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是个大诗人,五古写的最好,上承陈子昂,下开李太白,给唐诗定了一个典雅高华的调子。《唐诗三百首》一开篇,不就是他的《感遇四首》嘛。但是呢,跟一般大诗人不同的是,他还是一个大政治家,官至宰相,而且是唐玄宗开元盛世时代最后一位贤相。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受李林甫排挤,被贬为荆州长史,从此唐朝就进入了长达十九年的李林甫时代。开元盛世也一步一步蜕变成天宝乱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整个大唐王朝由盛到衰。那回顾这段历史,很多人会认为,不用等安史之乱,其实张九龄罢相就已经意味着唐朝要走下坡路了。甚至还会有人讲,如果唐玄宗始终信任张九龄的话,安史之乱根本不会发生。为什么呢?因为就在开元二十四年,当时还在幽州当小军官的安禄山,违犯了军令,打了败仗,被长官押送到了长安,请朝廷发落。那张九龄呢,早就知道安禄山性情狡黠,内心阴险,所以坚持按律斩首。但是唐玄宗却可惜他将才难得,刀下留人,放虎归山。这才会有后来改变中国整个历史命运的安史之乱。那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玄宗逃到四川,痛定思痛,还特地祭祀张九龄,表达自己的追悔之意,这才真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不过呢,唐玄宗虽然在诸多问题上和张九龄有矛盾,乃至最终罢免了张九龄的宰相之位,但是他对张九龄的人品和风度却一直高度认可。认可到什么程度呢?在张九龄以后,每次再任命高官的时候,唐玄宗都要问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这个人的风度是否能比上张九龄啊?当然回答永远是否定的。为什么呢?首先,张九龄风度确实好。更重要的一点,唐玄宗后期越来越重视功利,能够上位的,都是李林甫啊,杨国忠啊,这样的急功近利之徒。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有张九龄那样的君子之风啊?那我为什么要在这首《望月怀远》之前讲这些呢?首先《望月怀远》就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被罢相之后,前面咱们说的这些,都算是张九龄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那么另外还有一点,在我看来,所谓的“九龄风度”,大体就像月亮的风度,轻而有光。这首《望月怀远》的基调也正是如此。先看前两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前两句真是气象不凡!“海上生明月”,其实就是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呀,多自然啊,仿佛脱口而出,没有任何修饰。但是你想,那茫茫无际的大海,高悬海上的月轮,还有洒遍海天的清辉,是不是已经像画儿一样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且这幅画它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我们甚至都可以感觉到冰轮涌出,海浪翻滚,清辉闪耀的力量了,这是一副多么浑雄壮美的画卷啊!所以这句话呀,历朝历代评价最高。人们往往把他和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以及谢佻的“大江流日月”相提并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几句诗,都是那么自然浑雄,又是那样气象高华。这是首句,首句写景,点望月的主题。
下一句“天涯共此时”,这就是由景及人,开始怀远。那面对茫茫大海,皎皎月轮,诗人的心胸一下子展开了,思绪一下子飞远了。飞到哪去了呢?飞到眼睛看不见,脚更走不到的地方,飞到天涯了。此时此刻,无论天涯海角,人们都面对的是同一轮明月呀!你看这句“天涯共此时”在情感上是自然而然的,但是在文本上可是颇有来历的。当年南朝的谢庄写《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所谓“隔千里兮共明月”,不就是“天涯共此时”嘛。那还有呢,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不也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吗?这都是张九龄之前的文本,那在张九龄之后,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不还是“天涯共此时”嘛!这几个都是咏月的名篇啊。但是呢《月赋》的结尾以及《春江花月夜》它的语言都更流荡,有歌行的特点,而《水调歌头》呢,是更直抒胸臆,是词呢。而《望月怀远》怎样,它是更明亮,更浑厚,这正是五言古诗应有的气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开头两句诗已经把整个诗题的内容全部纳入了,而又一点儿不费力气,气象还那么浑厚,这就是张九龄了不起的地方,由望月而怀远。
那接下来下两句,“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注意这个情人可不是我们今天讲的情人,男女朋友,它是指多情之人,说白了,其实就是指诗人自己,那所谓“情人怨遥夜”就是多情的我,埋怨长夜遥遥没有尽头。为什么诗人会嫌夜长了?下一句解释,“竟夕起相思”,因为我一整夜都在思念你呀,我思念你,睡不着我才觉得夜长啊。一看就是在顺承前两句,因望月怀远,因怀远而相思,因相思而无眠,又因无眠而怨夜长,这层层铺叙的情感多细腻呀,真不愧是一个多情之人!要把这四句诗并到一起想,前两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一个外景,也是一个全景,它描述的是一个最广阔的海天世界以及诗人最广远的思绪?那后两句呢?“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则是从室外回到室内,从全景来到焦点了,本来“天涯共此时”还可以是泛泛而论,但是一旦到了“竟夕起相思”,我们就知道了,诗人心里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思念对象,这个人和他远隔天涯,但是呢,又时时藏在他的心里。这种相思之情一旦被一轮明月触发,就一发不可收拾,让诗人辗转反侧,彻夜无眠了。这就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从宏大的背景出发走进深邃的情感,就像一个广角再拍一个特写一样,让人觉得那么丰富,又那么有层次。
那接下来呢?“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这是夜深不寐的人在给自己找事儿做。睡不着觉,是不是因为烛光太亮了?于是诗人起身把蜡烛吹灭。那吹灭之后,一个意想不到的情景出现,吹灭蜡烛之后,屋里可不是漆黑一片,恰恰相反,如练的月华透过打开的窗户一下子洒满了整个房间。大家想想,原来有蜡烛的时候烛光是强势的,强势到让人觉得它就是唯一的光源。可是呢?一旦蜡烛熄灭,月光就静悄悄地现身了。它不是烛光了呀,炽热的一团火苗,而是散布均匀的满是清光。它毫不张扬,但是又无所不在,这也是润物细无声啊。这样朴素低调而又无所不包的光辉,像什么呀?真像君子之德。这样的光芒也罢,这样内蕴的德行也罢,怎能不令人怜爱,所以才“灭烛怜光满”?那清辉满是,诗人当然更睡不着觉了,干脆起来走一走吧。披上衣服在平院之中徘徊,徘徊着徘徊着……夜越来越深了,清凉的露水悄悄洒下,不知不觉已经沾湿了诗人的衣服,这就是“披衣觉露滋”。你看,“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读这两句诗是不是一种宁静的感情油然而生啊?就在这清辉的沐浴之下,内心归于平静。
那接下来,“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月亮的清辉,让诗人释然了,宁静了。诗人真想把这清辉掬起来、捧起来,送给远方的朋友。可是呢,西晋大才子陆机就说过“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月光是无形的,它可以充满天地,但却不能捧在手心儿。那怎么办?那就干脆回去睡觉吧,期待着在梦中与你欢会,这就是“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相思还是绵绵不绝,但内心已归于宁静平和,是月光惹起了相思,又是月光安抚了诗人多情的心。那我们开始的时候就讲过,这首诗是张九龄开元二十四年,被贬荆州的时候写的,那么诗人思念的人到底是谁?是爱人,是家人,是朋友,还是远在长安的皇帝,没有人知道。但是无论是谁,这思念都是深沉的。那么是什么让诗人由“竟夕起相思”的焦虑,回到“还寝梦佳期”的宁静?就是这满满的,而又静悄悄的月光,或者你也可以说是诗人强大而又丰盈的内心世界。所以有人说。这首诗是五言的离骚啊,也就是说,你可以当它是就事论事,就是讲月亮,就是讲怀远,但是你也可以当它延续了离骚用香草美人儿做政治庇护的传统。但是无论如何你都会觉得,它是那样的高洁那样的明净,又是那样的余韵悠长,这就是就“九龄风度”啊!再读一遍: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