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互+春风努力学习
2017年春学期,沪江的春风吹进我们大山里的学校。第一次接触网络直播课,借助沪江cctalk学习平台,开设了彩虹花和阅晨读课、手工课、美术课,改变了乡村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让大山里的孩子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在局领导的重视和学校领导的带领下,老师们通过培训学习,掌握网络直播课中助教的作用和如何引领孩子们学习的相关知识。当时我正好是四年级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怀着好奇和激动的心情和四年级孩子们走进彩虹花和阅晨读课,就这样每周三、五时朝莉老师主讲的彩虹花和阅晨读课美好相遇,自从遇见孩子们和我就喜欢上了晨读课,“爱你没商量”,尤其是抱麦上线互动,能和相隔千万里上万的孩子们共同学习同一个老师上课,她们既兴奋又感动。为了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有积累,我和孩子们每人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把晨读诗歌记录下来,便于复习记忆,通过一年的学习,孩子们渐渐发生了变化,尤其朗读水平提高了,声音宏亮了,脸上充满自信的笑容。在不断地学习中,反思提高,现在孩子们诗配画更是精彩纷呈。这学期由于老师调动,我调到数学组代数学课,又遇见彩虹花童话数学网络直播课,我们数学老师全部参加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从未间断。就这样在不断的学习反思中改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多样了,教学技能提高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639617/b5acc8971257fde2.jpg)
学习中反思
彩虹花童话数学课教学案例——魔法七巧板
今天中午1:50分我到教室时,哇?一二年级的孩子们就已经坐好等待数学好玩直播课的开始,电脑也已经打开进入cctalk。哦!原来是我们辛勤的数学教研组组长郭主任早都已经做好了一切课前准备,所有数学老师也来参加。
课前是彭超奇老师分享彩虹花数学童话课程《你所不知道的钟表》小打卡精彩内容。展示各学校通过听课老师和孩子们的收获,感想。
上课时间到了,“女王”老师闪亮登场,一段特别好玩的七巧板视频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孩子们身体挺直了、眼睛直直地盯着大屏幕,随着七巧板神奇地变化而转动,陶醉在七巧板的魔法王国里,助教老师的口令也不起作用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狐狸美岛和表妹小花朵的魔法七巧板故事更是神奇而又好玩。孩子们激动的情绪一定是跟着小花朵坐着小飞机“呜”飞到天上去了。小鸟拍了一下小飞机,咦,又回到了教室。我们认识了七巧板的组成、来历。看,二年级的小帅哥的眼睛瞪大了,不由得喊出了声:“哇塞,七巧板有1600种变法,孙悟空才72变呢?”孩子们兴高采烈。虽然没有被报上麦,但是在郭主任的引导下,争先恐后回答着问题。
最后热火朝天的场面更让人激动——动手制作七巧板。有的迅速拿出卡纸,有的拿出剪刀,还有的没有材料,东借西拼不甘示弱,折一下,剪一下,双管齐下,做的不亦乐乎。虽然孩子们动作有点慢,有点粗糙,但是孩子们积极性很高。遗憾的是,还没来得及拼图,下课时间到了,孩子们意犹未尽,郭主任说:“下课接着拼。
本节课我用三个词来概括孩子们的感受:看完视频兴趣盎然,听完故事兴高采烈,动手操作热火朝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6639617/a88554f29e3a45e2.jpg)
学习中变革
不断学习深刻认识到互联网信息时代对教育带来的巨大变革,作为一线的老师你准备好了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6639617/20a85b97d4de5645.jpg)
教育方式变革:教师居高临下的权威被颠覆,再不能用一根粉笔,一本书去教学生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现在利用多媒体栩栩如生地向学生传输知识,注重学生自主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服务者、知心朋友。不要想我们的小学生活,就20年前大”学毕业,扎根农村教育和现在20年后从没电脑到人人都有电脑,并且工作已离不开电脑和手机,手机,电脑已是社会普遍的,最容易获得的东西。相应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买东西、甚至是吃饭都不需要付现金,扫一扫完事,就是给自家孩子打钱也不需要去银行排队,直接转账,省去了好多手续,节省了许多时间。经常感慨社会发展之快,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信息量越来越大,知识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老师要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未来知识,关键是获取知识的方法。
学习方式变革:互联网时代,技术无处不在,可以时时学,处处学,学生获得知识的欲望很强,渠道之多,甚至感兴趣的问题会深入探究。传统的接受式、填鸭式地讲课模式已不适应,老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这就需要学习。尤其近年来,老师们通过培训、自学提高自身素养。沪江互加计划网络直播课地开设更使老师们主动地学习,跨时间,跨地点地学习,相隔天涯海角孩子们却能同听一位老师读古诗、画画、唱歌,资源共享——带给农村孩子的美好福利。
紧跟新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在反思中改进,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为乡村孩子的未来奠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