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雨天,“思维”飞扬

作者: 书山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18-10-10 21:40 被阅读62次

    文/书山花开

    01

    有些扫兴,晨起就遇到雨天。细细碎碎的雨下得连心也湿漉漉的,去进修学校的路途中,到处是坑坑洼洼的,修路所呈现的症状显著,地面凹凸不平,稀烂的红泥堆积,坑人没得商量,骑车就此起彼伏,而爬上异常陡峻的长坡,遇到乌龟一般运动的许多车,等待之后的决然穿行,像是一次历险,等抵达学校,安然立于高处,面对猎猎寒风,忽然涌起了劫后余生般的庆幸。

    到了培训的教室,看到按组围圈排列的座位,感到有些异样,觉得必定和往常只带着耳朵聆听的培训形式迥然有异。

    02

    余党绪老师的书几年前就买过几本,如《祛魅与祛蔽: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思辨读写》《古典诗歌的情怀》《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现代杂文的思想批判》《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等,也曾在“经典导读”app《问道整本书阅读》课程里听过他的讲座,在“思辨读写”微信公众号上看过他的一些文章,当负责该项目培训的张老师说到这个名字时,似乎一点也不觉得陌生。而真真切切,近距离的,在我们这样偏僻之地看到这样的著名人物,心里不免有些小激动。当开始聆听余老师的讲座,心真正地沉浸到今日的培训时,外面依然存在的冷冷的风,湿湿的雨,不久就被屏蔽了。

    03

    在十多年前热衷于转悠博客与论坛,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加入过铁皮鼓负责的免费培训活动,略得皮毛的是,阅读了其中所开列的一些专业书,其中有一本比较难读而至今没有读完的是杜威《我们如何思维》。

    怎么也想不到,那时一段不经意的阅读经历,久已雪藏的历史,在很多年后,会被忽然“显现”。余老师上午上半段时间就以杜威《我们如何思维》关于“思维”的定义,以极大的耐心联系生活的现象举出具体的例子,作了精细的解读。那时读那些段落就像跑步一样,噼里啪啦几声之后,它们以最快的速度迅速离开了我的视线被我狠狠地抛掷脑后,不再回顾,而现在在余老师的讲解里,那几个字就像花儿一般,缓缓地绽开花苞吐露花蕊,慢慢地流淌出沁人的芬芳,洋溢着绚丽的色彩。而“思辨”这个定义,紧跟在“思维”之后,瓜熟蒂落,呼之欲出,整个解读的过程如同分解镜头的慢动作,每一步哪怕是最细微之处都清晰可见,这是以思辨方式解读“思维”的生动而鲜活的案例,给参与者以直观的感受和真切的领悟。

    上午下半段时间,以分点例举的方式讲解“作为技能的批判性思维”。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点:区分事实与观点。暑假曾翻读“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的《拆出你的沟通力》,第一章就是“事实与观点”,里面提到“世界包括事实,而事实是不论我们对之持有什么样的看法而该是怎么样的就是怎么样的东西;而且还有信念,信念指涉事实,通过对事实的指涉,信念不是真就是假”,书中用具体的实例加以细致的解释,并强调“能够随时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所说的是事实还是观点,是提升表达能力的第一步”。余老师也指出“区分事实与观点是思维的基本功”。

    04

    自使用部编教材后,“整本书阅读”这个概念就跳进脑海,落实在具体教学上的,是上学期在所教班级里实践以“思维导图”为抓手的《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因指导需要而购的书是吴欣歆的《书册阅读教学现场》等,最后留下的足以证明该活动的依据是一篇语文论文和一些至今躺在“简书”里的每章图读《骆驼祥子》文字。听了余老师的讲座,我反思上学期的整本书阅读的实践,觉得问题在于:有“思维导图”作为阅读和展示的抓手,但比较零碎;一定程度上推动和检验了学生的名著阅读,但缺少教师的切实指导,尤其是带有思维含量的读写指导。

    下午的培训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本书阅读与思辨读写”的实操。具体的要求是:在《西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两书中任选一本,确定阅读的主题,设计3个具体的问题。我们组选了《西游记》,经讨论后,确定的主题为“磨难与超越”。设计的问题有:(1)三个主要人物的磨难各有哪些?(2)在磨难中,他们如何面对并实现超越?(3)按照主题的要求,你认为本书的核心人物是谁?《西游记》这书比较集中的主题是“成长”,由于余老师《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已设计有“成长与选择”主题了,所以我们尽量避免重复,根据书中的主要内容,选择了“磨难与超越”。

    结合后来其他组的展示和余老师的点评,我觉得选择“主题”要尽可能包括:(1)能够囊括主要的情节和主要的人物;(2)一组主题词之间应构成内在的联系;(3)主题词应恰如其分体现作品的核心思想,并可以借此激发学生的思维,具有思维训练的价值;(4)主题词是核心思想和价值的体现,且切合学生的实际,对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即能够体现朱永新的观点“一个人的阅读史是他的精神成长史”。

    至于具体问题的设计,我觉得(1)问题之间应有一定的梯度,从内容梳理、情节概括等浅层次的基础阅读,到主题解读、思想提炼和结合实际的主题词阐述等有一定思维含量的探究性阅读,都应得以体现;(2)问题要提供抓手,使之可以深入到主要人物的主要情节或核心思想中去,进行细致的阅读和有针对性的探究。

    准备半小时之后,进行了小组展示。每组选代表,将书写在纸上的包括主题和问题的文字进行展示和解释。展示后,余老师作了相关问题的阐述和有针对性的点评。选《西游记》的,仅有三组;其余7组,均选《鲁宾逊漂流记》。

    05

    阅读是件很奇妙的事情,有时候一转念思想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比如原先我讨厌那些推理的或盗墓的书,一看到学生在翻这样的书,心里很悲凉,觉得他们误入歧途了。可是今年,我买了七十多本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至今已经看了一半多,暑假有段时间,差不多一天一本,看得放不下手。回头想想,东野圭吾许多的小说,其讲述故事的引人入胜、情节设计的精心巧妙、涉及社会内容的广博深刻和对人性认识的入木三分,特点明显,为其他书所罕见,在阅读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原先我喜欢金庸的书,对武侠小说很痴迷,“笑书神侠倚碧鸳,飞雪连天射白鹿”所提到的书,几乎都读过,可今年暑假想写金庸小说的阅读感想而再次翻出那一堆金庸小说时,随手拿起一本,却怎么也读不下去了。像忽然失忆一般,那些书对我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而奇怪的世界,让我敬而远之。

    推荐的名著阅读或许也是这样的,当断定这书没有意义或者这书不适合初中学生阅读而使这样的“盖棺定论”想法在脑海扎根时,或许就混淆了“事实与观点”边界而以主观判断代替事实了。

    作为语文教师,对于开展课外名著阅读活动,喜欢做和应该做,当二者难以统一时,后者就显得更为重要,应以此作出理智的选择。

    这是我在听老师们热烈讨论名著时忽然想到的,因为对于八年级上册推荐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我一直处于“不喜欢”“没意思”“应付吧”这样的心理状态,缺乏细心阅读和开展推进阅读活动的热情。

    06

    下午四点半,小组展示和余老师点评结束,今天的培训也就结束了。

    走出培训的教室,走出楼层,迎接我们的依然是霏霏的细雨,冷冷的山风。

    雨天灰暗,下坡路陡,正在修路的路仍旧坑坑洼洼,泥浆飞溅,但没有了上午来时的那份怨尤,或许是因为带着一整天满满的思考和沉甸甸的收获,或许记得余老师的提醒该有效掌控自己的情绪做个理性的人,或许正想着如何回家去写今天培训的碎碎念而忘却周遭的一切了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雨天,“思维”飞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gm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