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桃花纷落的时节

作者: 千年一梦OK | 来源:发表于2019-04-08 23:57 被阅读8次

    三十年前,在那桃花纷落的时节,八十五岁的爷爷离开了人世;四年后,也是在桃花纷落的时节,八十五岁的奶奶也撒手人寰。如今又是桃花纷落的时节,那无数粉红的花瓣在凄凉的杜宇声中纷纷飘落,睹物思人,往事历历在目,怎不令人愁肠寸断,泪如泉涌呢?

    爷爷和奶奶,一对仁慈、宽厚的老人,是全村人敬重的长者,无论男女老少全都尊称他们为“姑翁”、“姑婆”,这让我一直引以自豪。两位老人的先后去世,在我心中留下了永恒的伤痛。

    我对爷爷的感情,胜似对慈母的感情,这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我出生一年后,弟弟也出生了,年轻的父母忙不过来,爷爷就承担起了照顾我的责任。从此,爷爷温暖的怀抱便成了我温馨的摇篮,伴随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婴、幼儿时期。那时,爷爷是我坚强的依靠,我梦中醒来喊“爷爷”,肚子饿了喊“爷爷”,不慎摔倒喊“爷爷”……“无所不能”的爷爷,就是我的天、我的地,他给了我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安慰和最大的安全感。我是爷爷的长孙,加上我诚实、听话又善解人意,更成为爷爷的掌上明珠。晚上他让我跟他一起睡(一直到读小学的那年),白天无论到哪里,他总带着我,上山下田也不例外。所以,我很小就认得很多草名、树名和花名,很小就爱上了田园风光,很小就学会了拔兔草、拾柴火……爷爷是我的榜样,是我的自豪。

    每天见到爷爷,他总是乐呵呵的,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总闪烁着慈爱的光芒,即使你遭受了多大的委屈,或是心中有再多的忧愁烦恼,只要一碰到爷爷的目光,一切都会烟消云散的。遇到爷爷出远门或是到远地里干活,把我留在家里时,那是我最沮丧、最孤独、最牵挂的时候,我时时刻刻都盼着爷爷早点回家,爷爷显然也理解我对他的那种天生的依赖之情,所以,极少把我单独留在家里。记得四岁那年,爷爷要到离家七、八公里的邻村——吉洋村(那是我们的祖籍地)参加酒宴,酒宴前几天爷爷就答应带我去。当盼到那天时,却下起了小雨。家里很多人都劝我别去,我担心爷爷也会不让我去的。没料到,爷爷却微笑着说:“一点小雨,没事,有雨伞呢。”说完就带着我上路了。我拉着爷爷粗糙而温暖的手,听着纸伞上沙沙的雨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我们向东走出村口,穿过一片田野,翻过一道较陡的石岭,就进入了弯弯曲曲、坎坷不平的山路。半路上,我累了,爷爷背着我走一程,休息了一会儿,我自己走一程,爷爷又背我走一程,然后休息……这样来回交替了五六次,终于看到了山脚下的目的地了。但到达目的地还要下一条很陡的石岭,这条被称为“吉洋岭”的,其难走是远近闻名的。但我们祖孙俩“配合默契”,经过了近一个小时的“共同努力”,终于到达了吉洋村的村口。这时,有几只高大的鹅拦住了去路,那和我身高差不多高的鹅,咕咕叫着,伸长脖子做啄人状示威着。我有点害怕,爷爷用雨伞好不容易把它们赶开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了鹅,也第一次领略了鹅的高傲和霸道。

    酒席结束后,我们由原路返回,途中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

    我由小到大,从来没有感觉到爷爷是位老人(其实,我出生时爷爷已经66岁了),在我印象中爷爷总是充满活力,不停地劳作,据说他去世的前两个月还在田间劳动。所以,我也从来没有关注爷爷的年龄,直到他去世时才知道他已经八十五岁了,也只有今天写此文时,才去算了一下,那次和爷爷一起赴宴时他竟然是70岁的老人了。一个70岁的老人带着一个4岁的孙子,冒着小雨,翻山越岭七八公里,还走了一个来回,今天想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长辈们常告诉我:“爷爷最疼你一个。”他们常举的一个例子:“你表姐(大姑的女儿)订婚时孝敬爷爷奶奶20多斤的礼饼(这在物质生活相对贫困的60年代初,没有比礼饼更好的美食了),你爷爷自己舍不得吃,专门留给你肚子饿时做点心。”也许是因为我出生不满半年就过早断奶的缘故,爷爷特别心疼我,总怕我饿着。还记得小时候特别怕冷,每到冬天手脚都结满冻疮,冻伤处红肿、发烧、痛痒,晚上难以入睡。每天晚上,爷爷就用红酒煮辣椒,为我反复擦拭后,包上厚厚的棉絮,再用布条扎好。整个冬天,夜夜如此……

    听大伯讲,解放前爷爷也做过小生意,但由于过分宽仁,货款总被拖欠,解放前夕仅谷子就被欠了200多担。全国一解放,这些“坏账”就“一笔勾消”了,哪里要去?据奶奶说,爷爷做生意不仅没有赚钱,家里还倒贴了不少。那时我才理解什么是“无奸不商”了。

    爷爷有五个兄弟,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抓壮丁,爷爷从吉洋搬到了现在的广胜村——我奶奶的娘家。那时我曾外祖父一家刚好去了马来西亚,一些房产和山地就留给了我爷爷。由于爷爷是“外来户”,备受当地人的欺凌和奶奶堂兄弟的排挤。据说奶奶的那些亲戚居然反对奶奶在家里分娩,他们的理由是爷爷一家住的屋子与他们同属于一幢大房子,而爷爷是外姓,如果奶奶在家里生产会抢站了他们本家的风水。所以我父辈有两个,都是奶奶临产前被迫到村边人家堆粪用的破草房里出生的。如此荒唐之事怎不令人气愤填膺!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爷爷依然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以自己的勤劳、诚信、宽容、大度、仁慈和乐于助人的品格感化了那一班亲戚,而且让他们心服口服,同时也赢得了全村人的尊敬,爷爷终于在广胜站稳了脚跟。上世纪60年代末,在乡亲们的支持和帮助下,爷爷选址于乡村的东方,盖起了占地近一千平方米的全村最大的房子。乔迁的时间在下半夜,我看到爷爷身披大红绸缎,举着大火把,带领全家十五六口兴高采烈地向新居走去。爷爷迈着大步,走在前面,显得威风凛凛。晚上摆喜酒,据说请到了全村每一户人家,那种盛大的场面,我至今难忘。

    爷爷饱尝了备受欺凌之苦,但他却常常告诫我们:“自己被人欺负不要紧,但千万不能去欺负别人。”淳朴的语言,彰显的却是如此博大的胸怀。

    爷爷是去世前两个月参加一次酒宴后病倒的,我在外地读书毫不知情。后来爸爸告诉我,生病期间,爷爷反复交代,不让告诉我他的病情,以免影响我的学习。当我接到爷爷病故的噩耗时,我正在学校忙着实习的事情。当我赶到爷爷灵床前,看着爷爷慈祥而宁静的面容时,真不相信爷爷就这样悄然地走了。而当我摸到他冰凉的手指时,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可是极度的悲伤竟让我哭不出来,大姑和母亲怕我的悲伤郁积心里,就来到爷爷灵床前大哭,凄惨的哭声终于引发我的感情的奔泻——泪飞顿作倾盆雨……

    亲我爱我的爷爷,我敬我爱的爷爷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离我而去了。我知道,爷爷临终前最想见到人的是我——他最疼爱的,付出最多心血的,也最让他引以自豪的长孙!可就是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他克制了自己最强烈的最后愿望。

    爷爷过世后葬在他生前为自己选定的墓地,位于临近雄伟的昆山的西北角的高地上,朝向东偏南,下临村落和一片宽阔的田野,远望东方是那逶迤起伏的山峦,一直绵延到天的尽头。我一直觉得爷爷选择的这块“风水宝地”与爷爷那虚怀若谷、高风亮节的品格是非常吻合的。

    在我的心目中,奶奶慈眉善目,鹤发童颜,笑声朗朗,具有仙人之气度。奶奶自小裹足,那习惯一直保持到晚年。她总是视自己的“三寸金莲”为艺术品,每天都要用好长的时间仔细地清洗,精心地修剪,认真地包裹,然后穿进小巧的绣花鞋。小时候我总感到好奇:奶奶的脚怎么与别人不一样?她为什么每天都要用那长长的布条一遍又一遍地缠绕她那变形的小脚呢?奶奶的脚虽然娇小,但配上一根拐杖,走起路来却非常有劲,风风火火,脚步声咚咚作响,速度赶得上年轻人。

    奶奶一生乐观,似乎无忧无虑。但我知道她心里有很多苦楚。她最挂念的是三姑。三姑嫁到邻村,姑父是军官,以后她随姑父到了广东,生育了一女一男。男孩小,女孩比我稍大。他们姐弟我见过一两次,但三姑我没见过。听人讲,三姑是患了精神分裂症,自杀身亡的。而这消息大家一直瞒着奶奶,每当奶奶念叨三姑时,大人们总是编着谎话哄她、安慰她。每当我看到这种情景,心中总有一丝的苦涩和悲凉。二十年时间奶奶就是这样被哄过来的,但我想,奶奶即使再糊涂,也应该猜到三姑的结局了,何况奶奶还精神着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奶奶“难得糊涂”,不愿揭破大家的谎言,把痛失女儿的悲伤深藏心底。哎,可怜而又可敬的奶奶啊!

    奶奶还时常挂念自小送人,远在马来西亚的二姑。每当提及二姑,老人家免不了感伤和愧疚。除此之外,她还为手脚残疾的大伯而忧虑,为二伯的婚事不顺而烦恼,为四叔家庭的不和而担忧,为一家人的生活而操心……我不禁想起李清照的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而承载了许多忧愁的奶奶总是显得那么坚强,那么乐观,她从来没有把自己的愁绪传染给子孙们。

    奶奶乐善好施,经常接济贫困人。记得我们住在旧房子时,旁边住着一个双目失明的老妇人,我们都叫她“钗姆”,她无儿无女,无依无靠,而奶奶却视之为亲人,经常送吃送喝送衣物,生病时为她请医生、买药。还叫家人过去帮助其整理卫生等,我小时候就常到她家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钗母”非常感激奶奶对她的照顾,人前人后总念叨奶奶的好。我们搬了新居后,奶奶不怕路远还经常去探望和接济她。

    听大伯讲,在他小时候家里生活还算比较宽裕,爷爷有时会买回来五六斤的猪肉,而奶奶总是留不住,每次都把好的分给了左邻右舍,只留下一些不好的给家人吃,孩子们多少有些怨言。当然,也有一些贪小便宜的,利用奶奶心善、“耳根软”的特点,在奶奶面前诉苦之后,转而“姑婆”长“姑婆”短,叫得蜜一样甜,再用一些奉承话哄奶奶开心,等到奶奶一高兴,什么都舍得拿给他们。这样的人我见过不少。于是,家里人都说奶奶很傻,但她总说:“人家确实有困难,不去帮帮他怎么行呢?”

    在饮食中,奶奶视“茶”为最爱。家里人早上起来煮饭,第一件事情,必是先泡一杯浓茶送到奶奶的床前,她一定要喝完茶才起床。白天,她把那个铜制大茶壶泡得满满的,再烧一瓶开水。等喝完了茶壶里的茶后用开水再泡。无论谁到家里,也不管你是否喜欢喝茶,她总是“以茶待客”,倒满一碗送到你面前。到了晚上睡觉前,奶奶总要喝下一杯浓茶,否则她是睡不着的。爷爷知道奶奶嗜茶,就在家的后园种下了200多棵茶树,茶树每年都长得很茂盛,奶奶所用茶叶都是她自己到后园采摘回来,炒制而成的。这200多棵茶树所产的茶叶刚好够奶奶用一年,虽说是粗茶,但口味纯正。听说奶奶五十岁那年,得了重病,家人以为她不行了,就去准备后事,但当棺材做好后,奶奶却奇迹般地活了过来。这之后的三十多年里,奶奶身体变好了,很少生病。这是否与她几十年来以茶为伴有关呢?

    奶奶有九个孙儿女,每个都同样地疼爱,一旦有了“好吃的东西”,她自己舍不得吃,总是留给了孩子们。奶奶记得每个人的生日,并想办法为大家过生日。记得读小学三年级那年,我忘记了自己生日,中午放学回家,奶奶高兴的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说着就端出一大碗喷香的淀粉条,上面盖着一个又大又圆的油煎荷包蛋,温和地说“趁热吃吧。”我既惊喜又感动,吃着奶奶亲手做的“生日午餐”,感到又温暖又幸福。

    奶奶很孝顺,我的曾外祖母去世早(我没见过她),她的墓地离家乡有10公里远。每年到了清明节,奶奶一定早早起床,把家里所有最好吃的食物全都拿出来,煮上十来碗作为祭品,装满了两大竹篮。然后让我的父辈们挑着祭品带上我们一群小孩前往祭奠。兄弟姐妹们到了这一天都很兴奋,一来可以到野外看看春色,透一透新鲜的空气;二来可以为奶奶履行职责,祭奠一下从未谋面的曾外祖母;更重要的是在祭奠之后,我们可以随意吃祭品,可以吃到平常无法吃到的“好东西”,而且听说吃了祭祀过神灵或祖先的祭品,会保你一生平安的。每次祭祀回来,奶奶都要详细询问墓地情况和祭祀过程,兄弟姐妹们七嘴八舌,争着向奶奶“汇报”,奶奶也很认真地听着我们的汇报,脸上露出一种满足和快乐的神情。

    我工作三年多,奶奶就去世了。参加工作后,奶奶常常问我“有没有对象?”“是否带回来让我瞧瞧?”在她生病期间,这种愿望尤为迫切。但遗憾的是,我在奶奶去世后一年,才谈了对象。我知道奶奶是多么希望能亲眼目睹我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过上好日子啊。

    我奶奶有个很美的名字叫“桃花”。这正是我钟情、崇拜桃花的真实原因。村里人习惯叫奶奶“姑婆”,但未必知道奶奶的真实姓名,就连我的兄弟姐妹也未必知道,我也是偶然的机会才知道的。我总觉得奶奶天生丽质,即使到了八十多岁了,依然脸色红润,配上那满头雪白的长发,让人疑是仙女下凡。我想象着奶奶年轻时一定人如其名,艳若桃花,是一个绝色美女。我还想象着奶奶升天后,玉帝应该要封她做一个最美的仙子——“桃花仙子”。

    清明节到了,在这桃花纷落的时节,趁着更深人静,把郁积心头的浓重的思亲愁绪化为几段回忆的文字,寄托我对爷爷奶奶深切的悼念和虔诚的祭奠!

    2011年4月4日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是桃花纷落的时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tv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