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喜欢的文教师
教师应该这样做研究

教师应该这样做研究

作者: 乌蒙学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07:16 被阅读88次

    教师应该这样做研究

    ——由一篇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所获得的启示

    陈风雷,江苏省南通中学

            摘    要:《化学教学》杂志发表的陆军老师《“教学即研究”的现实困境与改进对策》一文引用了11项参考文献,这些参考文献的来源与构成等情况启示我们,教师做研究应该从广泛阅读、系统思考和立足自身等几个方面做起。

            关键词:教学即研究; 广泛阅读; 系统思考; 立足自身;

            笔者1996 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至今已近20个年头,先后6 次获得南通市区及大市和省初、高中化学优秀课评比一等奖。最近又获全国高中化学优秀课评比特等奖(2014 年)。其间曾获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化学)教育硕士学位,硕士学位论文还得到过答辩评委的一致好评。但是面对中学教师到底应该怎样做研究的问题,一直感到困惑。最近《化学教学》杂志发表了陆军老师的《“教学即研究”的现实困境与改进对策》一文(以下简称“该文”),该文分析了教师中存在的“不知道什么是研究、不知道什么需要研究以及直接‘借用’他人的研究”等现实困境,建议教师要“深入理解‘研究’涵义,提高‘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按照‘教学即研究’的实践路径,努力把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呼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从激发教师专业热情、消解教师研究疑虑、阳光化教师评价机制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改进对策,从而促进教师将“教学即研究”内化为日常的自觉行动[1]。阅读该文并结合陆军老师最近围绕“教学即研究”发表的有关论述,笔者对教师应该怎样做研究的问题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体会到该文引用的参考文献的来源与构成更有启发意义,启示教师做研究应该从广泛阅读、系统思考和立足自身等几个方面做起。

            1 广泛阅读

            为了便于分析和说明,笔者将该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按原来的顺序列于表1,并根据北京大学出版社《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对期刊的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2]。由表1 可知,该文共引用了11 项参考文献,除了1 项是崔允漷教授主编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新教材《有效教学》以外,其他10 项参考文献引自9 种期刊。这9 种期刊基本都是2014 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分属“G40/G57,G65 教育学/ 教育事业,师范教育、教师教育”、“G62/G63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除各科教育)”、“G623.2,G633.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语文)”和“G633.8 中等教育(化学)”等4 类,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涉及小学到中学的不同学段,语文、物理、化学等不同学科,教学研究、专业成长、教育公平等不同主题。可见陆军老师平时阅读面之广泛,他不仅阅读化学学科的期刊书籍,而且还不局限于化学学科本身,将更广泛的其他学科专业类的文献作为进行化学教学研究的基础,也正是对众多学科理念或观点的提炼、拓展和延伸,丰富和提升了他从事化学教学研究的素材与功力。所以,我们教师做研究首先必须广泛阅读,以便占有足够的文献资料并拓宽自己的思维广度。

            陆军老师在该文中指出,教师所进行的研究不只是狭义的“专业人员所从事的科研活动”,更多的是属于“一般性思考活动”的广义“研究”;教师研究的成果也不只是文本形态的论文论著,更多的应该是实践形态的成果,教师“在各级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等比赛中获得的优异成绩”都属于实践形态的成果。依据这个标准,笔者在优秀课评比活动中所获得的6 个一等奖和1 个特等奖都属于教学研究的成果。回想起这些优秀课评比奖项的获得,确实也离不开“广泛阅读”作为基础,记得为了参加2012 年江苏省以“基于培养学生学科观念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为主题的优秀课评比活动,就广泛阅读了专家对学科观念及其建构策略的论述,一线教师对学科观念及其建构策略的理解和具体实践,还有他人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比赛时执教的课题)的不同教学设计。所以,我们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广泛阅读多种书籍报刊,从中学习和获取有关学科或教学知识,填补自身的知识局限,不断拓宽自身视野,并提取有效的研究信息,就一定会给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平台和机会。

    表1 参考文献的统计分析

    教师应该这样做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的体系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3]”同样,广泛阅读对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书籍、报刊、网络及其他传媒一样,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载体,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结晶。当今世界信息的高速化为我们随时随地获取海量信息提供了方便,教师如果善于捕捉和分析便可以通过广泛的阅读发现与教学研究相关的内容,吸收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挖掘其内在的价值和意蕴,为开展教学研究打开方便之门。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多围绕教学课题以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广泛阅读”,使自己的日常教学“常教常新”,同时也在拓展思维广度的前提下记录下自己的教学反思,不断形成实践形态和文本形态的多样性成果。

            2 系统思考

            分析表1 时还可以发现,该文的11 项参考文献引自9 位作者。其中,有8 位作者各被引1 项参考文献,有1 位作者被引3 项参考文献。这位被引3 项参考文献的作者正是陆军老师本人,也就是说陆军老师在该文中自引了3 项参考文献。该文论述的主题是“‘教学即研究’的现实困境与改进对策”,文章伊始,为了让读者理解“教学即研究”的涵义,自引了他在1 号参考文献中对“教学即研究”的界定;在分析走出“教学即研究”困境的改进对策之前,为了让读者了解“教学即研究”的实践路径,自引了他在8 号参考文献中分析“教学即研究”实践路径的结论;在列举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时,自引了他在10 号参考文献中对农村高中化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访谈记录。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该文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 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学即研究’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的研究成果,它与1 号、8 号参考文献一起,分别涉及到了“教学即研究”的涵义、实践路径、现实困境与改进对策,可谓是对“教学即研究”的系统研究,是关于“教学即研究”课题的系列成果。

            说到对同一课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话题,笔者想起《化学教学》杂志曾发表过的陆军老师记录他自己从教30 年幸福历程的文章。在那篇文章中,陆军老师用“质疑起步、合理迁移、自我补白、走向无意”描述自己“在教科研这条幸福道路上留下的履痕”和“专业发展的技术路线”。他在“自我补白”部分指出,“补白也是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选题方法,具体是指从与得出原有结论的不同角度或不同层次上来认识原有的研究对象,以形成关于对象的新认识。而且研究中的补白,要从为他人补白逐渐过渡到为自己补白,使自己的研究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4],同时文中还列举了许多成功的示例。所以,在教学研究中注意“系统思考”是陆军老师一贯的做法,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系统思考”的“自我补白”过程,使他对基础化学教学的认识不断深化,研究成果也不断壮大。

            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相结合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整体不等于其局部的简单相加。系统思考是进行教学研究最基本的原理和分析方法,它是一种结构化、深入而有效的思维方法。通过系统思考来分析各种教学因素的交互影响及应对的策略时,可以提升我们思考的深入性、动态性、全面性和整体性,给我们带来研究的整体观念。它还能帮助我们从专注个别教学事件到洞悉教学规律,不只是关注一个个孤立的教学点,而是看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教学的发展变化,更进一步看清教学的本质。我们不妨从陆军老师的系统思考中借鉴研究的经验,也尝试着这样去做,我们就可能挑战可望而不可及的成功。当然,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重重的障碍,打破传统的如何教学生的固守模式,改进我们自己的行为,驱动我们的思考和研究从碎片到全面,享受教学研究的乐趣和价值。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3 立足自身

            在分析表1 时,笔者还注意到3 号和4 号参考文献,并用“追溯法”查阅了这两篇文章,发现它们分别是一位化学教师和一位语文教师的成长故事,也就是两位教师研究自己成长历程所形成的成果。其中,3 号参考文献的作者作为教学骨干被另一所学校引进之后,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并获得快速成长,经历了潜心学习、努力实践和重视反思的3 个环节[5];4 号参考文献的作者长期在中学一线工作,他将自己的成长历程划分为“模仿”、“实践”和“研究”等发展阶段[6]。不管他们自己所划分的环节或阶段在教育研究的学理中是否准确,但他们对应的研究都是立足自身,从个体的实践中探究教师专业成长的一般规律。前文所提及的陆军老师用“质疑起步、合理迁移、自我补白、走向无意”概括自己从教30 年的幸福历程,一方面他也是从个体的实践出发探究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以总结自己启示他人;另一方面文中的实例表明他的研究一贯坚持立足自身,研究自己的问题。

            立足自身研究自己的问题,是相对于“他人”而言的。立足自身的研究意味着研究的问题不是“他人”的,而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是由自己提出来的真实具体的问题。这时的研究不是一种外在的规定性任务,而是我们自己发自内心的实实在在的需要。同时,立足自身的研究也意味着研究的对象不是“他人”,而主要是以自己为研究对象,是不断改进和追求卓越的自我反思,并且以自身的专业发展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人与人之间是不相同的,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或教学事件,思考的方式和处理的策略也各不相同的。所以正如著名杂文作家、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笔名吴非)老师所说的:“你的经历很重要,你经历的事也很有价值,你的反思可能会有独特的发现,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教育事业,都可能是一份特别的财富。你提笔写作时,为什么把自己忘了?[7]”

            当然,教师立足自身做自己的研究,并不是要排斥专业人员的支持,相反我们更应该主动寻求专家的专业支持,这种专业支持不是让专家“引领”我们做专家的课题或子课题,更不是请求专家把我们的名字直接添加到专家课题的核心组成员名单之中(陆军老师在该文中隐晦地批评这种现象是教师“直接‘借用’他人的研究”),而是要请熟悉并热心基础教育的专家,给我们提供高水平的咨询意见和建议,利用这些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我们做自己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帮助。另外,教师立足自身做自己的研究,应该提倡在力所能及前提下的独立完成,但也并不是不能寻求同伴的合作,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力争做到取长补短、合理分工、互助共赢。

            总之,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教师,教学中就会有无数的需要研究的问题。只有广泛阅读,才能丰富积淀拓展视野;只有系统思考,才能孕育并增殖思想;只有立足自身,才能使自己成为研究者,并实现“自觉”而又“无意”的“教学即研究”的理想状态[8]。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化学教学 2016,(03),13-15+1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师应该这样做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fs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