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被《朗读者》中的一个女孩圈了粉—程何。
程何,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第一时间想到“成何体统”,还会想到到“前程何在”,总觉得这个名字有种神秘的色彩。
![](https://img.haomeiwen.com/i4804875/cb09ddd4a9365276.jpg)
《朗读者》的节目流程里,都有一个朗读前的采访,本来我是一边看节目,一边心不在焉做着其他事。看到这个姑娘,听到她温柔又坚毅的声音,我脑海里就浮现出那句诗“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仿佛有种魔力一般,拽着我定下来,认真看完关于程何的故事。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全国唯一的职业音乐剧译配
我一直以为音乐剧这种西方的东西,传到中国应该是“贵族”的喜好,来北京这些年,经常在地铁里杂志上看过音乐剧的广告,也无数次路过保利剧院这些地方,始终觉得像我这种唱歌跑调的俗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欣赏音乐剧这么阳春白雪的艺术的。
可是听了程何的介绍,我忽然觉得,原来音乐剧是很美好的,尤其是中国本土的音乐剧。这种美好,最关键的缔造者就是程何这样的译配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4804875/9dc00c0829b4427b.jpg)
程何,典型的女学霸形象,黑框眼镜,黑长直发,干净的皮肤和五官。她初中开始就喜欢听音乐剧,高中开始尝试翻译,并发到网上,让程何欢喜的是,居然有人把她的译本唱出来,而且还很好听,这让她对音乐剧的喜爱更加坚定了。
有一句话说“最可怕的是比你幸运的人还比你努力”是吧!程何就是这样的“气死人不偿命”的学霸级人物,高中因信息学奥赛第一被保送至清华生物系,这使得她有着大把时间“经营”自己的爱好,接触音乐剧爱好者的圈子。
本来她可以沿着父母规划样子继续成长,可是她却脱轨了。在大学里加入了《妈妈咪呀》等音乐剧的剧组,这让她更加坚定音乐剧译配者,这让她觉得生命充满了喜悦和满足感。于是她放弃了保研直博的资格,义无反顾地在毕业后加入了只有2个人的音乐剧公司—同为清华校友创办的七幕文化。
采访时,董卿突然问了一句“你害怕吗?”程何说“害怕,害怕到夜里哭醒。因为这条路没有人走过,前方一片漆黑,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还有对大师作品完美演绎的苛求。
很难想象,一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女孩子,一个笑时很用力展现自己喜悦,不笑时就仿佛立即沉入深渊的人,能够毅然决然地踏上一条孤独崎岖的路,做一个勇敢的探路者。
2.译配者—绝不是简简单单的翻译
我们也许会好奇:不就是翻译吗?有那么难吗?不就是直译或意译吗?
正如许渊冲老师翻译诗词,要了解诗词的韵律一样,作为音乐剧的译配,不仅要把大师的作品原意表达出来,还要符合演唱的音调。
网上有一个视频是程何在果壳网组织的线下的一场分享演讲。这场名为《神曲是怎样炼成的》演讲里,程何用诙谐的PPT,配合平时的语言,向大家演示了译配者的工作。
让我醍醐灌顶的是,程何用音高曲线解释为什么有些神曲能成为神曲。大家要问了什么是音高曲线?我们都去过KTV,现在KTV里面都有唱歌打分系统,我们唱歌时,都会有一个曲线在屏幕起伏,你唱的那条音高线和歌曲本身的音高线重合度越高,说明你 唱的越好,相反,就是唱跑调了!(我只有唱凤凰传奇的歌,才会惊现一条线。)
神曲的音高线,说和唱的区别不大,所以大多数人都会唱,因此流传广,传唱快,成为所谓神曲。
而程何要翻译的原版音乐剧,不仅要注意语义还有音调,比如英文的“I like him,I really like him!”一般翻译“我爱他,我就是爱他!”
但是按照英文的唱法去唱中文的词,完全是词不达意!所以就要翻译成“我喜欢,他使我喜欢!”
这样看来,一部庞大的音乐剧作品,是极其考验译配者的语言和音乐功底的。程何每部音乐作品都不是一劳永逸完成的,每部作品都在不断追求致甄的境界,演了多少场,基本就看了修了多少场。
3.她真的是一位结着丁香愁怨的姑娘。
最开始看到程何的时候,董卿在跟她对话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姑娘不一样,眼神坚定,嘴角每次的笑容都很用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4804875/94c98c80e0bb8e62.jpg)
但同时她时不时的叹息和低头,让我看到她的不安和低沉。
原来她是一位中重度抑郁症患者,2015年底已有征兆,为了治疗,程何干脆逃往伦敦,这个她认为是音乐剧理想国的地方,台上是一流的大师,台下是
座无虚席的观众,人们会自发地安静,自发地放下手机,自发地为台上的艺术家鼓掌。
职业音乐剧译配者这条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程何真的成了“问前程何在了”。
追梦,不会成真的梦
忍受,不堪承受的痛
挑战,不可战胜的敌手
跋涉,无人敢行的路
改变,不容撼动的错
仰慕,神圣高洁的心
远征,不惧伤痛与疲惫
去摘,遥不可及的星!
程何说,也许我会倒在向这颗星进发的路上,但也许我立的那个路碑,那个路标,可以让后来人,走的时候轻松一点。那么我的后来人去摘到那颗星星的可能性就大一点,所谓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也许到某一代,就可以摘下那颗星星也说不定,我是这样想的。
有人说,程何太傻,放弃清华的博士不当,放弃大好前程,却当个配译者,还弄得自己得了抑郁症,图什么?
程何说,我们总不能一直被时代的大潮裹挟着前进吧!《朗读者》播出后,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像我一样喜欢上了程何和她的音乐剧,会走进剧场,安静地坐下,放下手机,欣赏中国特色的音乐剧。
这离程何的理想国,又近了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