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村故事Ⅱ墓穴千古之(二)张煌父坟

作者: 陈红中 | 来源:发表于2020-07-23 20:39 被阅读0次

   

张煌父坟位于吕梁山东鹿之下,陈村百亩原上形如龟背岭的东南之翼,依山傍岭,左右河谷环抱,峰陵相拥,人称九风朝阳之地,这是民国时期跨县域选择的坟茔之地,也是非本村人的唯一外县人的孤坟,此坟因张煌是参加辛亥革命刺杀山西巡抚陆钟琦的民主革命名人,又曾任临汾镇守使,是富甲一方的富豪,多次被盗,在陈村人眼里也更多地演绎着不同的风趣故事,令人回味无穷。    

    文墨村风多包容,为人善事偏张姓。

陈村作为文墨村庄历来被当地人推祟,与陈村人交集联姻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能在陈村有块地有间房那就更不一般了,陈村人也好客能包容,讲究礼义,村中除陈、姜、郭等大姓外,还有十多种姓氏都和谐共处,有的是独门独姓,一样生活的很好,特别是张姓,有邻村迁来的,也有外县外省迁来的,共有五家之多,而且几乎家家有过村干部,在村中的威信都相当高,而张煌父坟是唯一在陈村置了地扎了坟,而没有买房住人的张姓人氏,因当时陈村属汾西县,张煌家是赵城枣坪村人,虽然两县土地接壤,但两村相隔二十多公里,当时道路不畅,把父亲埋在这么远的偏僻山庄,或许也是图了陈村人脉地脉风水好的原因吧!    


张煌与陈村人有极深的源渊,陈姓二十四世陈绍贤(汾西赵城县志有记载)是张煌陆军军官学校的同学,也是革命军奋勇队的主干成员,与张煌一起刺杀了山西巡抚;二十五世陈得良奶名三义是张煌营商时期的合作伙伴,或者叫高级营销员,因为此公在临近几县名声很大很广,至今尚有邻县老年人记得他的名号陈村三哥,可见其当时影响之广泛,也正是他促成了张煌将父亲坟茔选在陈村这档事,其中传说很多,口径不一,主要是说三哥提前作了手脚,在坟地撤了粮食引来飞鸟,晚上挂了马灯看似龙眼,说此地虎踞龙盘,百鸟朝凤是块风水宝地,忽悠了张煌,其实张煌那是那么好骗的,他带了七八个风水先生实地会诊考察,众口一词说此处扎穴,头枕山头(妥当山),脚踩伏珠,左右四村有大古(大鼓)、效古(小鼓)、磊上、罗云村护佑,如四佳屏风,战将出征,凯旋归来(回坡底),迎合了张煌不满闫锡山对他的监视迫害、想带兵打仗为死难兄弟报仇雪恨,做一番事业的心境,当时这里植被葱郁,道路狭仄,到是陈村人修路抬棺帮了不少忙,赢得张煌信任与感激!    

      彪悍侠义真英雄,燕赵遗风震三晋。

张煌的父亲名张廷椿,一直为马牧富商许家打理生意,走京跑外,后为总掌柜,民国初年还被推为县正议长,见多识广,为人精明,传说一次张煌兄弟两人因事吵架大大出手,吵的没完没了,村中邻里好友怎么也劝说不开,只好告知张老爷子制止,张老出来看兄弟俩正打的热闹,不可开交,便对老大说,"你手中有枪,拿枪来把这个小子给我崩了”,一边又对张煌说"老大已端起了枪,你小子不赶快跑,等死嘛",毕竟是亲兄弟吵架,有父亲大人说话,张煌只好一走了之,这件事足已见证赵城人彪悍直爽,敢说敢做的独特处事方式,不分亲疏,重孝道,讲真理,讲结果,刚直不阿,硬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燕赵遗风。   

张煌曾与闫锡山(祖籍洪洞)、温寿泉(洪洞白石)等七人为同窗学友,结义兄弟,在太原发起辛亥革命中,张煌带领奋勇队(多为洪赵人)进攻巡抚衙门,取得成功后推举都督,七人中谁也不愿意当,或许是以为做不住,就把最温顺的闫锡山推上了大都督,温寿泉当了二都督。随后清军反扑入晋,张煌带兵镇守娘子关,大战乏驴岭,血染娘子关,因敌众我寡,退回太原,而此时闫锡山早逃到晋西北了,张煌只好回家养伤,而皖系将令卢永祥吃了大亏,一路南下烧杀掠夺,无恶不作,张煌闻知义愤填膺,很快同旧部在洪赵拉起队伍,从霍县赵城沿途设防阻击,使卢永祥寸步难行,大为脑火,实与赵城军民不共戴天,攻破赵城后,进行了疯狂而灭绝人性杀戮抢劫血案。后来张煌解除平阳军阀,城内军民欢呼,闫锡山返回太原重任都督后,在平阳军民的请求下,任张煌平阳镇守使,后又改晋南镇守使,他改除旧制,履新图治,晋南人民安局乐业,出现军阀混战中暂短良好社会形势,蠃得晋南人民的广泛赞誉。  

英雄气短非风水,刚直不阿命多舛。

张煌是洪赵人民的骄傲,他参加辛亥革命,追求民族富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做突出贡献,深受三晋人民爱戴。但闫锡山为加强自己统治,对袁世凯阴奉阳违,不断排除异已,培植自己的势力,多次遭到张煌的当面斥责,因此对他心怀不满,撤换了张煌的职务,并对他的旧部进行遣散追杀,张煌被迫流亡陕西河南等地。张煌躲避八九年回来后,爱妻已亡故,孩子与父母相依为命,自己带出来洪赵好汉所剩无几,他多次赴太原找闫锡山理论未果,便有了营商想法,张煌在自家客厅中堂摆设佛龛,将跟他出生入死、或阵亡、或屈死的洪赵兄弟的姓名写在牌位上,每日晚对众多弟兄的灵位焚香叩头,超度亡灵;一边挣钱抚恤牺牲伤亡的家属后代,生意十分兴隆,不想这也引起闫锡山的猜忌害怕,暗中监视,直至无故将其商号钱庄查封 没收,张煌是一个宁折不弯的好汉,怎么会屈从阎锡山,他气恨交加,大骂闫锡小儿,口吐鲜血,抱恨身亡终年52年。 

效古村看百亩原

张煌正是在营商期间,将其父埋葬于陈村百亩原,想借风水改改命运,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愿望,更是很多洪赵儿女的愿望,然而事与愿违,究其原因实非风水,我以为除大的国运环境外多因个人性格所致,赵城人彪悍侠义,性情刚烈,爱憎分明,爱打不抱平,这与中国长期受"中庸”思想作为相悖而并存,其表现易吃亏上当被利用,张煌与阎锡山贵为学友兄弟,在战斗中出生入死,而闫锡山却是"中庸"思想行为的代表,他在抗日战争时,将省府迁到偏僻的吉县克难坡几年,游往于日本人、国民党、共产党八路军之间,自称是在三个鸡蛋上跳舞,可见其思想之灵活,行为之狡猾,与张煌并非同路人,他自然也会受到阎的算计,这只是其一。

刺杀山西巡抚陆钟琦并将一家灭门实为有点过,虽陆为封建政府的代表,战场上也有以控制的方面,但陆来山西不足一月,并没有做下对不起当地人民的事情,而且其子陆光熙也是新军,是阎锡山等人的周窗学友,早知道山西的发生革命,专门从北京来晋协调,山西革命军主要成员也答应了保全一家人性命,没想到的是他自己也命亡山西,前几年,我去苏州虎丘游玩,发现有一处很大的陆钟琦纪念馆,他来山西之前在苏州的政绩斐然,深受苏州人民怀念,相比之下山西真有亏于陆家,我深感革命中有很多人无故的牺牲,实为不该,此其二。

卢永详的部队多为山东、河南、河北人士,同样骁勇善战,他们与张煌的洪赵奋勇队从北打到南,多少个回合,双方都伤亡惨重,虽然一路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但他们从赵城进入洪洞城大槐树时,发现回到了老家,很多洪洞移民后代纷纷放下武器,在大槐树下上贡品,祭拜祖先,在不想有作恶之念,尔后悄悄绕过洪洞城而南下,是洪洞躲过一劫,这也是洪洞人至今信奉大槐树纪祖园的缘由之一,说起来,打来打去都是一家人,就如张煌兄弟在村内争吵一样,如果有个好当家的父亲何致于此,此其三也。  

当然还有其它深层次缘由,如今洪赵已成一县,陈村也从汾西划归洪洞,张煌父坟依然在陈村,张煌斯人早已逝去,留给后人更多的是怀念与做人做事的启示!

百亩原雪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村故事Ⅱ墓穴千古之(二)张煌父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xh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