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诗人偏爱水,连哲人也偏爱水?《道德经》一直在用与水有关的意象来比喻“道”。
渊: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早就知道太空深处是怎么样的了。而生出来的星系的更原始的存在,也是一个更大结构的璇涡,幽深并旋转着。
湛:湛兮,似或存。湛,本意为清澈透明,看上去就像什么也没有一样的清澈透明。所以《说文》里面把“湛”注为“没”。
治:一是“无为而治”。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强加、过多地干扰。无为而治的目的是“各复归其根”。二是“治大国,若烹小鲜”。它出自《道德经》第六十章,字面意思很简单,是说治理大的国家,要像烹制小鱼一样。河上公注:“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有烹调经验的朋友,应该理解这种说法,做小鱼一般用煎法、炸法,就是为了减少翻动的次数,保证小鱼的完整。所谓“无为而无不为”,用于治国,也就是要少折腾百姓,任其自化。
谷: 谷神不死,是谓玄。老子认为,宇宙只是一座绵绵延延的信息的汪洋,而道则是信息的源泉,从一个叫作玄 之门的谷神山的山谷出口处,源源不断地向这个汪洋里注入信息。
陈水河整理于2019.6.20早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