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讲个笑话:
媳妇正在家做家务,老公翘着二郎腿,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孩子突然说:“爸你真厉害,我真佩服你!”爸爸问:“为什么?”孩子说:“你真有本事,娶了个这么好的老婆,会做饭,会做家务,又能赚钱,长得又漂亮”…… 那一顿好夸。爸爸正得意呢,孩子抬头对妈妈说:“妈妈,你就不行了,你看你嫁了个什么玩意儿!”……
互动模式
媳妇在做家务,老公翘着二郎腿,躺在沙发上玩手机的画面是不是很熟悉?如此普遍的一件事从孩子的视角看到的却是如此诙谐幽默,这让人哭笑不得的内容和意义背后是不是有作为父母理解不到,看不到的部分呢?
如果家里父母的互动模式长期如笑话中那样,而且双方对此都没有什么异议,在这个孩子的世界观里,亲密关系的相处模式大概就是像父母相处这样,那么他就很有可能照搬这种模式至他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如果遇到的伴侣不像他父母那样,那么他就可能很疑惑,不理解到底哪里出了错,和伴侣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尤其是伴侣的父母相处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话,双方都会在自己的参考框架里去理解亲密关系这件事。如果不能开诚布公,坦诚地沟通和彼此适应的话,崩盘的机率则会极高。
当然,也会有另一种情况,假如这个孩子是个十分心疼母亲的男孩,从小知道女性是需要疼爱的,那么他有可能成长为一个和父亲不一样的男人,开始学习疼爱女性。如果这个孩子是个十分心疼母亲的女孩,且自我觉察程度高的话,则很有可能会对擅长照顾女性的男人青睐有加。
这样会容易出现这两种极端,这个差异取决于孩子的开悟程度,是否处于高觉察的状态,是否有经常反省自己和身边人的习惯,然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开化程度所影响。其实如果可以做到站在伴侣或者孩子的角度去反观自己的角色,每一个人有可能对自己的身份角色有了新的认识,从而获得成长的机会。
延续讨论
正如这个笑话中所显示的,孩子都能看出来的事情,家长本人会不知道吗?然而,有些男性和女性都一致认为男人翘二郎腿,女人做家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没有异议可提,因而,双方和谐相处,这个相处模式则会很高几率延续至下一代。
但假如,这个女性意识到笑话中这个孩子所观察到的事,就是,自己如此不幸,嫁了个什么玩意儿(关于做家务的性别刻板印象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夫妻间的差异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原因)。那么,她会容易出现情绪上的不满,这种不满通常会以指责、埋怨和讽刺的方式在丈夫甚至孩子面前得以呈现。丈夫依旧不改的话,母亲则极有可能会把情绪转向孩子,并再三教育孩子,不要成为/寻找父亲这样的男性,下一代的改变由此应运而生。即便这个孩子成长的过程充满痛苦,但长大后的他/她总会想着要过得不一样一些。
改变往往伴随着痛苦,舒适状态的人,是愿意一劳永逸,维持现状的。但改变也往往是因为痛苦而开始的,一个不会对自己身份角色产生不满的妻子,一个不会对家里父母的相处模式产生反思的孩子,都不会有痛苦。若痛苦已然发生了,用阿Q精神安慰自己,伴随而来的可能将会是更严重的情绪问题,但因着这痛苦而渴望有所改变的人,才有可能在克服痛苦之下,去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尤其是对伴侣更体贴,包容,接纳的人。而如这笑话中透露出的可能存在的亲密关系问题(关系双方对关系的投入程度不匹配)和亲子教育问题(做示范榜样作用的父母没有做到自身心目中的理想状态)都是便是成长的痛苦契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