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你的人生

作者: 时光的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6-07-02 23:41 被阅读650次
    如何“平衡”你的人生

    成功的事业、美满的家庭、广泛的兴趣爱好,都是人们努力追求的人生目标和境界。反观自己,不是疲于应对工作,就是缺少学习动力,不是烦恼家庭琐事,就是对未来迷茫不定。于是,陷入深深的思考,如此美好的人生,如何才能拥有?

    这事肯定不是光想就能想出来的。要先理清楚所谓的理想人生状态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人生真的可以“平衡”吗?如果可以,要如何才能做到?

    关于平衡,听到最多的就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的确如此,工作和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两大方面。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是获得成就感的重要途径,生活则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不论是工作、学习、组建家庭、参与社会活动,多是为了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两者是理想人生的重要基石。

    在追求理想人生的道路上,想要收获成就和幸福,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一、事业是基石

    事业就是要让自己有事可做,可以实现和创造价值。那么,什么是事业?

    从职业生涯的角度上看,一个人的职业要经历“一口饭”、“一份工”、“一种生活”和“一个梦”的阶段。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主要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职(事)业同样能够满足个人需求,不同的职(事)业发展阶段,对应着不同的个人需求。

    一口饭,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这时的工作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生存需要;

    一份工,满足的是安全需求,一定的工作收入可以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可以拥有相应的资源和保障;

    一种生活,满足的是爱与归属的需求,选择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在生活中收获归属感、友情、爱情等情感需求

    一个梦,满足的是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他人尊重,创造和实现价值,收获个人成就和幸福,这是职(事)业的最高境界。

    这是理想的职业发展路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经历所有的阶段,如果没有把握好方向,修炼和储备足够的技能和资源,往往会在某个阶段停滞,甚至倒退。

    因此,要走好职业发展之路,除了关注职业本身之外,还需要考虑:

    1.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成就感和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最快乐最幸福的事,如果能够把兴趣发展成事业,将是幸运中的幸运。

    但做兴趣的事情,并非单纯依靠热情就可以实现,要想将兴趣发展成事业,还需要能力、资源、机遇等因素。在理想实现之前,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确认和提升兴趣层级,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从个人角度上看,兴趣可以分为“感兴趣的事”“用感兴趣的方式做事”

    感兴趣的事情好理解,有人喜欢写作,有人喜欢演讲,有人喜欢朝九晚五,有人喜欢挑战创新,不同的人感兴趣的事也不一样。

    而用感兴趣的方式做事却时常被人所忽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想完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难。

    兴趣转换成职业的过程中,就会涉及能力提升等问题,而能力的修炼往往伴随着孤独、枯燥、难受甚至令人沮丧。

    有的人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会觉得这件事情没有想象中的容易,于是暗示自己,这不是我喜欢的,然后主动放弃,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在接触一段时间之后,再次碰到相同的情况,新的恶性循环重新开始。

    事情本身也许枯燥,但却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比如,喜欢玩游戏的朋友,可以把工作内容按照难易程度设置成不同的分值,每完成一项,获得相应的得分,累计一定分值可以获得一次大奖,奖励自己一场电影、逛一次街或者买一个喜欢的包包。总之,把枯燥的事情变得有意思。

    2.能力提升

    尽管我们对于职业有不一样的需求,但获得这些需求的前提是个人的能力必须能够满足职业的要求。谁都希望当上CEO,可如果你的视野、格局、能力、资源等匹配不了CEO的要求,就算真让你当,相信你也不够自信。

    能力的提升首先需要明确职业的要求,不能主观臆断;明确目标后,要时常对照目标寻找差距,找到努力的方向,并根据自身的情况,梳理现有能力状况,看看哪些比较突出、哪些需要调整、哪些可以组合使用,而哪些可以暂时储备,依此制定相应的能力管理策略。

    3.健康的身体

    身体是事业的基石,也是获得快乐的重要保障。很多人时常为了“拼事业”,过度消耗健康,在社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加班、熬夜、肥胖、缺乏运动已成为健康的主要威胁。“年轻就是资本”,但年轻不能够过度消耗资本。

    良好的身体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地思考和决策,接受新鲜的事物,才能更好地感受快乐与幸福。

    二、支持系统

    所谓支持系统,就是可以协助、支持和帮助我们的人。社会分工,让我们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动物性本能的使然,更是社会协作的必然要求。

    1.家人

    家是温暖的港湾,家人是最无私的人,成功时陪你开心,失败时给你鼓励,家庭如同团队,成员之间互相支持和鼓励,就是最大的心灵安慰。我们在拼搏奋斗时可以毫不犹豫,那是因为家人的支持,他们默默付出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我们解除后顾之忧。

    2.伙伴

    人生路漫漫,需要伙伴的支持和协助。学生时代有同学,工作之后有同事,社会交往有朋友。不同环境,不同圈子,有着不一样的伙伴。相似的经历、背景、资源和环境条件,让我们走到一起,互相帮助和支持,而伙伴之间的激励对于促进个人成长大有益处。

    3.导师

    导师就是那些能够为你指明方向和指点迷津的人。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好的导师可以帮助你扫除前行路上的障碍,少走弯路。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到处充满着诱惑,容易失去方向,导师就是在关键时刻拉你一把的人。

    三、做适合的事

    1.责任感

    《论语·为政》提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赋予了必要的责任。

    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认为,人的一生将经历“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的角色,而且这些角色往往同时存在。比如,刚刚为人父母的年轻人,既有父母的角色,同时也是他人的子女、爱人,又是工作者,同时还是社会公民,如果参加学习培训的话,还兼具学习者的身份。

    各个社会角色之间的“平衡”是个动态调整的过程,需要根据不同的人生阶段,有重点地分配好时间和精力,而非平均用力,否则可能一事无成。

    2.持续学习

    许多人之所以会迷茫,是因为很少主动参与学习,不是被工作生活琐碎困扰,就是缺乏学习动力。而如今社会环境变化快,一不小心就容易落为人后,思维和视野受限,难免迷茫徘徊。

    学习是持续进步的状态。在跨界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除了本专业本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外,还应根据个人兴趣,多涉猎不同领域的信息;要学会运用知识,也就是培养能力,把知识外化为能力和个性品质,毕竟听到看到的终究比不过亲身体验的。

    3.平和的心态

    不论成就还是幸福,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有些可控,有些不可控,甚至有些纯属偶然。在得失面前,要有正确的态度,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有了平和的心态,对人生就会多一份把控。能够认清所处的阶段,知晓生活的重心,保持动态平衡。

    有人认为,平衡就是平均用力,投入相同的时间和精力。事实上,“平衡”不是平均用力,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如果平均用力的话,容易出现把握不住重点,做事没有目标的情况。

    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使命。我们需要锻炼的不是平均用力的手法,而是学会把关注点从事物之间的“平衡”,调整到协调好事物之间的关系,让各方获得最大化的“愉悦感”,也就是常说的,让各方都能接受的状态,能够理解和支持你的想法。

    比如:在创业初期,你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事业上,这就需要和家人做好沟通,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让双方保持最适合的状态,减少冲突和矛盾。


    与其努力“平衡”人生,不如努力“把控”人生。漫漫几十年,谁也无法预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但追求成就和幸福始终是生命得以延续的核心动力,打好事业基础,维护支持系统,做最合适的事情,把控好自己的人生。


    延伸阅读:《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美)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澳)詹姆斯·奥沃斯 著

    把控人生

    (原创文章,欢迎分享点赞,如需转载请简信联系授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平衡”你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nq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