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堂留影39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3-09-06 15:32 被阅读0次

    2023-9-7三十九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语音整理
    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论语为政篇的第23章。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在这一章里边呢,孔子通过与子张的对话,论述了文明的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且指出了损益的规律。
    有人因为孔子“因循于周礼”,认为他是反对变革的,但是通过这段话,我们发现孔子并不反对变革。但是,一切的变革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也是可以查询到的。孔子在这里边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损益,损就是减损、减少,益就是增加。
    综合起来呢,损益就是对前朝的典章制度、礼仪规范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沿袭又有变通。下面我们回到文本上“子张问”。
    子张这个人,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是孔子最年轻的一个弟子,姓颛孙,名师,字子张。
    有那么一天,子张就问他的老师,“十事可知也?”如果只看这句话,我们觉得他这个问题提的是无来由,就是未来十世的东西,我们今天可以预知吗?至于什么东西,我们需要联系后面孔子的回答,才知道说的是古代的典章礼仪制度。古代把30年称为一世,一世也就是一代的意思。所以,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十个朝代。这个“也”表示疑问的语气。
    针对子张这个提问,孔子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殷呢,指的就是商朝。在公元前14世纪的时候,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就是今天的安阳,并且从此稳定下来。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或者叫殷商,都是可以的。严格的讲,商是国名,殷是都名。
    孔子说那个商朝,它沿袭了夏朝的礼制,其中废除的和增加的内容,我们都是可以知道的。那周朝又继承了殷朝的礼制,其中废除的和增加的内容我们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以后如果有继承周朝的朝代,就是在100代以后,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当然这个百代呢,未必就是真的有100代以后,大概意思就是时间虽然久远,我们仍然可以预知,有这样的一个含义。
    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周,一般它是包括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代,大概有800年。也就是我们说的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但是,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代,他们讲的周就是仅仅指西周,它只有300年。在西周时代,周天子掌握实权,他的政治地位,他的宗教地位都很高,所以礼乐征伐出自天子。
    当时的这个政治关系呢,是理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了春秋时代,掌握实权大多都是一些强大的诸侯。到了战国时代,很多世卿大族掌握了实权,那礼乐征法呢都不出自天子,甚至,有时候诸侯也做不了主。所以,他的政治关系是比较混乱的,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孔子在这段话里边的意思。总的来说就是后人,必然整体上继承前代的礼制,并有所损益。孔子总结的这个历史规律也被后来几千年的历史所证明。我们可以预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社会经济有多么发达,社会结构有多么复杂,但是,它都是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损益而形成的。


    张居正直解

    凡朝代更换,叫作一世。子张问于孔子说:“有一代之兴,必有一代的事迹。但已往者易见,将来者难知,不知自今以后,朝代兴亡,至于十世之远,其事迹亦可得而前知否乎?”

    因,是相袭而不改。礼,是君臣、父子、夫妇之三纲;仁义礼智信之五常,这其中都有节文,故叫作礼。损,是减损。益,是增益。孔子答子张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要知将来,但观既往便可知矣。比先夏有天下四百余年,而殷汤继之。殷家所行之礼,如修人纪以正万邦,都只是因袭夏家的,不曾改易。至于制度文为,有余不足的,则或损或益,稍有不同。如殷道尚质,殷正建丑之类,是其所因与所损益,可考而知也。殷有天下六百余年,而周文武继之。周家所行之礼,如建皇极以锡庶民,也只是依着殷家的,不曾变更。至于制度文为,太过不及的,则或损或益,也有不同。如周道尚文,周正建子之类,是其所因与所损益,亦可考而知也。此可见纲常伦理,是立国的根本,万世不可改易。制度文为,是为治的节目,随时可以变通,自今以后,或有继我周而王天下的,其所因与所损益,不过如此。虽百世之远,无不可知,岂但十世而已哉!”

    李零讲解

    孔子的历史观有两个特点:第一,他生于春秋晚期,正是周道衰落的时期,他的历史观察范围主要是距离这一时段较近的夏、商、周三代,在他看来,唐、虞最理想,但太远,想学也学不来;第二,三代当中,他更看重周,周像三段论的合题,是更近的目标。

    古人研究历史,主要靠因果链,往是因,来是果,鉴往知来。占卜、赌博,靠归纳胜率,也使用类似的方法。孔子看历史,主要看三代损益,即后面的礼比前面的礼,增加了什么,减少了什么,除去增加减少的东西,就是始终不变的东西。他是靠这种加减法预测未来。(历史,技术变,制度变,但人性未必变,或变化不大,这也许是孔子损益法的一种考虑。他更关心的是不变。)战国古书,时髦讲三代损益,这一风气可能与孔子有关。

    我们都知道,王国维和陈梦家讨论过殷周制度的不同。过去,大家觉得,商周很不一样,后来发现,还是有继承性。苏东坡说,“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前赤壁赋》)。“自其变者而观之”是强调差异,“自其不变者而观之”是强调连续。孔子认为,只要掌握了历史的加减法,在连续中控制差异,就能做长程预测,不仅300年的事可预测,3000年也行。

    三代加起来,大约有1300年。[插图]“十世”,每世按古人的说法,一般是30年,十世是300年,“百世”是3000年。孔子死,到现在,还不到3000年。现在的事,他做梦也想不到。(孔子的预测学)

    孙中兴详解

    子张只是问“十世可知也”,并没有明说哪方面的事。这可能是记载者写得简略,否则如果我现在被问道:“一百年以后的事情我们还会知道吗?”我大概以为这个人是要谈“穿越”之类的事。我又不是穿越来穿越去的教授,我怎么知道?可是孔子毕竟是孔子,就从礼制的承传来回答。

    损是减少,益是增加。这也是《易经》中的两个卦,也反映出这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面向。

    孔子显然知道子张的问题所在,所以他用“三代”(夏、殷商、周)礼的承传来回答,这大概就是毓老师说的“因不失其新”吧?

    《论语》中还有其他提到“三代损益”的部分:一次是孔子回答颜渊问“为邦”(就是“治国”)时回答过:“历法要用夏朝的,车子要用殷商的,服仪要用周朝的。”(《卫灵公篇》15.11)孔子也悲叹过:“夏礼,我可以说个大概,可是现在夏朝后裔所居住的杞国已经不奉行这样的礼制了;殷商之礼我也可以说个大概,可是殷商后人所居住的宋国也不奉行这样的礼制了。这都是因为历史记载和懂这方面的老人都不在了的关系,如果都在,我就能验证我所说的是否是实际存在过的情况。”(《八佾篇》3.9)不过,也有略为不同的记载:“我可以说个大概的夏朝礼制,可在杞国已经看不到了;我要学习殷商的礼制,宋国还保存了;我学习周朝的礼制,现在派上用场了,我要遵从周朝的礼制。”(《礼记·中庸》)宰我也曾经在鲁哀公问“社”的演变时,说道“夏后氏用松树来当社的标志,殷人用柏树,周人以栗树”(《八佾篇》)。这些都注意到与时俱进的损益之道。

    孔子本人对于礼是十分用心深细的,所以他是当时著名的“知礼达人”。他身处周朝,熟悉周礼,除了看古代典籍和请教老人(两项合起来叫“文献”)相关的知识之外,他也亲自去相关地方考察相关的礼制。孔子年轻时曾经到周朝的都城去拜见老子问礼(《史记·孔子世家》和《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礼记·礼运》也有类似的记载。在这之前,孟釐子临终之前就嘱咐自己的小孩要跟孔子学礼。这个“知礼达人”竟然在到太庙时像个不懂礼的大外行,每项礼制都问得十分清楚,让人怀疑他是否真的知礼,可是孔子认为这才是重视礼制的表现(《八佾篇》3.15)。《礼记·礼运》也记载过子游(言偃)请问孔子:“老师您这么重视礼制,可以跟我说说吗?”孔子回答说:“我想了解夏朝的礼制,就到杞国去,可是发现没有留下文献的证据,也没有老人知道这方面的事情,只有夏朝历法还传下来了。我想了解殷商的礼制,所以到宋国去,也是一样没有历史记载和存活老人知道这些事,只得到了流传下来的母系社会的制度。现在我也只能从这两项来了解这两个时代。”

    孔子这里讲的应该是礼和时代的关系。礼是因为人情的需要而设立的规范。荀子假定“人性本恶”,所以要用礼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走向正道(《荀子·性恶》);司马迁也考察了三代损益,发现“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其所由来尚矣”(《史记·礼书》)。《礼记·丧服四制》也说:“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后来礼变得越来越繁复,离人民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远,就失去了礼的本义。

    除了考虑人情的普遍需要不会因时而变之外,也要考虑到因时而变的因素。这种“变”和“不变”是礼能永续的重要现象。孔子其实很强调对于传统要“因时制宜”,不能“食古不化”:“生存在今天,却用古人的办法生活。这样的话,一定会有灾难发生的!”(《礼记·中庸》)这也是毓老师上课经常强调的一句话。讽刺的是,儒家思想后来竟然成为了保守思想的代表。要是孔子知道,一定会很生气吧!

    总结来说,我们在现代要怎么对待传统,其实也是一种“损益平衡”的选择,个人的部分我们容易决定,国家或全人类的部分,可能就要从大家共同的“人性”需要以及避免人性伤人的礼制来入手,双管齐下。能这样,也许真是“十世可知也”。如果不是,恐怕我们人类也没有“十世”可以期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讲堂留影3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wk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