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十点半读书社千钻公会千钻好作者读书会
“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学诗悟语之三

“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学诗悟语之三

作者: 水波杨山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18:26 被阅读48次
“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学诗悟语之三

上面这首诗,是前天简书日更之作。

构思、修改过程中,对南宋姜夔的一句话颇有体会——

“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

诗定稿后,回想了一下,主要在两个层面下了点“精思”的功夫。

(一)文字层面

第三句修改较多,主要在两处:

第一处——

“春来(应)爱闲观景”,原为“春来(必)爱闲观景”,改“必”为“应”。

为什么?

——“必”字太肯定。事无绝对。本是推测之词,用“应”更准确。

第二处——

“春来应爱(闲观)景”,原为“春来应爱(观闲)景”,闲与观交换了位置。

这又为什么呢?

“观闲景”——景物本无忙闲,观者闲,景方闲,故改为“闲观景”,即“闲来观景”。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闲观景”,是有我之境,景因我之“闲心”观照,而著了“闲”的感情色彩。

(二)思想层面

关于“闲”,哲学家周国平有精彩论述:

“所谓闲,是指没有非做不可的事,遂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闲的可贵就在于此。”

工作之余,闲来锻炼身体,是自由选择;身体强健,无疾病困扰,方有“闲心”观景。

锻炼和观景,互为因果。愈锻炼,身体愈健康,愈有心情观景;愈观景,愈热爱生活,愈要锻炼,延年益寿,观更多美景。

文学、艺术,人类一切精神创造,都是闲暇的产物。

美感来自闲暇。

有一类人,工作狂,没头没脑地干活,不懂享受闲暇。

还有一类人,懒汉,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既不劳作,自然也不知闲暇为何物。

这两类人通常是不会锻炼的。

锻炼,是惠及身心、造福一生的事情。

长期坚持锻炼的人,通常不仅身体少病痛,精神也少困扰,是最有闲心观景(象征性说法,是抬头仰望星空)的,而且,此时红尘万物常常新鲜如初见,人则好奇如儿童,天真、纯朴,对精神事物敏感、灵魂健全……这就是本诗所要表达的思想。

悟语:

诗的灵魂是美,美的特质是匀称合度,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要做到这地步,需要对于美的本能判断力,而这种判断力,除了无意识的熏陶外,主要来自一丝不苟的精思习惯的养成。


水波杨山,一个用旧体,写新声的格律诗人。

微信号:18503872092,欢迎交流。


诗不厌改——学诗悟语之一(二则)

道歉信、通知书与征询函——学诗悟语之二

相关文章

  • “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学诗悟语之三

    上面这首诗,是前天简书日更之作。 构思、修改过程中,对南宋姜夔的一句话颇有体会—— “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 ...

  • 我学三行诗

    《我学写三行诗》 常思一二 不思八九 哲人智慧。

  • 学不精和学不思

    审视自己一年的成长,用这两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学习成长状态,最合适不过。 学不精,这是一贯以来的状态。浅尝辄止,不能深...

  • 诗|不思

    我曾坐在露台上 茫茫无期般面向天空 尝试着连接上个月和下个月 乃至一生的琐事 核桃仁皮贴在喉咙壁上 真想某些人洪福...

  • 王瑞龙笔记 [ 诗思 ]第7篇

    ***1、诗,思也,诗之內容乃写诗人的意识流动,诗气势也,诗之气势乃人气质,精神灿烂,气节律铿锵,诗句短而力促,精...

  • 二曲语录(26)诗说

    有学者之诗,有诗人之诗。 养深蓄厚,发于自然,吟咏性情而无累乎性情,此学者之诗也; 雕句琢字,篇章是工,疲精役虑,...

  • 诗 — 《不语》

    不语 ·柳一文 清夜不寐亦不...

  • 杂诗一首

    杂诗一首 诗由心生生千语 思入孤夜夜不眠 索性数星星无数 痴心付月月照渠

  • 《随园诗话》读书笔记98(卷四):诗之涩与诗之滑

    原文: 诗少作则思涩,多作则手滑;医涩须多看古人之诗,医滑须用剥进几层之法。 九曲奔流笔记: 诗少作则诗心不继,思...

  • 《原谅自己:与曾经的旧有时光默别》

    诗|执直之智 听雨 问心 不夜 思君 〖好奇好色〗〖2017.11.09〗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学诗悟语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gb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