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美食之我见

作者: 云淑 | 来源:发表于2018-05-29 20:20 被阅读105次

巴马是瑶族自治县,这里生活了很多的少数民族居民,其中,尤以壮族居多。因此,巴马饮食,也以壮族饮食为主,掺杂着瑶族,汉族等各族的饮食。它们同生,共存,繁荣着巴马的饮食。

做为一个地道的汉族人,江南人,来这里两年多,小编对这里的美食有了自己的看法:生猛,清淡,爱酸。不知是否正确,欢迎与小编一样的吃货,来发表意见。

在巴马人眼里,似乎只有美食,至于这样东西是生的还是熟的,都无所谓。

记得有一次,小编亲眼见到一个当地的朋友买了一个野生蜜蜂的蜂巢。那巢里还有许多尚未变成蜜蜂的小虫子。一条条,白白的,胖乎乎的,扎在蜂巢里,扭得正欢。乍一见,犹如蛆虫一样,万头齐动的场面,小编感觉头皮发麻。

活色生香的蜂虫

但是,当地朋友,看到这个蜂巢却非常地激动,也非常地兴奋,不问价格,直接买了下来。而且,看着扭动的幼虫,他直接两指一拈,夹起一条小虫,毫不犹豫地塞进嘴巴,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当小编看得直皱眉时,当地朋友还拿起一条小虫递给小编说:来,吃一个吧,这个可是好东西,高蛋白哦!吓得小编连连摆手。据说,这东西可遇不可求,在当地人眼里,那是真正的好东西,纯天然,无污染,且,高蛋白,营养丰富。

蜂虫还不算过,听老人说,过去,穷的时候,他们这里的人还吃田鼠。现在吃得少了。不过,还有少数人是吃的。

这刚出生的田鼠幼鼠,还是一道名菜,叫做“三吱”,幼鼠洗干净了被放在一个大盘子里,被食客用筷子夹住的时候,它会吱地叫一声,等沾调料的时候,幼鼠会叫第二声,食客用牙齿咬地时候,则是叫第三声。小编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但是,想象一下,也感觉很恐怖。

传闻中的“三吱” 

此物最早见于唐代的记载,据张鷟《朝野佥载》卷二记载:“岭南獠民好为蜜唧,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饲之以蜜,钉之筵上,嗫嗫而行。以箸挟取,咬之,唧唧作声,故曰蜜唧。”

大概的意思是说:岭南的獠民(少数民族)喜欢吃“蜜唧”,就是把还没睁开眼、全身通红的幼鼠,喂以蜂蜜,摆在筵席上钉住,鼠崽蠕动爬行。用筷子夹起一咬,鼠崽唧唧叫唤,所以叫作蜜唧。

三吱

巴马人的美食,生猛吧?估计,初到巴马的人,是受不了的。不过,“三吱”我也只是耳闻,并未实见!

有种说法说,两广食肉,云南食菜。小编也无从考究。不过,巴马人,确实是爱吃肉。就拿甲篆来说,镇子不大,一条街,从东到西,也就500多米吧,但是,逢赶集的时候,却有十个以上的肉摊。

巴马甲篆镇集市 

吃肉不奇怪,奇怪的是,他们吃肉,几乎都是吃淡的。猪肉白煮,煮熟后,切片,淡的猪肉用薄荷汁来配。试想一下,一点盐味也没有,加上淡淡地薄荷清香,是不是有种吃牙膏的感觉?不知道,当地人吃,是什么感觉,但是,小编感觉他们很喜欢。

巴马民风淳朴,当地老乡都很好客。只要家里来了客人,都会杀鸡杀鸭。鸡和鸭都是放水里煮了后,捞出来白切,蘸调料吃。本地有句不成文的习惯,鸡生,鸭熟。鸡肉几乎是生的,肉块上,还带着鲜血。自己家里养的鸡,味道肯定比外面养殖的要鲜美得多。只是,看着这样的美味,却无法下口。因为,肉还没有煮透,牙口不好是撕咬不开的。配鸡的调料,基本是酱油和紫苏叶。

“清淡”风味的全肉食家宴

煮熟的鸭子,虽然不见血了,但是,也不烂。据说,当地人喜欢这种口感。配鸭子的调料,又有些不同了。他们有一种特殊的调料,叫鸭酱。

鸭酱是用什么做的呢?杀鸭时留的鸭血,生的,加醋和清水,搅拌,加入姜丝,隔水蒸。等蒸熟后,再加入其他调料。看着黑乎乎的一小碗,看似不起眼,据说,很美味。小编只是看看,没敢下筷。

鸭酱 

本地人,大都非常喜欢,这样的鸡肉和鸭肉。他们觉得,这样,既保持了原汁原味,又不流失营养,是最佳的食用方法。

初入夏天,巴马的天气闷热而潮湿,让人很没有食欲。不过,巴马人很有办法。走在巴马的街道上,到处有酸品卖。他们叫做酸嘢。小编百度了一下,嘢,拼音:yě,同“野”。广东话语气词之一,常用意思相当于“东西”。这也不奇怪,两广靠得近,有广东语气词也正常。

在这里,什么都能拿来酸,芒果,菠萝,苹果,梨,番石榴,白萝卜,胡萝卜等等,不一而足。在这闷热的天气里,买一碟酸嘢,酸脆爽口,止渴生津,胃口也会大开哦。小编曾经买来尝过。特别是吃过油腻食物之后,尝一块酸嘢,真的是满口回甘,清新解腻。

酸嘢

不过,巴马人吃得最多的酸味,还是酸笋。仿佛,酸笋是个万能的配料。汤粉,卷粉,榨粉,必有的配料,都是酸笋。

炒个河螺,也要加上酸笋。虽然,味道有点酸,有点臭臭的,但是,河螺加入酸笋后,腥味就去了不少。而且,酸能祛热,在盛夏里,吃点酸的,对身体绝对有好处。

酸笋炒河螺

因此,几乎,一进入夏季,家家户户,都开始做酸笋。就是当地人自己种的苦笋,拿山泉水泡着,半个月左右,就能做好了。

现在,正是吃酸笋的季节,但愿,初来巴马的游客,不要见怪,这满街的酸笋味。

这里的美食,虽说,有不足之处,但是,绝对的纯真,自然。就如同这里的人一样,自然,淳朴。在漫长的生活里,淳朴的山民慢慢摸索出,有助于健康的食材!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丰富了民族的饮食文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纪心dd:各地都有各地的生猛啊😱😱
  • 青明山:蜂蛹、“三吱”,未曾吃过;鸭酱、酸笋,却是最爱。你瞧,都闻着你笔尖流出的香味了!

    美文,美食,棒棒!👍👍
    云淑:@青明山 谢谢!😀

本文标题:巴马美食之我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tz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