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心理教育
内在生命力+成就感+赞许就是孩子不断成长的动力

内在生命力+成就感+赞许就是孩子不断成长的动力

作者: 落幕红尘 | 来源:发表于2018-06-03 20:51 被阅读1717次
    图/网络

    文/落幕红尘

    1.内在生命力

    内在生命力是孩子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内在的生命动力。这种内在的生命动力,赋予孩子的精力总是比成人聪盈,他们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一刻没停过的在玩,好像就没有累的时候。

    孩子的体力充沛是生长赋予孩子的一种内在的生命力。

    孩子从呱呱坠地起,就有一股无法遏制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孩子在内在生命力的驱动下,学习各种技能,以适应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努力与这个世界接轨。孩子受内在生命力的推动,自然而然地就会对影响他成长的外部环境产生兴趣,就有了偿试,学习的强热要求。

    2.成就感

    不到两岁的阳阳见爸爸用笔写字,拿过爸爸的笔在纸上东一笔西一笔,不里写,说画更准确。写的很认真,能在低上划出道道,就用眼睛看着爸爸,在嘴里啊啊的叫着,那意思是告诉爸爸,他也能在纸上划出道道了,很有成就感。

    这些动作虽不起眼。但对孩子来说做一次从未体验过的偿试,从中获得的满足,一点不亚于运动员在比赛场上获得冠军的那种感受。

    在阳阳看来这就一个棒棒,很神奇,在纸上这么一划,还能留下道道,在他眼里一切物品都是玩具。大人认为的玩具是玩具。大人认为的工具也是玩具。区别是有的玩具神奇,有的玩具一般。

    而这支笔就像魔法棒一样,哥哥是那么的爱它,一坐下来就是 半天。每到哥哥做作业的时候,只要同样也给他笔和纸,让他能划出道道,他会咧着嘴的笑个不停。这就是一种新的体验,带着孩子的满足。若爸爸对这一行为在加以肯定,孩子会把获得这些满足延伸到其他事情上。这就是满足和肯定带给他的动力。

    3.赞许

    心理学家赫洛克,“表扬效应”的实验很能说明问题。从四组的实验情况来看,表扬最有激励机制,批评有鞭策的作用,次之,旁观组排在第三,因为他感受到了表扬,也感受到了批评。最差的当属既不批评也不表扬的了,他们没有前行的动力,也没有被鞭子赶着往前走的推力,所以他们无所事事,只能是最差的。

    我在以前说过批评和表扬都要中肯实事求是,不可夸大言辞。我还说过批评和表扬都要恰如其分。

    我们说要接纳孩子的缺点,允许孩子犯错,这没错,但不是无原则的不批评也不是不问青红皂白的瞎批评。

    但表扬就不同了,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肯定。

    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地方。我们有些父母为什么对孩子鼓励不起来呢?关键是评价孩子的方法不对头。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批评教育多于表扬(赏识)教育。还有一种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的比较教育,很伤孩子的自尊心,毁了孩子的自信,孩子哪还有动力前行?有的是自卑。

    小明,吃饭总是丢饭米粒,碗里吃不干净,爸爸天天唠叨粒粒皆辛苦。有一天当小明把碗里的饭米粒一粒不剩的都吃了,他把碗推到你面前是想让你知道,他那样去做了,你不是无动于衷,而是肯定了他的做法,用手搓摸搓摸他的头,说句真棒,这样孩子就有了继续做好的动力。

    孩子哪怕取得一点点小成绩,比方说按照家长的要求做到了,你及时给予肯定了,他心里也会感觉美美的。他渴望获得赞许的眼神,没被你忽略,孩子心里是美的,就有了一份成功的喜悦,内心会产生一种上进的动机。

    孩子哪怕做的还不是很完美,也要进行肯定,由于你的肯定会给孩子产生继续前行的动力。忽略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就是忽略孩子的成长进步,长期不闻不问,还会误伤孩子一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ykmm::+1::clap::clap:
        落幕红尘:@ykmm 谢谢。
      • 梦中的你:教育专家
        落幕红尘:@孙梦苓 雅赞🙏💞💞💝🌺
      • 颖睿飞沈彦:这个标题金句呀👍👍👍写得很好,全在点子上,受益匪浅
        落幕红尘:@颖睿飞沈彦 谢谢夸赞。
      • 苧予:学习了👍👍👍👏👏👏
        落幕红尘:@洁_简 谢谢参与评论。🙏💓💖💗🌺
      • 芸窗月影:赏识教育用得好,就会有一股强大的魔力,收获许多惊喜!
        落幕红尘:@芸窗月影 赏识教育这是多数教育者和家长认可的一种教育形式。😊
      • 北烟胧月:对孩子的教育是我们一直去研究的事情,哪怕看到别人的一点也会让我们有所感悟。
      • 书童2002:细致,耐心的爸爸,教育专家 👍👍
        落幕红尘:@书童2002 细心而已,专家谈不上。🙏💖💗💗💓🌺
      • 简书杭杭:爱需要鼓励
      • 木禾_520:我惯常会挑刺!😂
      • 李晓钰yu:👍
        落幕红尘:@shaye小玉 谢了。
      • 翩然幺女:适当该给孩子赞美一下
        落幕红尘:@翩然幺女 赞许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有效的育儿法宝。
      • ai玲的苹果园:😊😊🍎🍎🍲👍👍👍👍👍👍👍👍👍
        落幕红尘:@木子欣然7a93 早安。😊💞💖💗💘🌺
      • 简墨静书:人无论活到几岁,都有被人需要和赞许的渴望。
        落幕红尘:@简墨静书 真是这样,我们成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 路福:许多成人还是顺毛驴,何况孩子呢?
        落幕红尘:@梅天昆 确实是这样的,😊💞💖💖💗💘🌺褒奖对人的动力是很大的。
      • 逐梦水乡:孩子同样喜欢得到认可,你肯定鼓励她,她会更有动力,更有劲。
        逐梦水乡:@落幕红尘 👍👏
        落幕红尘:@逐梦水乡 经常受到表扬和经常受到批评的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经常受到表扬的人会有动力前行,而经常受到批评的人可能会颓废。😊💞💖💗💘🌺
      • 鱼水得渔:Hello,您好!我是简书【鱼水得渔】的作者陈水。
        应一些家长的要求,我们正在尝试做一个共创式的【家长写作社群】,通过写作记录孩子的成长故事,写自己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分析,写自己的教育理念,写与教育相关的任何事情。通过写作让孩子的成长有迹可寻,让家长自己在教育方面的认知成长有迹可寻,最终让整个家庭的成长有迹可寻。
        详情可阅读:https://www.jianshu.com/p/f7ca2f9dd2b3
        如果您有兴趣,希望能和您一起共创这个社群,期待您的参与!
        微信号为:qq378558645(这个不是qq号),加微信备注“666”!
        落幕红尘:@鱼水得渔 微信搜索qq378558645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鱼水得渔:@落幕红尘 谢谢认同
        落幕红尘:@鱼水得渔 这个想法很好,赞成。非常认同。
      • 鸿雁高飞_b0d2:赞成!受人尊重,这是每个生命本身最基本的渴求,所以小孩子也不例外。
        落幕红尘:@鸿雁高飞_b0d2 成人尚且如此,我们谁都有过这种体会。
      • 风中漫想:早上好!开心每一天!
        落幕红尘:@风中漫想 早安。开开心心每一天。🌺
      • 简单_4063:👏👏👍👍
        落幕红尘:@简单_4063 谢谢。🙏💞💘💗🌺
      • 娟娟新月:加油!!棒棒哒👏👏👏
        娟娟新月:@落幕红尘 🌹🌹
        落幕红尘:@娟娟新月 谢谢给力。😊🌺💖💓💓
      • 凭栏仙后:观察细致,研究透彻
        落幕红尘:@那年夏天的流星雨 谢谢你的雅评。💖💓😊
      • 长亭外的夏小乔:👍👍👍💐💐💐💐
      • 念九九表:小孩子的教育关系未来,你写的这些太实用了。你大大的好👍功德无量
        落幕红尘:@客官要不要 能得到读者的认同是我所希望的。我们写这类文章与写故事类文章的作者的区别是,对阅读者来说就好像是主菜与佐料,同样重要,但存在兴趣点差异,主菜天天要购买,佐料就无需这样。🙏💖💓🌺谢谢你的雅赞。
      • 沐心怡然:深受启发👍😊🍷学习了!
        落幕红尘:@沐心怡然 教育就意味着家长的付出,陪伴是其一,付出是重点。🙏💖🌺🌺
      • 风中蝶舞xw:努力做到吧!
        落幕红尘:@淡然_f377 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
      • 古眼:学习!
        落幕红尘:@古眼 赞许是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赞赏!🙏💖🌺💓
      • 往事如烟胖婆婆:你说的内在生命力也就是孩子潜在的主动性,而成就感和赞美就是孩子们的被动性,两者兼顾,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落幕红尘:@往事如烟胖婆婆 同感,主动与被动的认识就更深刻了。💖💖🌺🌺🌺💓🙏
      • 风中漫想:来这里长知识!👍👍👍
      • 泗四坊方:尽说到点上,对孩子鼓励是一把变聪明的钥匙!
        落幕红尘:@泗四坊方 这把开启智慧的钥匙🔑是孩子通往成功的起点,也是通往成功的终点。😊🙏💓🌺💖💖💖

      本文标题:内在生命力+成就感+赞许就是孩子不断成长的动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cs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