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是我的高中同学,从高一到高三我俩都在同一个班,宿舍里我们都睡上铺,她的床铺在我对面。之前她在这镇上的初中上学,而我是从另一个镇初中过来的,在相对陌生的环境里,我从不主动说话,后来是她向我打开了话匣子。
那时我对她的印象很深,她头发又黑又长,发尾带着些自然卷,眼睛不大,但笑起来很可爱,平时说话的时候文绉绉,和人斗嘴时就会蹦出一大串排比句,说得别人喘不上气。
后来在开学第二个月,我到学校比较早,寝室长还没来,我百无聊赖就站在宿舍门口等开门。没过多久她来了,怀里抱着一大堆小说,她把书放在阳台上,我看到了最上面的《三重门》,当时觉得这书名奇怪,就问什么叫这个名字,后来她就认真地向我介绍了这本书,我们聊了很久,她说以后如果想看小说可以找她要。
我们成为朋友其实很意思。有天午休我睡不着,看到她在看书,就向她借本来看,她随手递给我一本,拿过来一看是《三重门》。书我看了两个星期,当时非常喜欢韩寒的写法,这本书由此打开了我的文学大门,同时还让我和她成为了朋友。
周末的时候,我和她会待在学校的书店,有时待一整天,有时待一下午。很喜欢韩寒,就看了他所有的书,其他作家的书我也看了些,当时很喜欢安妮宝贝、沧月、李枫、七堇年。另外书店也会定期到一些刊物,闺蜜喜欢《最小说》,她对书的喜欢已到了痴狂的地步,每次期刊到了,一下课我们就会冲进书店,生怕去晚了被别人抢走。
读高中我们的生活费都不多,我每个月400,闺蜜每个月500,为了买书,我们常常压缩了自己的伙食。有时我一个月充200块钱的饭卡,除去车费剩下的钱都会用来买书。每天早上下课铃一响,我俩都会以最快速度冲到食堂,去排队买包子馒头,另外两餐我们就会打两个饭,打一份菜,然后分着吃,那时候快乐很简单,聊着喜欢的作家每天都乐呵呵的。
在学校里,很多时刻我们都在一起,有时也难免会有争吵,但没过多久就会和好,吵完之后关系会比之前更好。到高三后,我们学业重了,基本上没怎么去过书店。毕业之前闺蜜曾去我家,列出一大页书单,后来清算了一下,高中三年我买了两千多块钱的书,柜子里堆的满满的。
读了大学后,我们在不同的学校,后来也有去过彼此学校,每次见面那种亲密感都未曾减少,依旧有共同话题聊,也总会觉得很有趣。

现在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已经没以前那么爱看书了,没事的时候会聊聊电视剧,谈谈八卦,扯扯感情生活,但这种感觉还是很美好,两个人见证彼此的成长,就像家人一样。
(日更,写得有些潦草,大家勿见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