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陆子的国学课堂简友广场想法
成功人士的经验,为何不能直接复制?

成功人士的经验,为何不能直接复制?

作者: 佳简诚锄 | 来源:发表于2021-09-04 07:54 被阅读0次

    上学时总有那么几个尖子生,不管你怎么努力也不及人家成绩优秀;工作后你也发现有那么一小撮人,总能得到领导的赏识,任凭你工作如何卖力也赶不上人家的晋升速度。那些成功的企业家、领导者更是让我们望尘莫及,我们会发现在各行各业中都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永远站在金字塔尖上,这些人对普通人来说像是“异类”一样的存在,他们是如何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难道这些人生下来就注定是yyds吗?本期分享书籍《异类》,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在社会学领域,所谓成功就是“优势积累”的结果。职业冰球队员一开始只比最初所在球队的队员好一点点,然而这微小的优势带来的机遇,扩大了他和那些队友之间的差距,随后差距与机会交替发挥作用,微小的差距被越拉越大——最终被选中的队员成了真正出众的天才。由此可以看出,天才并非一开始就表现出众,一开始他只是比别人优秀那么一点点。

    所以,经过实验人员研究发现的最引人注目的结论是:第一,根本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花比别人少的时间就能达到比别人高的成就;第二,也不存在“劳苦命”——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比别人高却无法比别人更优秀。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完美掌握某项复杂技能,就要一遍又一遍艰苦练习,而练习的时长必须达到一个最小临界量。10000小时定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是一种神奇的临界量。如果你觉得自己离10000小时还很遥远,那么就请记得,练习并不是为了让你一次就能把事情做好,而是为了帮助你越做越好。

    一提起那些成功人士,我们很可能会想到比尔盖茨、巴菲特、扎克伯格、马云、马化腾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功的可能性不来自我们自身,也不来自我们的父母,而是来自我们的时代:即我们在历史上所处的特定地点和所面临的特定机会。比如在美国,对于一个未来想做律师的人而言,20世纪30年代早期是最佳出生年代;如同1955年之于软件工程师,1835年之于企业家。回头看我们国内那些崛起的企业和独角兽,也都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在恰当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下,个人与其热衷的事业如何能够充分融合也尤为重要。自主性、复合性、付出与回报的关联性,以上3点是任何一份称得上令人满意的工作应该具备的属性。只有艰苦从事没有意义的工作才称得上是艰苦工作。一旦这项工作变得有意义,它就会使你快乐地想跳起来或吹起口哨。如果你努力工作,维护自己的利益,运用你的智慧和想象力,你就能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自己的愿望。

    成功不是随机事件。成功是由一系列可预知的、强而有力的优势环境和机遇构成。这些历史上的成功人士,他们都是历史与环境的产物,是机遇与积累的结晶。超级律师、数学天才和软件企业家的成功依靠的也是人类的一般经验,他们的成就绝非石破天惊也非神秘莫测。他们处在优势与文化传承的网络中央,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有些则是后天养成;有些是自己争取的,有些则仅仅是因为运气——但所有这一切都是他们成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到底,所谓“异类”从来就不是什么异类。

    即使我们吸收了前人的经验,那些成功人士的事情也并不会原模原样地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成功,都是内外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我们不可能让全部这些一样的因素在自己的身上再次重演一遍。读了几本成功学的书和名人传记就能见效的事情很少发生,我们只有通过学习找到最适合当下自己的方法方能成功,这个漫长的路上唯有不断啃书总结、摸爬滚打,希望在这个修行的路上能陪伴你一起进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功人士的经验,为何不能直接复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al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