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古杨,得先说说城隍村。
城隍这个名词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周易.泰封》:“城复于隍城隍神,勿用师”;《易经》中又言:“城复于隍,其命乱也”,在这里所说的“城”是指“城廓”、“城壁”、“城墙”,“隍”则是“城堑”,指城外护城的壕沟,也就是指“护城河”,“城隍”的意义就是防守城池的护城河。
《说文解字》曰:“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
城隍也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城隍村位于鸡泽县城西约三公里,现洺河(季节性河流)西岸,如果洺河没有改道,城隍之所以为鸡泽城的城隍就不好推测了,还望有识者能来解读。要搞清楚城隍村的来历,不去下一番功夫翻看翻看地方志是甭想了。更不要说那棵生在村里的八百年古杨树。
古杨所在的位置原来是个交通要道,早年鸡泽往洺关和邯郸这里是必经之路。来来往往的人们不知道曾投过来多少敬畏的目光。知道城隍村的人都知道那里有一棵古杨树。如果有幸遇到在树下休闲的老人,他们都会很骄傲讲关于古杨的故事。
上周热的跟什么似的,空气划根火柴就能点着。那天接近中午时,进了城隍村,站在古杨树下。巧的是竟然有好几位老先生在荫凉地里有坐有站拉呱呢。
上前问起,其中一位长者说这古杨原来在城隍东头,是长在小沙河(永年境内北部的季节性河流。未经考证)河道旁,后来小沙河慢慢消失,古杨渐渐中空枯萎。

人们给古杨挂红,有事会来祈祷,又可以想见有过多少无所畏惧的孩子们爬上去过那曾经茂盛的枝桠……那是一种怎样的依恋啊!
我第一次用手触到古杨沧桑的躯干,时间把古杨变得粗糙无比,坚硬无比,比爷爷手上的老茧还要粗糙和坚硬。绕到树后,发现那伟岸的身躯只剩下向阳一面的壳,中间竟然全是空的,我站在八百年之寿的胸腔里,心里在呼唤,历史在这里没有回声。

看着那纵裂的纹路,虬劲地向天空伸展,然后一个优美的弧线,上面出现碧绿的新嫩的枝叶,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在给树下的人们呵护与祝福啊!
周围的房子向古杨逼近,人间烟火把树下那片原本宽阔的广场湮没了,就连树后面那座小杨仙庙也都显得怯怯的,好似寄住在这里的外姓人。还谁比古杨更清楚脚下这片故土的岁月风云?!可是,古杨不语。
西面新建的城隍卫生院,颇有气派,听说是去年水灾之后省里拨款援建的,县里也有配套资金。树下的老先生们很自信地说,这回的建设质量很高,很放心。
城隍作为鸡泽城的护城河,它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而古杨树和新卫生院将会为城隍古村继续守护苍生,愿城隍安好,古杨安好。



网友评论
尽管长在我的故乡。
一颗老树活的顽强,
无语还诉千年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