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立夏
北野武的传奇人生,不在于他全日本最高的知名度,不在于是唯一一个跨界(舞台喜剧、电视、电影)又都特别成功的标杆,而在于他闪耀光芒的叛逆。
不管是60年代从明治大学将要毕业时辍学,在浅草湾独具创意,以嘲讽的表演闻名,就算知名人物坐在面前也敢开玩笑;制作电视节目也以更加巧妙的形式通过层层审查,表达关于政治、广告商的敏感话题;就连第一次拍电影,也勇敢挑战权威大岛渚,“相比起让人挖个洞的命令,把演员太高不是更容易达到拍摄效果?”,大岛渚无话可说。
北野武似乎自带叛逆基因,偷了姐姐的嫁妆被母亲恨得“要杀死他然后自杀”。叛逆基因不断长大,变得更加高级,更加受欢迎,对表演、做电视、拍电影都是如此。知乎网友说“北野武的片子有一种叛逆,对故事的叛逆,对叙事的叛逆,对社会的叛逆,各种叛逆……”,这样的叛逆变得有血有肉,有创造力。
任何人都有叛逆期,作为乖乖女的我,也不例外。在紧张高压的高三,我突然开始质疑曾经被教育的一切,质疑学习的意义,反感为高考不断复习不断模考,反感考大学这个终极目标。很想离开压抑着处处竞争的教室,回到自由的童年,但又害怕无法预知的未来。
直到考上复旦的师姐对我说“如果你不喜欢被安排的这些,但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那就先用知识武装自己,然后打败它,打败它,再俯视它。”叛逆没什么,沉溺在这个漩涡里也是一种求败,逃避也很简单,但不是通往答案的那条路。
幸好,我迅速专注于学习,进入大学,到上海找实习工作见识到更宽阔的世界,读更多的书,认识不同的人,就算回到合肥,依旧坚持学习。不管爱情婚姻,还是工作,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相比于我的谨慎,韩寒当年高中辍学引发了整个社会对传统教育与个性发展的激烈讨论。但是现在回顾过去,他说,可以逃离,可以反叛,但自己选择的那条路上的成功,肯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承受更久的默默无闻。如果因为一条路不好走而打着叛逆和反传统的旗号,刷手机玩游戏啃老,就是逃避和懒惰。
李宇春,曾是一代人心目中是叛逆的象征、个性的象征。从2005年超女冠军到2018年依旧“流行”,13年来,李宇春用音乐、表演、时尚等等一切更加力的东西证明着自己,把叛逆与个性做到极致,才是她俘获老少玉米的根本原因。针对“流行”巡演的成功,她说“带给我信心的是有越来越多自己的原创作品”。同时,由她将“菜市场”与流行和艺术相结合,打造的第一个“流行实验室”火爆展出,这个展览她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模式,要“引领审美革命”。
如果说,韩寒、李宇春的当年成名伴随着争议,现代社会对于个性已经越来越包容,越来越敢于欣赏。更多的选秀节目,更多的直播平台,似乎让成功和成名变得零门槛,更多的人纷纷展示自己的梦想和才艺。
一个已经离职的90后同事不喜欢办公室做表格写邮件,跟风开了直播,三四个小时都在说“欢迎xx,点亮关注哦,刷个礼物吧”,就像酒店的迎宾一样,没有内涵,没有特色,不仅没突破还一直掉粉。
她以为人人都可以像冯提莫,粉丝动不动就送火箭游艇,但对于冯提莫的套路、策划和背后的努力压根视而不见。
时代已经敞开胸怀,拥抱个性,欣赏差异,但成功的门槛不是零,而是变得越来越高,所有的show就像一滴水落入大海,波涛汹涌大浪淘沙,最终胜出的还是那些有真功夫、有实力、不断提升内在水平的冯提莫,没营养的show最后都变成了泡沫。
叛逆、个性张扬、表达真实的自己,没有错而且是被鼓励的,但是,要记得让你所钟意的专业深度配得上你张扬华丽的外表;让你对社会、对互联网、对竞争的见识配得上你的最新款Iphone;让你的学习速度跟得上刷朋友圈和玩王者的速度。
如果,你的叛逆被老师反感、家长恼怒,不是因为你们生活在两个世界,是你的叛逆没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更没有想办法让别人理解你的“不同”;如果表面张扬不被理解,不是对方落伍、观念守旧,是因为你压根没有亮点让人点赞;如果想去看世界、寻找诗和远方的梦想被家人劝阻,不是他们不想支持你,是作为成年人理应有的担当和责任以及风险控制缺失,这才是真正让人揪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