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影评系列简书电影院语言·翻译
那些堪称神来之笔的电影译名

那些堪称神来之笔的电影译名

作者: 忧蜀黎 | 来源:发表于2017-03-22 21:13 被阅读1000次

    最近爱上了国家领导人背后的男人女人们——我们亲爱的翻译官,搜罗了一大堆来看,而作为一个极爱原著和原版电影的伪文青,自然对台词和词句的表词达意吹毛求疵。

    中国好的翻译家不在少数,可能混到金字塔顶尖的,不只是考验词汇量和语法背景的丰厚了,而更多在于一个文学性和表达能力,对中文功底的考量也是严苛的。

    前两天和一个学翻译的朋友聊天,他说:“二流的翻译就是把原作者想要的东西,一字不漏,不愠不火的传达给看不懂的人,而一流的翻译,就是将本质的东西回炉重造,在不失营养价值的范围上入乡随俗。”

    语言本质上是不可翻译,任何翻译都会损失原本丰富的意义。

    严复就说过,翻译一向讲究“信,达,雅”,这个理论在文言文与白话文互翻中适用,不同语言翻译中也同样适用。“信”,就是要使译文准确无误,忠于原文;“达”,就是译文要通顺畅达,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雅”,就是译文要优美自然,尽量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对于阅片无数的我,不能否认的是一个好的电影译名是导致我会不会点开看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早年间错过了不少好片,然而不思悔改,永远都在一个绝妙的译名中越陷越深,然后搜原版来看,会突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也不禁感叹,中英文的语境实在是相差太大。

    今天,想给你们推荐十部堪为神来之笔的译制片,当然,内容见仁见智,至少在我看来,拿去练练口语也是不错的。

    一:《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

    在我长达十几年的阅片史中,这部已经被时代遗忘在脑后的片子,一直占据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原著的经典之处不说,译名绝对占了百分之九十的原因。

    如果直译来说,Gone with the wind,有文学气质一点,可以译为“随风而逝”,但是,你要说这是一部爱情片,谍战片,卡通片,哪怕是恐怖片,“随风而逝”这个名字也毫无违和感,但是,仅仅作为一个不喧宾夺主的角色存在罢了,可有可无。而译为《乱世佳人》,影片的内容,主题,内涵,全都呼之欲出,妙哉妙哉。

    而原著《飘》,初读不知所云,等读完全书之后,才能体会到译者的良苦用心,我们都是这世界的浮沉。渺小而伟大,毫无方向却满怀信念,我们都被世界和历史主宰着,也同时影响着世界和历史,所有的爱情,财富,亲情,对整个世界来说毫无用处,可同样的,却是我们活在这世上,最赖以生存的。

    至今记得,斯嘉丽父亲那句“世界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

    恢弘,繁华,奢靡,到最后的没落,战争,和孤独,斯嘉丽,白瑞德,艾希礼,再强大,再多情的人,都成为了历史里的小小棋子,而他们,就是这样不屈不挠的活着,在期盼一个明天的到来。

    中学的时候,和好友聊天,才发现对于斯嘉丽,爱者极爱,恨者极恨,更有甚者,还会鞭笞斯嘉丽是“绿茶婊”“罪有应得”而在我看来,斯嘉丽正是一个敢于面对自己真实内心,敢爱敢恨,同时又意志坚定的人,她或许骄傲,或许纠结,但这背后,是一个柔弱女子,在烽火连天的场景下挺直腰背,优雅而从容的身影。

    《乱世佳人》,乱世不仅出英雄,这些动荡中的女子,也让我们深以为敬。

    二:《Hilary and Jackie》《她比烟花寂寞》

    这部片子,由于近十年来的所谓忧伤文学,很多人对于这类片子有些敬而远之,而追逐忧伤文学的明媚少男少女,也是体会不来片子里所谓的压抑与沉默的。

    如果按照英文名,叫做《希拉里和杰基》,你们会有兴趣点开吗?不知所以者,还以为是《汤姆和杰瑞》《舒克和贝塔》之类的。而短短的《她比烟花寂寞》,直接从电影内容来译,不知有多高明。

    很旧的片子,有种那个年代的苍凉之感,电影女主的原型是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雷。

    也许每个人都曾经狂烈的羡慕,甚至嫉妒过身边最亲近的人,可能是闺蜜,有可能是兄弟姐妹,杰基一直处于这样一个尴尬而局促的生长环境中,优秀温柔的姐姐,和自己相比硕大的大提琴,而父母总是不可能将关注平均地一分为二。最终,杰基取代了姐姐的光环,却也疯狂的守住这个最前端的位置,她偏激,固执,好妒,她也始终没有摆脱姐姐带来的阴影。

    生命中最可悲的事情,永远都是别人都以为你活在阳光下,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背后的黑暗,是多么的吞噬人心,光环围绕,她比谁都寂寞。

    其实这部片还有一个译名也不错《中断的琴声》,中规中矩的意境,但是与《她比烟花寂寞》相比,还是逊色几分。

    如果可以,我还希望你们去读一下原著,也就是主人公姐姐弟弟合写的传记,生活永远比戏剧更具有张力。

    三:《Dead  poets  society》《死亡诗社》

    其实这部影片放在这里,有些名过其实,但出于私心(这是蜀黎最爱的影片,没有之一),还是要拿起来说说。

    记得很久以前跟朋友一起看,他问我,死亡诗社跟死亡笔记有什么关联,我是一脸无奈的。

    准确的来说,这部电影之所以不太适合这个专题,是因为本身很直译,直白到人们几乎感觉不出来它的绝妙,而中文的强大之处就在于这里,其工整,百搭,和朗朗上口。

    它其实还有一个译名《春风化雨》,而且争议比较大,有人觉得惊艳,有人认为强行装逼。

    不过,再大的对于名字上的争议,都掩盖不了它是一部极有意义的,直抒胸臆的好片,英文名取得本身也很好,不喧宾夺主,但也没有成为炮灰,完全符合一个好电影名的一切特质。

    我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没有真正活过。

    而没有理想,就是没有真正活过。

    因为太爱这部片,所以将来一定会好好写一篇影评,这里不做过多赘述。

    四:《Ghost》《人鬼情未了》

    这是电影营销史的一个成功案例。

    Ghost在英文文化中,涉及的不仅仅是我们都知道那个词“鬼”,而我一直觉得,幽灵这个词,中国文化也可以体会到一二三点,它本身极富有浪漫色彩,详见《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

    但是老外实在是太耿直了,如果按照直译《鬼魂》,哪怕是《幽灵》,我想大家都会绕道而走吧,毕竟年初大火的那部韩剧,前面还加了限制词《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

    而这个片名,说起商业价值,远远大于它的电影价值,毕竟片名太剧透,像我这种恐怖片爱好者,可能会根据英文片名去期待一下,然后看到最后才会不知觉湿了眼眶,而一般没胆看恐怖片的,则可以直接根据中文一丝判断出来大概是跟《倩女幽魂》一样的缠绵悱恻之《我和我的死鬼不得不说的事情》。

    五:《Scent of a Woman》《闻香识女人》

    一个名词的影片,变成了动词词组,瞬时间整个电影有了灵动性。

    这是一部最像女人戏的男人戏,如果单从英文名来看,丝毫联想不到这部影片的内容。

    盲人老兵,迂腐的青年人,一场目的是自杀的旅行,也是因为绝望,所以才能肆无忌惮的挥霍人生,带着毁灭的享受,一个将军的尊严,来源于金钱,地位,尊重和对局面的控制,对女人的绰绰有余,然而,从看不到光明开始之后,他的整个世界也就失去了方向。

    探戈和人生不一样,无所谓对错。简单就是探戈的魅力,哪怕步子乱成一团,跳下去就好了。

    影片中的那曲探戈,惊艳了众人,所以说,真正的感知,在心不在眼。

    奉劝各位男生一定要去看这部片,学学大叔是怎么撩妹的,不然,替众多妹子说一句,被不会撩妹的人硬撩真的会很难过。

    Ps:帕西诺大叔的演技真的应该作为娱乐圈众多小鲜肉和小花的教科书,盲人并不是双眼无神,而是不聚焦而已,眼神里的演技还是要存在的啊。

    六:《flipped》《怦然心动》

    从这部电影的译名完全能看出英文和中文不同的文化背景来,英文永远讲究的是精确,简洁,直接,而中文,能把一个初恋翻来倒去说个缠绵悱恻来。

    Flipped的意思可以解释为快速翻动,入迷,如果不代入具体语境中,是完全无法深刻理解其含义的,而这部电影的内容仅仅靠这个没什么感情色彩的直译词的话,实在是太索然无味,而一个怦然心动,就能让观众在看之前就对这部电影充满了期待,也很完美的诠释了这部电影的内涵。

    相类似的,还有一部法国电影,把《Jeux d'enfants》(直译可以为小孩的游戏),而伟大的天朝翻译家将其翻译为《两小无猜》,取自李白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一下子就小粉红不少是不是。

    当然,太过引经据典也容易矫揉造作起来,比如《Lolita》,大陆直接直译《洛丽塔》,因为有这些年的萝莉文化做背景,所以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有深意,可台湾同胞偏偏要用苏东坡嘲笑好友子野的诗句:“一树梨花压海棠。”,充满了猥琐和情欲的气息,反而破坏了电影的美感。

    七:《Leon》《The professional》《这个杀手不太冷》

    第一个是法语片名,是男主角的名字,译为英语是是《The professional》,个人认为还不如直接光明正大的说《The killer》,台版的译名叫《终极追杀令》,反而有浓浓的港片译为。而大陆《这个杀手不太冷》之所以巧妙,就在于利用了所谓的反差萌。

    孤僻的,没有安全感的,冷酷的职业杀手里昂,就因为一个没什么关系的邻居小女孩娜塔玻,最终献出了生命。他的一切冷漠残酷都是伪装,内心还是柔软的世界,小女孩触碰了他的柔软,两个绝望的,孤注一掷的人,相知相爱,又互相改变着。

    很喜欢它的主题曲《Shape Of My Heart》,把杀人比作了纸牌游戏,梅花黑桃方块都握在手心,独缺一枚红心,而这枚红心,也就是娜塔玻。

    最后里昂中弹死亡的场景堪称是无法超越的艺术,后来很多的国内电影电视剧都模仿过这一段,正中眉心,就像一具毫发无损的躯体,而也是杀手里昂最后的命运。

    八:《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

    作为一部1940年上映的,画质对于现代人来说极为折磨的影片来说,第一次就是因为这个惊艳的名字而看的。后来和很多人交流,都有同感,毕竟电影名字听起来就很惨烈。

    如果直译,滑铁卢桥,我真的会以为是在讲拿破仑传记,而魂断蓝桥,不仅概括了电影发生的主要场景,还预示了整个电影的氛围(怎么感觉这段像在做高考阅读理解。)

    四个字的片名,有三个字都是悲剧预言,蓝本身在英语中就是忧郁,悲伤的意思,作为一个男女主角爱到至深却不得不分离的电影名,不能再恰到好处了。

    九《SpongeBob》《海绵宝宝》

    虽然不是电影,但是真的很想放出来说说,童年的回忆啊,据说电影引进时最初的译名是《穿方形裤子的海绵鲍勃》,告诉我,如果是这个名字,你们还有兴趣点开吗?

    不得不说这个名字的经典之处就在于它并没有将原名改得离谱,甚至很贴切,然而Bob叫做宝宝,也就能完美的表征它作为一部适合儿童的卡通片的地位,还略微有点萌。

    十《Up》《飞屋环游记》

    想到当年高中的时候,全班一起看这部片子,当时可能是压力太大,就忍不住哭了,前桌一边嘲笑我一边帮我擦眼泪。

    不得不说美国佬动画片的画面,制作,内容,包括后期等都无可挑剔,但一直不开窍的,就是在取名这件事上。可能是西方文化对这些表面的东西一向不太重视,详情可见去大街上叫一声Mary,无数人就会回头。

    看到英文片名《Up》这个词,我是有点懵的,因为真的是太简单粗暴了,虽然这个明显有些强行剧透的名字也引发过争议,不过我倒是觉得,这种温暖轻松的片子,就适合全家一起去影院看,要是取个不知所云的名字,怕是会损失掉大半票房。

    这样的例子还蛮多的,迪士尼很多动画片都这种毛病,比如《Frozen》《冰雪奇缘》,如果就是平平淡淡按照简单的单词意思来,对于形式大于内容的国人来说,会错过很多好片的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乔馆长:作者中英文造纸都很深啊!
      • 极夜w:以后看英文电影要关注下英文原名了,一直不知道原来中文名和英文名差的这么大

      本文标题:那些堪称神来之笔的电影译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da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