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哲思简友广场
金陵杂俎之李遂与南京振武营兵变

金陵杂俎之李遂与南京振武营兵变

作者: 随园少年 | 来源:发表于2021-03-03 06:27 被阅读0次
清代南京城南地图

明代最初定都南京,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作为陪都,政治地位一直很高,拥有全套中央级官署,并有专门的驻军负责卫戍,一般由守备太监负责军事重任。

嘉靖年间倭寇骚扰东南沿海,江南江北也深受其害,为此各地招募乡兵抵御倭寇,维持地方治安,李遂不仅负责监督漕运,还要兼任凤阳巡抚,主要监督各地乡兵抵抗倭寇,振武营就是为了抵御倭寇而建立起来的。这支部队纪律较差,比较骄纵。因督粮侍郎黄懋官克扣南京振武营官兵粮饷,该营士兵起来闹事,杀死黄懋官,李遂机智处理平息这一事件。穆宗即位,徐阶意欲撤销振武营编制,彻底解决不安全因素,但担心再次哗变并威胁孝陵安全,于是通过操江都御史安排兵力保护孝陵,解散振武营。

李遂是嘉靖五年(1526)进士,做过刑部郎中。李遂作风干练,敢于承担责任。有三件事情颇能说明李遂敢作敢为的性格。

第一件事是,锦衣卫送来十三名犯人,罪名是盗贼,李遂经过审讯,发现很多属于虚构犯罪情节,他挑出一人抵罪,其余皆具保开释。

第二件事是,东宫建立,按照常规大赦天下。李遂请求将因议“大礼”得罪官员列入大赦令中,刑部尚书聂贤恐惧不敢做,于是与同事卢蕙向都御史王廷相发出请求,廷相表示同意。这件事虽因皇帝未批准而没有成功,但是获得很多人嘉许。

第三件事是敢于提出不同意见。不久李遂调入礼部,因敢于建言献策,与作风强势的尚书夏言相抵牾。夏言意欲报复,暗中吩咐言官找其他事弹劾李遂,逮捕李遂下诏狱,贬谪湖州同知。后三迁衢州知府,升苏、松兵备副使。江洋多盗,迁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后监督苏州军饷。李遂抗击倭寇取得大胜。嘉靖中后期东南沿海倭寇猖獗,三十六年(1557),倭寇搔扰江北。廷议请特设巡抚,任命李遂兼巡抚凤阳四府。当时淮、扬地区多次遭受倭寇袭击,又遇上大水,乡民仍然需要向北京运送大木。他请求增饷增兵,赈恤灾民,精心策划抗倭大计。

嘉靖三十八年(1559)四月,倭寇乘数百艘船只入侵海门。李遂告诉诸将说:“倭贼奔向如皋,他们一定会在那里会合。进攻路线估计有三条:一条是由泰州逼天长、凤阳、泗州,这样会威胁祖陵寝。第二条是由黄桥逼瓜洲、仪征,威胁动摇南都,这样的话南北运道就阻塞了。第三条是从富安沿海奔袭东至庙湾,那么他们就进入绝地,是我们歼灭他们的极好机会。”于是命令副使刘景韶、游击丘升防守如皋。李遂亲自带兵开赴泰州作为中坚,抵挡倭寇。

当时倭贼风头正劲,来势汹汹,副将邓城之被击败,指挥张谷战死。倭贼知道如皋有准备,将挥师进犯泰州,李遂立即命令刘景韶、丘升发起攻击,遏制倭寇军锋。丁堰、海安、通州,三战三捷,士气大增。倭贼见无法进入泰州,就沿海东掠,李遂大喜说:“倭贼已经死定矣。”下令刘景韶、丘升紧追不放,驱赶倭贼进入庙湾这个死角。

李遂担心倭贼突袭淮安,深夜奔驰入城。倭贼果然蜂拥而至,李遂下令参将曹克新等于姚家荡设置阵地抗击倭寇。通政唐顺之、副总兵刘显带兵前来增援,倭贼大败而走,以残余兵力固守庙湾。刘景韶也在印庄大败倭寇,追击至新河口,斩杀甚众。

倭寇龟缩庙湾,据险不出,官军环攻月余不克。李遂下令刘景韶用稻草填塞堑壕,用木板搭起高垒,用火把焚烧其船只,倭贼乘夜雨逃遁。官军占领他们的巢穴,追击至虾子港,全部歼灭剩余倭寇,江北倭寇悉平。

嘉靖帝大喜,玺书奖励。倭贼驻扎崇明三沙洼,将犯扬州。刘景韶连战连胜,将倭寇包围于刘庄。刘显派兵来增援,李遂下令各军尽归刘显指挥。攻破其巢穴,追击至白驹场,倭贼全部被歼灭。

当时李遂已迁南京兵部侍郎。荫一子官,赏赐银币。因平倭功,前后二十余战,斩获三千八百。再荫一子世千户,增俸二级。南京振武营兵始末。李遂到南京任职数月,发生振武营兵变。振武营是尚书张鏊招募健儿抵御倭寇而成立的。但是该营官兵素来骄横。

按照常规,南军有妻小家庭的,每月粮米一石。无妻小的,减四成。春秋季节第二月,每石米折银五钱。马坤掌南京户部,奏减折色一成。督储侍郎黄懋官又上奏请求革除有妻小之粮,诸军哗然,都怨恨黄懋官。不久蔡克廉代替马坤,正好生病,诸军因岁饥向黄懋官请求恢复折色原额。黄懋官不同意,加上发饷又逾期。

嘉靖三十九年(1560)二月正好检阅操练,振武营士卒鼓噪蜂拥至黄懋官办公室。懋官紧急召唤尚书张鏊、守备太监何绶、魏国公徐鹏举、临淮侯李庭竹和李遂来到现场,各营士卒披甲而入。给予银两,你抢我夺,秩序大乱。黄懋官见来势汹汹,越过墙垣跑到宿舍,纷乱士卒紧随而来。徐鹏举、张鏊劝解不听,他们抓住并杀死了黄懋官,并裸尸于市。何绶、徐鹏举答应给赏万金,不答应,一直还价至十万金,才稍稍安定下来。

第二天,诸大臣会集南京守备大厅,士卒再次聚集。李遂大声说:“黄侍郎是自己越墙跌死的,各位只是不该侮辱尸体。我将向朝廷如实上奏,不会以叛乱耽误大家。”并挥手让士卒退下,答应按照原额兑付有妻小士卒月粮,人给一两银子补折价,士卒散去。

李遂借口生病闭门不出,名义上给免死券以安定人心,密令手下抓捕首恶二十五人,关进监狱。上奏朝廷汇报事情经过,下诏追夺黄懋官和蔡克廉官职,罢免何绶、李庭竹、张鏊职务,任命徐鹏举官职如故,李遂论功晋升。只诛叛卒三人,其余戍边,而这三人前已死于乱军中矣。

李遂感叹道:“振武营兵从此更加骄纵矣。”不久,江东代替张鏊为南京兵部尚书。

穆宗朱载垕即位,徐阶继续为首辅,议及南京振武营经常哗变,意欲解散,但是担心他们会占据孝陵闹事,采取稳妥措施彻底解散振武营。皇帝仍然想用太监分督团营,徐阶力陈不可而止。南京振武营经常闹事哗变,徐阶意欲淘汰之。担心他们占据孝陵不可强攻,先令操江都御史唐继录监督江防兵进驻孝陵附近,一切安排妥当,再向兵部下令分散到各军中。振武营编制撤销,事情遂定。

相关文章

  • 金陵杂俎之李遂与南京振武营兵变

    明代最初定都南京,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作为陪都,政治地位一直很高,拥有全套中央级官署,并有专门的驻军负责卫戍,一般...

  • 金陵杂俎之文臣楷模李贤

    金陵杂俎之文臣楷模李贤 《明史》列传第六十四记载李贤甚详,随园少年认为李贤奏对言事均能切中机要,及时规劝皇帝的失误...

  • 金陵杂俎之李时勉骨折依然不屈

    李时勉是安福州人,自幼苦读,寒冬腊月用棉絮裹足伸入木桶中秉烛夜读不辍。永乐二年考中进士。进庶吉士,修《太祖实录》成...

  • 金陵杂俎之张璁自述

    随园少年多年阅读《明史》并根据正史记载,优选可记之人之事再传之,可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矣。 一日于金陵苦楝斋标注列传...

  • 金陵杂俎之君臣患难情深

    列位一定会问:自古君臣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高高在上,一个跪地听命,臣下的生死都是在君口的开合之间,怎么会出现君臣情深如...

  • 金陵杂俎之不惜生命官位保国体

    金陵杂俎之不惜生命官位保国体 在以刘健、谢迁等为代表的群臣与刘瑾等八虎宦官集团的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由于武宗突然变...

  • 金陵杂俎之韩文敢于反击阉党

    金陵杂俎之韩文敢于反击阉党 韩文在明代历史上的主要功绩在于善于理财,为国家增收节支。同时韩文嫉恶如仇,具有很强的正...

  • 金陵杂俎之杨最冒险进谏

    《明史》记载杨最篇幅较短,然而杨最仍然值得一书,主要是在嘉靖帝痴迷于长生术的时刻,众人很避讳触及嘉靖帝的敏感神经,...

  • 金陵杂俎之骨鲠之士弋谦

    自古忠言逆耳,嘴上说可以接受别人的意见,但是一旦涉及自身的尊严或者触及底线,就是再有肚量的人也会变得愤怒,帝王将相...

  • 金陵杂俎之刘大夏不爱名利

    金陵杂俎之刘大夏不爱名利 刘大夏主要经历明代宪宗、孝宗、武宗三个皇帝,主要主管军事,他忠于职守,淡泊名利,敢讲真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陵杂俎之李遂与南京振武营兵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if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