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曾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话道尽无数功臣悲哀,体现多少帝王态度?远不必说,近不便言,西汉刘邦和彭越便是如此。
开国皇帝刘邦,共封韩信、英布和彭越等7位异姓王。除吴芮没被杀害,得以善终外,其余6位要么扣上谋反的帽子被杀,要么被吓得逃到匈奴,客死他乡。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若能死得痛快,不连累家人便是万幸。古代皇帝杀人花样百出,动不动斩首示众,进油锅或灭三族等。像彭越那么剁成肉酱的很少。
韩信、英布和彭越作为西汉三大名将,足智多谋,英勇善战,为刘邦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均被刘邦早早处死,无法善终。
彭越出道不比刘邦晚。在秦朝末年,以打鱼为生的彭越觉得朝廷的徭役太重了,便带着一帮同样生活比较困苦的渔民兄弟,在家附近的那片水域上,干起了杀人越货的买卖,被官府通缉。这一点跟当年落草的刘邦非常像。后来有人劝彭越:“很多豪杰都争相树起旗号,揭杆反秦,你也可以站出来,效仿他们那样干。”
彭越果断地回答:“现在两龙相斗,还要等一等。”
由此可见,彭越是位有谋略,极具政治远见的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保持中立,不轻易站到哪个战队,独立于各国之外,坐观虎斗,从中获利。
在一百多位弟兄的再三请求下,彭越最终做了首领。他带领大家夺取土地,收集诸侯逃散的士兵,很快就聚集了一千多人。刘邦攻击昌邑时,彭越增援过他。项羽进入关中,分封诸侯后就回去了。悄然之间,彭越的部队已发展到一万多人了。他仍然没归属楚汉任何一方。
直到齐王田荣反叛项羽,田荣派人赐给彭越将军印信,叫他从洛阳南下攻打楚国。楚国命人反攻彭越,被彭越打得落花流水。过了一年,刘邦与魏王豹以及各诸侯向东进攻楚国,坐在墙头观察了几年的彭越,认准了目标,便带领三万多将士归附刘邦名下。
因彭越战功赫赫,收复魏地十几座城,被刘邦任命为魏国的相国,独揽魏国兵权,攻占梁地。
后来他经常带兵出没在楚军四周,替汉王游动袭扰楚王后方,断绝楚军粮草,迫使项羽回援,动摇楚国军心,辅助汉王作战。为刘邦打败项羽,一统天下起到重要的作用。
彭越采取的这种选择合理作战地点,迅速部署兵力,把握作战时机,袭击敌人后迅速撤退的作战方式,史称"彭越挠楚"。
彭越的挠痒,在楚汉两军长期对峙的背景下产生。让项羽来回折腾,疲于奔命。后人把彭越视为游击战鼻祖,大家争相效仿。抗战时期的八路军,也常用此法把日军打得晕头转向。
有次,刘邦打了败仗,派人叫彭越合力攻打楚军。彭越说:“我魏地刚刚平定,还担忧楚军的袭击,不能离开。”这时的彭越想独身自好,保存实力。
刘邦为韩信、英布和彭越关键时刻不肯参战而发愁,张良知道韩信与彭越想称王,便建议刘邦答应战胜楚军后,封韩信与彭越为王。
果然不出所料,韩信与彭越得到刘邦的承诺不久就出兵了。彭越率领所有军队前往垓下与汉军会合,大败楚军。项羽失去斗志,在乌江自刎。同年春天,彭越被立为梁王。
生性多疑的刘邦,击败项羽,当上皇帝之位后,开始担心手下功臣谋反。为稳固刘氏江山,保全刘家后代,他不惜对南征北战的弟兄举刀相向,以儆效尤。
继韩王信和臧荼之后,陈豨也被逼反了。刘邦领兵亲征。韩信和彭越先后称病,没随刘邦出发。彭越只派遣部将领军前往。刘邦很生气,派人去责备彭越。
韩信与彭越这么做,正好给了刘邦杀他们的机会。
知道韩信被杀后的彭越,更加小心谨慎了。他常去觐见上供皇上。前面所做功课,竟因生病毁了。他很担忧,想亲自去谢罪,让皇帝看看自己的病容,打消疑虑。 他的部将扈辄站出来说:“大王当初不去,被他责备了才去。去了就会被捕。不如就此出兵造反算了。”
彭越没听他的建议,还骂了他几句。 他家的太仆在窗下听到,以为他俩在商量反叛之事,慌忙逃到汉高祖那儿,控告彭越和扈辄密谋反叛。
刘邦派使臣出其不意地袭击,逮捕了彭越。把他囚禁在马车上,送到洛阳。 经主管官吏审理,认为彭越有谋反迹象,请求刘邦依法处置。刘邦看在多年兄弟的情份上,也因证据不足而把他废为平民,流放到蜀地。
如果彭越此时能不吵不闹,默默到蜀地,或许还能安度晚年。可他到郑县的路上,正好遇到从长安前往洛阳的吕后。彭越像见到救命稻草一样向吕后哭诉,要求面见皇帝,解释自己没有罪行,还说想回到故乡昌邑去。
吕后一面答应和他一块去洛阳见刘邦,一面庆幸自己遇到了彭越,没有放虎归山。 回到洛阳的吕后劝刘邦要当机立断,斩草除根。刘邦听了觉得有道理。想当初自己不也在巴蜀东山再起吗?我可以做到的,彭越也极有可能做到。
于是,刘邦把这事交给了吕后处理。吕后让人在彭越家找个门客,告发他造反。廷尉王恬报请该灭彭越家族,刘邦点头批准。吕后命人灭了彭越家三族,并把他剁成肉酱。
刘邦曾放下狠话,谁敢替彭越收尸立即逮捕,放入油锅。没想到彭越的老部下栾布竟然公开违抗,在城门对着彭越的首级大哭,跪着向彭越汇报他的工作。消息传到病痛缠身的刘邦那儿,栾布被处烹刑在所难免。
没想到栾布被扔入滚烫的油锅前,回头望着刘邦诉说彭越在楚汉相争期间的重要作用;彭越不可能谋反的理由;以及这样对待彭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刘邦听后觉得他忠勇可嘉,言之有理,便转怒为喜。他赦免了栾布,且任命他为都尉。
作为人臣,哪怕打过许多仗,立过大功,生死也在帝王的喜怒哀乐间。难怪樊哙的后代都辞官下海,立下只做生意不做官的祖训。让樊哙家族延续到2000多年的今天。樊哙狗肉店的生意也越做越红火。
在刘邦长期在外平叛,首尾不能兼顾,关中时常出现权力真空的前提下,位居列侯,还有一定影响力的韩信都没反。已被废为庶人,发配到人生地不熟的巴蜀的彭越,就更加没条件谋反。
没钱,没权,没人气的彭越,他有什么可反?哪儿还有威胁朝野的资本?
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手下人能力太强,威胁到帝王安危时,离死亡就不远了。何况彭越确实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他虽未起兵造反,但挟兵自重、欺君罔上、抗旨不尊、商议谋反事宜等,即使按今天的律法来看,都足于治罪。
认真分析对比韩信与彭越的死,可以发现:他们都是在怀疑期间,没起兵证据的前提下被杀。韩信是被吕后与萧何骗到长乐宫后被杀,在刘邦外出征讨陈豨期间发生。彭越之事,刘邦全程都有跟进。一审是因怀疑彭越谋反。二审基于彭越态度不好,顽固反抗。
从他对彭越下手的狠劲看,刘邦在面临一系列叛乱后,执法力度更加严厉了。严厉到令人发指。
无论是齐王韩信,还是梁王彭越,都在危难之际要挟过刘邦。封他们为王也并非刘邦意愿。
韩王信、臧荼和英布等是明反了的。他们在态度和情节上比彭越严重。他们没被斩首示众,彭越却被剁成了肉。初看有点匪夷所思,却也说明因彭越盗贼出身,半路入伙,喜欢两边观望,忠诚度不高,后又欺君、抗旨等原因,导致难入刘邦宽大处理的行列。
不管这些异姓王是真反还是假反,刘邦迟早都会把他们除掉。作为帝王的刘邦,考虑的不是眼前,而是刘氏的将来。
在他看来,异姓王林立的局面对他很不利,致使他放弃建都洛阳的计划,选择了定都长安。刘邦和张良都知道,异姓王未必能安分守己,满足分赃结果。一人谋叛,牵动全局的局面不宜长期存在。
诸王已威胁到皇权,哪还有好日子过?但除异姓王之外的功臣,多以善终为主。例如萧何、曹参和张良等。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定位非常清楚。只做王臣,以辅佐刘邦统一天下为己任。在成就刘邦的同时成就自己,体现人生价值。
被刘邦击败的项羽与田横的定位也很明确,他们只想做王,只愿做王,绝不肯当他人臣子。所以他们在失败后,果断自杀,绝不苟活,不失男儿气概,成为悲情英雄。
同样杀过许多功臣的朱元璋曾说,世乱用武,世治则用文。
是的,乱世是武将大展身手,平定天下的机会。一旦王朝建立,武将不再有用武之地,反而会威胁到王权。文官会在一段时间后反压武将。这是政治规律,大势所趋。
如果将帅功臣能像张良或长沙王吴芮那样,懂得功成身退,拿着足够一家老小吃穿用度的俸禄和封地,与世无争地过着隐居乡间的生活,不也子孙满堂,安度余生吗?
这样的聪明的处事之道,放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也四海皆准。
东平赠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