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在友友们的带领之下,我看的书籍相对来说在数量上比前面有进步。
看的第一篇长篇就是余华的《活着》。其实最初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多的感受,粗略翻阅了一下,文字朴实无华,描写的也是一个普通的历经磨难的农民形象,对我实在没有太多的吸引力。
但是看了两天之后竟然越看越上瘾,所以我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把这篇12万字的小说看完了。对于余华自己所说的,“有时候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并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句话深感认同。
我自己马上也有感而发,仿写了一篇文章《谁‖顽强》,近一万字的文章一气呵成,足见我对文章的认同度有多高。
同时我看完《陆小曼》和《张爱玲》,加上之前阅读过的《林徽因传》,她们三人并称为民国三大才女,气质与才情都非同一般。在看《陆小曼》之前,我一直以为陆小曼是不太喜欢徐志摩的,才会那么无理的对待他。但是随着了解的增加,知道她在徐志摩墓碑上的题词以及徐志摩逝世前后的变化,我觉得陆小曼一辈子应该都是爱着徐志摩的。一个那么骄傲的女子,可以为他摒弃所有的繁华,独着一袭素衣。这份痴情世间几个女子可做到?
《张爱玲》还没有读完,但是我很欣赏她对文字的把控能力,或许她没有前面两个人的如花美貌,但是他的那一份淡然,也是让我深深着迷的。
只是民国三大才女最后的境遇都没有之前的辉煌,但是在她们骨子里的那样一股骄傲和气质始终不曾离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