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水」而行
這些走路的練習,是從Margrit Hitsch老師學來的,她是治療領域優律思美老師,每兩週會到學校來為我們上兩小時的課。在這個部落格裡,會被我清楚道出名字的老師,都是第二代的優律思美人,他們擁有超過50~60年以上的經驗,一個比一個年紀大。但是他們都有共同的特質:心態、精神、體能上的熱情與年輕,連20幾歲的年輕人都趕不上他們(現在的年輕人,幾乎都有提早硬化的現象)。
在所有有關走路的練習裡,始終要記得那基本的三個要素。然後在這樣的基礎上,開始加入其他的元素。譬如接下來的練習,便進入「水」的元素、「地」的元素、「光」的元素。
今天先看「水」的元素。
通常Hitsch老師會讓大家先做幾次最基本的,並且提示幾個關鍵點。譬如:只前進四步,然後後退四步,但是要把覺知帶到腳。首先,刻意做到大腿是水平的,如此去感受到股盆的張力,並且在「提起」時,略微施力於地面,感受到大腿、小腿後側、腳踝一股啟動的力量;在「帶動」的跨越過程,上身要穩定而放鬆;之後「著落」必須輕柔而穩定。
接著,回想自己曾經涉水而行的經驗,最好能找個時間去海邊體驗一下,讓水到達膝的高度(她甚至建議在浴缸裡,也可以練習)。在水裡走動時,腳的四周被水包圍著;當向前邁步時,感受水的壓力頂向腳的前側,而後退時,則頂向小腿後側;然後自己是如何因為水的力量,而帶出自己內在的力量。以這樣的感受體驗,練習向前與向後走路;這裡,就不需要把膝蓋提得太高,而是把焦點放在前進時,前方迎來的壓力,以及後退時,背後逆頂的力量。藉由這樣的相對,喚起腳的覺知。
當熟悉這樣的走路「滋味」之後,進入「流動」的移動,如同水的特質,一種綿延不絕、順暢的流動;保持著基本的三要素,但是不停、不滯。會顯現出稍快的速度,但「快」不是水的本質,水可以快,也可以慢(哈!老師說:停住的水,發臭!)。所以能夠做到隨時切換速度,移向任何方向,但都不影響綿延、流暢的行進,那麼這個練習算是完成。
之後,會繼續介紹「地」與「光」的不同質地的走路練習。所以這裡,就要在走路的姿態、力量上,顯現出「水」的特質。注意!上身依然保持穩定、放鬆。優律思美不是舞蹈,或戲劇,所以不傾向戲劇性的誇張,而是帶出真實的內在的形塑力量。練習,有助於學會帶動這股力量;然後上述提到人們身體提早硬化的現象,就會有機會開始改善。
Dr. Steiner一再的強調,優律思美一定要出自真實的體驗,並且將它呈現為可見的。這是每一個練習的準則。意思是,一位好的老師,會幫助學生產生清晰的圖像,或者設計各種情境,讓學生產生真實的體驗;而一位好的學生,則是要讓自己的身體一再的進入那真實的體驗,而不是光用眼睛讀、腦筋想。然後這一切都要能具體而真實的呈現出來。做不到這兩點,哈哈,這些老師們通常就會眉頭一縐,給你一句「langweilig(枯燥、乏味)!」;火氣大一點的,甚至就冒出「那不是優律思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