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简友广场
读《左传》之二百六十四襄公二十四年 下续完

读《左传》之二百六十四襄公二十四年 下续完

作者: 俭是宝 | 来源:发表于2023-05-13 20:55 被阅读0次

【传】

  楚子自棘泽还,使薳启彊帅师送陈无宇。

  吴人为楚舟师之役故,召舒鸠人,舒鸠人叛楚。楚子师于荒浦,使沈尹寿与师祁犁让之。舒鸠子敬逆二子,而告无之,且请受盟。二子复命,王欲伐之。薳子曰:“不可。彼告不叛,且请受盟,而又伐之,伐无罪也。姑归息民,以待其卒。卒而不贰,吾又何求?若犹叛我,无辞,有庸。”乃还。

  陈人复讨庆氏之党,鍼宜咎出奔楚。

  齐人城郏。穆叔如周聘,且贺城。王嘉其有礼也,赐之大路。

  晋侯嬖程郑,使佐下军。郑行人公孙挥如晋聘。程郑问焉,曰:“敢问降阶何由?”子羽不能对。归以语然明,然明曰:“是将死矣。不然将亡。贵而知惧,惧而思降,乃得其阶,下人而已,又何问焉?且夫既登而求降阶者,知人也,不在程郑。其有亡衅乎?不然,其有惑疾,将死而忧也。”

译文

  楚康王从棘泽回来,派薳启彊护送陈无宇。

  吴国人为楚国“舟师之役”的缘故,召集舒鸠人。舒鸠人背叛楚国。楚康王在荒浦驻兵,派沈尹寿和师祁犁责备他们。舒鸠子恭恭敬敬地迎接这两个人,告诉他们没有这回事。同时请求接受盟约。这两个人回见楚康王复命,楚康王想要进攻舒鸠。薳子说:“不行。他告诉我们说不背叛,同时又请求接受盟约,而我们又去进攻他,这是进攻无罪的国家。姑且回去使百姓休息,以等待结果。结果没有三心二意,我们还有什么可要求的?如果还是背叛我们,他就无话可说,我们打它就可以获得成功了。”楚康王于是就退兵回去。

  陈国人再次讨伐庆氏的亲族,鍼宜咎逃亡到楚国。

  齐国人在郏地为周王筑城。穆叔到成周聘问,同时祝贺筑城完工。周灵王嘉奖穆叔合于礼仪,赐给他大路之车。

  晋平公宠信程郑,任命他为下军副帅。郑国的行人公孙挥去到晋国聘问,程郑向他请教,说:“谨敢请问怎样才能降级?”公孙挥不能回答,回去告诉了然明。然明说:“这个人将要死了。否则,就将要逃亡。地位尊贵而知道害怕,害怕而想到了降级,就可以得到适合他的地位,不过是在别人下面罢了,又问什么?而且既己登上高位而要求降级的,这是聪明人,不是程郑这样的人。恐怕有了逃亡的迹象了吧!否则,恐怕就是有疑心病,自知将要死了而忧虑啊!”

晋人致师后,晋楚之间就没有发生大战,各回各家了吧!楚国出兵是为了救齐,晋人既然从齐鲁边境回军救郑,楚国的目的就达到了。晋楚两国好象都刻意避免直接大战,没有直接利益冲突,为小弟拼命不值得。

“舟师之役”就发生在几个月前,楚国无功而返。吴国不知道怎么忽悠舒鸠人背叛楚国,现在楚国人问责来了,舒鸠人马上又降服楚国态度恭敬,让楚国不好发作。陈哀公借助楚国力量铲除权臣庆氏的事在去年,现在还在追查余党。

齐国帮周王室筑城,应该是因为得罪了晋国,所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鲁国既然派人祝贺城池完工,应该也有其他诸侯这样做吧!周王可以收一波贺礼了。

程郑心神不定,竟然向外国使臣寻找答案,看来国内缺少盟友,不然晋国人才不少,足以给他解惑。然明根据程郑的问题,就能判断他的心理状态,看来有问题都不能随便问。

相关文章

  • 三不朽

    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

  • 立言以不朽

    “立言不朽”最早出现在《左传》里面。《左传》鲁襄公二十四年载,鲁大夫叔孙豹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

  • [红尘国学]“君子三立”

    文/落幕红尘 君子三立:立德、立功(行)、立言。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原文:“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

  • 文人三不朽/作者:邵明

    ——文人“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网上截图) 文人三不朽——指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 汉字那么美:无问西东(41)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来自清华大学的校歌。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说道:“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 “相对永恒的价值”

    三不朽, 指立德、立功、立言。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

  • 资质愚钝,见识浅薄,他缘何成为中国第三位圣人?

    何为圣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传之久远,此之谓不朽。”意思是说,人在...

  • 苏轼 | 你过来,我想抱抱你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最初了解“三不朽”是在大学...

  • 《左传》故事--从晏子不死君难看春秋君臣关系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娶)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详细记载了齐庄公因为通奸大臣崔杼夫...

  • 浅议“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在传统儒家的价值观体系中,自古即有“三不朽”之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左传》之二百六十四襄公二十四年 下续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ju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