禁地就会将自己想表达的观点进行浓缩处理,对他的支持力度也会下降。
因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自知之明,聊天时一定要注意“”这一重要的原则。除非对方明确表示让你“从头慢慢说”,否则,就不要喋喋不休,耽误别人的宝贵时间。
另外,在聊天中讲自己的故事时,一定要多多注意察言观色。如果对方表示出了不耐烦或者并没有兴趣——哪怕是流露出来一丁点儿的厌烦情绪,都要立刻停止,不要自讨没趣。
适可而止法则
59.聊天最忌拖泥带水。你一定遇到过这种人,打电话说完再见之后并不急于挂断电话,而是在电话那头不停地“嗯嗯嗯,好的好的,嗯嗯……”就好像他仍然有话要说一样,搞得你一头雾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挂断电话才得体。
有时候,这个烦琐的环节持续十几秒钟,可之前聊到正事的时间也许不过20秒。
还有的人为了确认对方是否确实已经记住了自己的话,会在谈话即将结束时不断地重复。即使对方已经再三保证过了,他可能仍会反复地诉说。这也让人非常无语,因为这是极不信任对方的一种表现,就好像在质疑:“你真的记住了吗?我还是再说一遍吧!”
还有一种人是典型的“祥林嫂”,逮住机会就对人诉说自己的不幸,虽然刚开始时大家会对其报以同情,柔声细语地与他聊天以示安慰。但久而久之,他仍是一副无比委屈的态度,到处诉说他的遭遇,人们对他就开始避之不及了。
这些人其实都不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正给别人造成困扰,浪费双方的时间。
正确的做法是,电话打完时就应该痛快地挂断,说过一次的事情就不要再跟人絮叨,否则,会给别人造成你很拖沓,不爽快,甚至缺乏素养的印象。
称呼法则
60.“如何称呼对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近几年,一些服务行业突然形成某种不成文的习俗,见了女人就要叫“姐”,见了男人就要叫“哥”,目的很简单,拉近与顾客的距离并表达尊敬。
如果对方的年龄确实符合“姐”“哥”的身份也就罢了,问题是很多人年纪轻轻,却被别人叫“老”了,听了心里就会非常别扭。
在很多场合的聊天中,这些称呼随处可见,但并没有对沟通起到太大的帮助。 我以前就在街头遭遇过许多次类似的“称呼”。
比如,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抱着一摞传单,见了我就说:“大哥,耽误您点时间呗,我们店里免费送……”即使我是一个心态很好的人,当时也不太不高兴,根本没有心情听他继续说下去。
这表明类似的称呼无法起到预计的效果。 也许这个称呼在你看来是尊称,但在对方看来却简直就是骂人。连对方的年龄身份都定位不准,称呼随便喊,试图拉近双方的距离,又怎么能让别人感觉到被尊敬呢?
所以说,在与陌生人打招呼时,不要随便拿出一个通用称呼就开始使用,万一用错就可能弄巧成拙。
如果实在拿不准对方的年龄身份,不妨就用一句普通的“您好”开始,再附送你礼貌的微笑,这样反而给人一种干练、专业与阳光的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