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毒枭背后的女人,确切说是女孩,才刚刚年满十九岁。
问她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她平静地说:"我从小就是孤儿,八岁那年连最疼我的养父也去了。一直都没人疼没人爱,突然有那么个人对我好,我就死心塌地地跟着他,为他卖命。"
那个毒枭击中了她的软肋,渴求爱,渴求温暖,所以能够牢牢地将她控制于掌中。
02
一个15岁小女孩的特殊经历,我至今回忆起来都心头发紧。
我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女孩裹着厚厚的羽绒服,由母亲陪着来到我们大队报案,她被网友强暴了。然而细细询问下,事情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她和网友已经算旧相识了。发生关系的次数有十几次之多,时间跨度长达一年,地点是在女孩的家里。可以说,在女孩父母眼皮子底下,网友见缝插针地不时对女孩进行骚扰,用言语威胁、恐吓暴露她的裸照逼迫女孩一次次就范。
女孩的母亲在一旁默默地听着,头埋的很深很深,但我仍能感觉到那“乌云压城城欲摧”般的痛苦几乎要将她的脸扭曲变形。
不要苛责女孩怎么不早早向父母报告,日积月累严肃的家庭氛围已让她背负上了深深的负罪感,越是痛苦,心理负担越重,越是难以启齿。
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女孩经历了如此多备受折磨的境遇,身心遭到重创,大人竟然丝毫没有一点察觉,这样的父母是有多么迟钝和无感啊?
而这样的家庭还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单亲家庭抑或是父母撒手不管的。家庭经济条件富足,给孩子买名牌衣服,报价格不菲的补习班,每天还要督促孩子弹钢琴,父母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她的学习成绩,不断质问她为何成绩下滑,却从没和孩子促膝长谈过下滑的原因······
父母给了女孩充足的物质,却忽略了其内心的变化。她在夜里偷偷地哭泣声,父母不曾听到;她想倾诉但又羞于启齿,欲言又止的神情,父母不曾留意;她神情恍惚、心神不定的样子,父母不曾深思。
于是,在一次次的无视、淡漠和疏忽中,女孩在绝望的泥淖中越陷越深。直至父亲不期而至的推门而入,发现真相,这一切才戛然而止。
录完询问笔录,我和同事心情沉重。我们痛心,为这花季的少女所遭受的一切;我们也无语,对这样的家庭环境产生这样的后果。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衣食父母,更是心灵的港湾。关注孩子的内心,与孩子建立良性的沟通,让他身心健康的成长,远远比关注他的学习成绩更为重要。
风雨飘摇中,家长是孩子这艘小船最可靠的避风港,然而亲子关系缺失,信任感没有建立,没有贴心的交流,孩子又谈何依附呢?
听,那朵花儿哭泣的声音
03
单位里新参加工作的一个小姑娘,南方女孩,长相非常甜美,性格活泼,能歌善舞,你能想象这样一个女孩参加工作不到半年出现了精神障碍吗?
那段时间工作压力大,小姑娘涉世未深,没有经验,再加上远离家乡,孤身在外,这些可能都是引起她出现精神障碍的诱因,可是和她一样面临困境和挑战的女孩有好几个,为什么偏偏这个女生遭遇不幸?妄想,思维奔逸,精神亢奋这些可怕的症状在她身上体现的淋离尽致。
大概是以前学过心理学的原因,所以每看到一种行为我总想探究它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这个人经历了怎样的家庭环境才促使他有了这样的行为。
终于,我的谜团在亲历了女孩父母的言行后有了答案。
女孩的父母对其的表现让我们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女儿已经遭受这样病痛的折磨,无论是心灵还是身体,她的父母没有给予更多的爱和温暖,竟是极度的嫌弃与厌恶,似乎是认为女儿这样的言行让自己脸面全无。
在食堂吃饭时对女孩大声呵斥,可怜的女孩在父母面前畏畏缩缩,压低声音神秘地和我们说,"我得快点吃饭,不然一会儿又得挨骂了。"听了令人心疼。
想起以前和女孩聊天时,她娓娓道来,父母对她管教很严,期望很大,总时常念叨在她身上投入不少金钱精力,女孩压力颇大。
她不想再过这样"令人窒息的生活",不想再受到父母的控制,所以选择工作时,义无反顾地奔赴到离家千里的地方,以求呼吸自由自在的空气。
04
著名的教育家尼尔曾在«夏山学校»的书中写道
"问题儿童差不多都是由家庭教育不当而来……问题儿童就是不快乐的孩子,他在和自己作对,结果他便和这世界作对……问题成人也一样……"
如果女孩不出现这样的症状,有谁人知道她曾有个"噩梦的童年"?
同样的道理,如果毒枭背后的女孩不说,有几人知道这背后的原因?有几人能够同情?
如果不是意外发现,被强暴的花季少女还要经受怎样的折磨?人生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又有谁人知晓?
如果你我不反省,有几人知道我们今天不当的管教,可能给孩子心灵的伤害,影响他们的一生?
关爱孩子,从"心"做起,用心聆听,用心感悟,用爱搭建沟通的桥梁,用爱来温暖亲子关系,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坚强而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