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s this the best customer experience (ever)?
Slack 是美国当下最火热的团队协作沟通工具之一,按团队成员人数收费(当然也有免费服务,只是太有限)。这个产品在许多方面的用户体验都十分出众,尤其是 Onboarding 策略,早已获得不少媒体和同行称赞。最近一个更令人叫绝的事情是,当它检测到你的某个队员暂停使用服务时,会自动把这个成员的人头费退还给你。良心商家!
说到这个,不禁想起有一次中国移动发来一条短信告诉我说,我已经超额使用了 50M 流量并且扣款(我擦为什么不在我快要超额使用的时候提醒我),不过也已经赠送了 XX 流量(这个安慰真特么贴心)……
所谓「以客户为中心」,简单到人人一听就懂,但在金钱面前,又有多少产品能真正遵循这个原则?
2
亚马逊的 CEO 贝索斯有一句名言:
关注那些在变化着的东西,但更要关注那些不会变化的东西。
针对后者,你会发现很多产品其实都是在解决那些没有变化的需求,比如:
-
十年前,想把拍好的照片分享给朋友,你得把照片洗出来,再寄给朋友们,但现在你把照片放到云盘,一个链接就发出去了。
-
以前读书时发现不错的语录,就会拿起本子和笔摘抄下来。但现在在屏幕上滑动标注就行。
-
以前去便利店买东西得掏现金,还得等着找钱,但现在一个二维码就搞定了。
分享、收藏、付款这三个需求从来都没有变化过,但是人们解决这个需求的产品却千变万化。
3
The Power Law of Learning: Consistency vs. Innovation in User Interfaces
选择使用用户熟知的设计模型,比如在网站上点击 Logo 返回首页、在手机 App 下拉刷新等等,能大大降低用户使用新产品的学习门槛。
但是,如果一直沿用这些设计模型,哪有什么创新可言?也就是说,在连续性和创新性之间,是存在矛盾的。
当然,毋庸置疑我们仍然可以创新,实际上所有人都鼓励创新,但你要明白的是,创新得付出代价,最起码的是,你得教育新用户。就像当年福特推出汽车时,也还得挂一个马头来装饰,让用户知道这个工具的作用(不是我瞎编的,只是忘了在哪儿看到这段历史了)。
4
Build a product that fits your runway
范围层是《用户体验要素》提到的 5 个层面中的第 2 层,意即当你确定好打造产品时,得想明白什么期间内做什么不做什么。
以前想到某个好点子了,马上开始联想各种功能,恨不得第二天就能让它上线。但年岁渐长,犯错也渐多,才对「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做产品并不并不需要搞定了 X 个功能,一半 X 或许就足够了。
上面说的,可能你不懂。没关系,看这一句就行:
V1.0 里,把产品功能砍掉一半,是否可以照样上线?是的话,那就砍吧。
5
如果撒旦是个设计师,那他设计的东西一定会让你抓狂!
6
All about creating design style guides
设计风格指南,最知名莫过于《iOS 设计指南》和《Material Design 设计指南》了。不过,许多公司自己也有一套设计风格指南,比如微信也有 WeUI。
最近,国外一家智能分析媒体给出了一份清单《All About Creating Design Style Guides》,列出了哪些公司的设计风格指南值得一看,以及,哪些公司将 Atomic Design 原则运用最好(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 Atomic Design,建议你快快了解),推荐你阅读。
7
Thirteen Pro-Tips for Email Design
知名邮件厂商 MailChimp 出品的文章,集合了 3 位邮件设计专家提供的 13 条实用建议。
如果你接触过或者也在负责邮件相关产品的话,那么 MailChimp 这家公司的网站就非常值得你扒一扒,关于邮件设计的各种资源,可以说应有尽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