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落幕红尘
君子三立:立德、立功(行)、立言。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原文:“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是由战国时鲁国一位德高望重、主管外交的大夫叔孙豹提出的。古人,本就很注重自己于别人心中的形象,再说,叔孙豹位列大夫之职,专伺外交职责,形象重要,关乎外交成败,故而提出这一说法,竟成了传颂千年不朽的“君子三立”。
我们可以形象的把“立德”比喻成树的主干,“立功”就是树的花和果实,“立言”即为树种。
下面就对“三立”逐一剖析。
[大上有立德]
“大上”:即太上,可以理解为远古的皇帝:尧、舜。也可以理解为做人的一种最高境界。“立德”,可以理解为王侯所追求的以德治国,也可以理解为树立个人道德品德。全句意思是说,最高的境界是树立德行。
“立德”即为做人,就是有比较高的道德修养,比较强的人格意识。
也可把它视为人生立命的最基本的东西。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棵树,那么“立德”,就好像是一棵树的主干。
“立德”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坚持学养和修养的递进,才能完成“立德”。
立德,其实就是说一个人的德行。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况,窃窃私语:“你瞧那德性。”说者是一脸的鄙视。“你瞧人家这素质。”显现的又是一脸的由衷敬佩。不同的德性,不同的感觉。有德之人,才德高望重,一呼百应。
今天的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大多数父母缺失了对孩子们思想品德教育,造成孩子自私、狭獈、独断专行,只知索取,不知反馈,不知感恩,失去做人的修养,和应有的品德情操。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也是基础文明教育的起点,要教育子女成为一名有高尚道德的人,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
品行和德性,都是一点一点学,才一点一点立起来的。
我们说孩子,其实“立德”不分年龄大小。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立德”的过程。
别以为你长成一个人就什么都具备了,你要用怎样的形象去面对社会,这才是关键。有涵养,品行高尚的人,也要看到自身的不足,乐于接受别人的指正,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自己应该虚怀若谷,认真反省,才能修建道德于心。
道德的范围很广,其实,跟我们平常所说的素质差不多。素质好,才能有道德。素质高的人和素质极差的人,形成了道德的正反两面。
我遇到过,同样是在挖自家的菜地。一个只顾自己,不管他人,会把地里面的碎砖、杂草,随意的扔在路上。这种人的心理是:反正这条路,是有人打扫的,我弄得干干净净,他,白拿钱,心里不平衡。我丢在路上,他扫,也是应该的。素质高的人,做法就不一样了,同样是挖地,他会在地边上放了一个桶,会把碎砖、杂草放到桶里,然后集中归于垃圾池。我的一个邻居老师就是这样做的,每次遇见我都会说上一句,"还是老师的素质高”。这就是德行高低的差异。
[其次有立功]
“立功”,可以理解为武士英雄依靠武功,拯救危难,也可以理解为一般人士树立功业。全句意思是说,次一个境界是建立功业。
立功即为做事,就是要用一件一件的具体事情,来丰富、充实我们的人生。如果人生是一棵树,那么“立功”,就好比是一棵树的花与果。
先有“立德”,有棵高大挺拔的树干,开出的花必然又大又好看,结出的果必然又香又甜。
我们每迈出的一步,都是在“德”的方向下,朝着成功迈进。知行统一,把道德知识和躬行道德实践相结合,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
道德修养,不是闭门思过,是实际参与,身体力行。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培养出优良品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
道德人格,道德品质,是长期积累的过程。 如战国哲学家荀况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融入实践修养,才能建战功,而救危难。积小智为大智,积小“德”为大“德”,花香满园,功德圆满。
[其次有立言]
“立言”,可以理解为文人学士言得其要,理足可传,也可以理解为一般人士树立言论。全句意思是说,最后是树立言论。
整体意思就是要用我们自己的思想成果来与这个世界进行交流,丰富我们人类的文明宝库。“文章千古事”,思想的传递要靠文章。如果人生是一棵树,那么“立言”,就好比是一棵树的种子,能传下去。
接下来是一个怎样传的问题?当然是传好的品德,先进的科技。中华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有好多先贤留下的经验和教诲,弟子规有云:"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人" 、 "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 亲所好,力为具"为人修养,做人准则,一应俱全,就看你,如何学如何做了。这些都是代代传承的准则。
简明扼要地说:立德是做人,立功是做事,立言是做学问。重要的是做人,其次是做事,最后是做学问。这是对"三立说”内涵的现代解读。
古人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即修心修德。
立德、立功、立言的“君子三立”千古追求!对于我们今天来说,更多的是引导人、激励人、约束人。要求我们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
立德立功立言是人生的一种锤炼,更是公示于人的一块招牌。人的相貌是外在的形象,而人优质的品行才是人内在的形象。
"三立说“要求人们树立圣贤之德,建立非凡之功,提出传世之言,这些伟大目标必然产生伟大动力,它必然激励人们不断超越自我,提升境界,发奋图强,强化自我。
人有了好的德行,才会想着怎样去利于社会,造福大众,大行善事,广积功德。这种对于正气品行死而不朽的追求,能够使人在面对金钱、地位和色情的诱惑时,培养浩然之气,站得稳,走得直。
激情只能点燃梦想,品行才能铸就灵魂形象!
上一篇:《物欲膨胀的今天,当保持一分清醒》
网友评论
你说的没错,果与种同属一样东西,如果是纯学科的文章,属概念混淆,可拿它来作非植物类文章中用作比喻,很形象,用不作分得过细,也不必太纠结。
建功立业,功成名就,用🌸花、果实来形容比喻,形象、贴😏切。这时不要把它与种子联想,把它与建立的功绩想到一起,很容易让人理解古人的意思,并形成深刻的记忆。
“立言”再从传授、传播这个角度看,就是象种子一样,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 友友别太纠结了😣
假如还多举几个正反的实例就更完美。
🌺🌺🌻🌻👍👍👍👍👏👏👏👏
按照先立功,再立言,也许有点行胜于言的意思。
没有查阅文献,不一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