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剽悍读书营与书有约【三味书屋】剽悍读书营
抱抱苦逼的家长,孩子的性格真不是由你们决定的【日读《自下而上》】

抱抱苦逼的家长,孩子的性格真不是由你们决定的【日读《自下而上》】

作者: 51ec092b057f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14:14 被阅读102次
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育儿界主流媒体的价值言论基本都是:

父母塑造了孩子的性格,孩子之间的差异是父母导致的。

家长沉默寡言,孩子也不擅长社交。家长表达能力强,孩子也有同样的特点。

孩子变坏了,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的责任。

家长在孩子性格塑造中的作用和重要性遭到反复强调。

很多家长在现在的育儿理念中无所适从,在工作压力和科学养育两者之间纠结自责。放弃工作回家带孩子吧,经济压力难以承受;想在孩子身上多花时间吧,工作又不允许。于是乎,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生存压力大的大城市的人,都不想生孩子。

但这个理论真的正确吗?孩子的性格真的是父母塑造的?

《自下而上》这本书给出了全新的观点。

01 性格差异受遗传基因影响

布谷鸟的雏鸟没见过父母,也知道怎样把宿主的蛋扔出鸟巢,迁徙回非洲。

分开寄养的双胞胎常常有着极度相似的智力和性格,而同一家庭收养的不同孩子,却差异极大。

同一个家庭收养的两个孩子并不比不同家庭收养的孩子更相似。

来自行为遗传学研究的证据证明:性格差异大致有一半形成于基因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另一半则由其他的东西塑造。

父亲的虐待倾向很可能通过基因遗传给儿子,女儿的善良或许遗传自母亲的相同特征,而不是一种学习获得的习惯。

所以,孩子的性格,主要来自内部。

如果有起跑线一说,那么你的遗传基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你可能会说,那孩子的性格还是由我决定的啊?我的基因也来自于我。

但是,你身上有好的基因和不好的基因。如果有可能,你当然希望孩子能够继承你一身的优点,缺点那是一个都不能要啊!

关键是,从生物学上来说,孩子遗传你的哪些基因,是随机组合的结果,由不得你说了算。

所以,家长在这一点上,真的无能为力。

02 另一半因素是什么?

不管是同卵双胞胎、同胞兄弟姐妹还是收养的孩子,差异都同样大。

也就是说,即便是来自同一对父母的孩子,也会存在着很大的性格差异,就连连体婴儿也有所不同。

这是为什么?排除了遗传因素的影响,那么另外一半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本书提出了“社会系统”的解释——随着人逐渐长大,要社会化,要建立关系,要追求地位和被认可。

而社会化,就是指,人们要学习怎么样融入同龄的其他人当中。儿童则需要从同龄人身上获得习惯、口音、偏爱的语言和大部分文化知识。

到了青春期,孩子开始评估自己在同龄人群体内的相对地位。

男性主要是评估自己有多高、多强壮、多霸气,并根据这个评估来调整自己的雄心和个性。

女性则主要根据相对吸引力来判断自己的地位。

因此,男女两性都有部分性格来自青春期的塑造。这种塑造的基础是你认为自己在同龄人中的相对地位有多高。

另一个解释是,性格差异来自当事人对周围环境的解读。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表现出自己的性格特质。年纪越大,对自己的本性表达得越多。所以我们会发现,人到了30多岁,脸皮会厚很多。于是乎“自从不要脸之后,我感觉好过多了”这样的文章,一出来就抓住了大家的眼球。

说回孩子表现出的性格特质。外人尤其是家长很容易察觉得到,并加以强化。

比如:

“老大比老二要健谈一些!”

“我这个孩子就是性格腼腆,不爱说话!”

人们近乎随意的断定,就使得这些差异通过他人的判断,不断得到肯定并发展。

因此,本书的观点是:性格差异是由基因和随机影响组合决定,而不是由父母决定。

家长们,可以松口气了。你们很重要,但没想象中那么重要。孩子自生下来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甚至具备自发学习的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抱抱苦逼的家长,孩子的性格真不是由你们决定的【日读《自下而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id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