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含德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将“德”蕴于身心,积蓄深厚,就像无知无欲的初生的赤子婴儿,毒虫、猛兽、恶禽都不会去伤害他。婴儿虽然筋骨柔弱但小手抓握有力。婴儿虽然不懂得男女性爱但生殖器也可以勃起。这是因为“精”的作用。婴儿大声哭喊而嗓子不哑,是婴儿精力旺盛并保有平和之气的缘故。赤子柔弱不争、精力不散,核心是“和”。婴儿是人的开端,虽浑沌无知,但与天地之“和”合而为一。“和”所表示的统一,包含着对立在内,是有永恒性的,所以说“知和曰常”。
空杯求禅: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空杯求禅
说一个人山中访老僧,请教人生困惑。见面后絮絮叨叨讲了很多自己的感慨。老僧请此人喝茶,执壶倒茶,茶满而溢。此人提醒老僧:"大师,茶杯已满"!老僧答道:“汝心如杯,无法可传”。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版本甚多,流于村俗。但其中道理价值不损,实为“吐故纳新”的形象譬喻。被别有用心者滥用,也是因为此故事有足够说服力。
赤子含德也好,空杯求禅也罢,实际上都是对终极意义追求的方法论问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980s年代以后,人类进入“生物人时代”的新历史时期,必将面临新的赤子之心和空杯心态。食物从匮乏到过剩、医疗服务可以保障绝大多数人活到平均年龄、战争和暴力被控制、瘟疫已经不是威胁、甚至信息也从匮乏到泛滥、除了物质生产需要消费主义推动文化产品也需要消费主义推动、生物医学企图找到上帝藏匿的生命秘密之匙、人工智能正在吞噬人类最后的自留地、大数据和巨有机体研究让人类越来越接近生命的宏观秘密......这些其实都给未来指明了方向,也宣告着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诞生,人们需要升级自己的“软件系统”,安装生活必备的新版本“App”,甚至需要刷机和格式化自己的“头脑”与“生活”。
钞票是文明世界的通货,修炼的通货也包括钞票赤子含德,无关修炼。1980s年代以前的修炼是奢侈的事情。中国古代对修道者设定了几个基础条件,分别为:道、法、师、侣、地、财。
- 道:价值观体系;
- 法:方法论体系;
- 师:耳提面命言传身教的传法老师;
- 侣:伴侣或者道侣,可以是人间夫妻;
- 地:有场地,有地盘,土地永远都是稀缺的;
- 财:要有钱,有价值通货,没有这东西是搞不定的。
1980s年代之后,事情发生了变化,所有上述门槛都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中国到处闹大师,除了社会背景外,不能忽视那时候恰恰是中国人走出生物匮乏,有资格追求更高身心目标的时机。
从1980年开始,至今近40年,身心修炼已经风靡全世界,因此,对更好生活的向往,促成了活得更长、过得更好、想得更美的朴素追求,这些朴素追求顺势可以升级为:
长生不老、幸福快乐、神性共存。
修炼不再奢侈,因此也就不是传统的修炼,而是人类美好生活理想的具体化。
匮乏感,贫困和窘迫的惯性越过生物贫困线
从“人文始祖”黄帝时期到20世纪的中国,几千年来中国都曾遭到饥荒肆虐。几十年前,中国还曾经是粮食短缺的代名词。1974年,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在罗马召开,各国代表听到了恍若世界末日的前景预测。专家告诉他们,中国绝无可能养活10亿人口,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走向灾难。但事实上,中国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经济奇迹。自1974年以来,虽然仍有几亿人苦于粮食匮乏和营养不良,但也已有几亿中国人摆脱贫困,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不再受到饥荒之苦。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真正严重的问题并不是饥荒,而是饮食过量。2014年,全球身体超重的人数超过21亿,而营养不良的人口是8.5亿。预计到2030年,人类会有半数身体超重。 2010年,饥饿和营养不良合计夺走了约100万人的生命,但肥胖却让300万人丧命。
如果考虑过量摄入糖分,全球大部分人处于“营养不安全”的境地。1980s年代开始,中国人不饿肚子了,人类进入免于匮乏的“生物人时代”,开始面临食物过剩的新局面。但人类基因里写下的喜欢食用大量糖类(碳水化合物,最终代谢物为单糖的食物和热量来源)的惯性还是维持了有机会就吃甜食或者储存热量的饮食模式。于是曾经被斥为资产阶级式的减肥、塑身、美容、保健、抗衰老都成了消费热点。
人类历史真的存在这样一条线,线下是生物贫困时代,那个时候大家都是“哲学人”,用思想丰饶对抗生物匮乏;线上是生物丰饶时代,此时大家变成了“生物人”,以长生不老、幸福快乐、神性共存为生活指导。
史蒂芬.霍金:人类的科学家和吉祥物认识你自己
尤瓦尔赫拉利在新书《未来简史》里这样写道:
“你想了解真实的自己?”数据主义这么问,“不用爬山或去博物馆了,做DNA测试了没?还没?!你在等什么?今天就去做!而且还要告诉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大家都要去做。他们的数据对你也非常重要。另外,听说过这些可穿戴式的生物计量装置吗?这些装置会每天24小时测量你的血压和心跳。听过?很好,那就去买一个,连接到智能手机上。另外,顺便买个便携式摄像机和麦克风,把你做的一切都记录下来,放到网络上。还有,要允许谷歌和脸谱网存取你所有的电子邮件,监测所有聊天记录和邮件,并且记录你所有的点赞和网络点击。只要这些都做到了,万物互联网的伟大算法就能告诉你该跟谁结婚、挑什么工作,以及是否开战。”
认识你自己这个宏大的命题从基因检测这件具体和可实行的生物医学技术开始,就像一个轮回。过去人们为了认识自己可能会求助于神、巫师、智者、心理医生、自己的伴侣和本人的内省;现在认识自己还可以通过基因解析报告,并把这个报告的数据与很多很多人的数据交联比较,并把报告的特征数据与所有数据海洋里的相关性放到一起考察,以此找出自己的命运密码和生命指南。这个新的轮回里,生物医学科学家和大数据科学家们成为了新的祭司,基因测序芯片是祭司的法杖,基因解读报告是命运的神谕。不同的仅仅是我们认为从生物医学角度的“认识你自己”可以触摸,因为更加可信。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还写道:
科学家不仅认为人类的感觉是神圣的,甚至还为此找出了很好的进化理由。在达尔文之后,生物学家开始提出解释,认为所谓感觉也是通过进化千锤百炼的复杂算法,能够帮助动物做出正确的决定。人类的爱情、恐惧和热情,并不只是能用来写诗的暧昧灵性,反而是体现了几百万年来的务实智慧。读《圣经》,收获的是古代耶路撒冷几位神父和拉比的建议;相较之下,聆听内心的声音,遵循的是几百万年进化而成的算法,而且这套算法已经通过了自然选择的最高规格测试。你的感觉正是几百万祖先的声音,而且他们都撑过了严酷的环境,成功生存和繁衍下来。当然,你的感觉并不见得总是准确,但已经比大多数其他指导更可靠。几百万年以来,人的感觉就是全世界最好的算法。因此,就算是在孔子、穆罕默德或斯大林的时代,人也应该聆听自己的感觉。
单纯尊重自己的感觉未必可靠,因为人工智能已经表现得让人类非常恐惧。但把自己的概念稍加改造,也许这个结论仍然适用。比如把“自己”扩大到生物强化和人工智能强化和大数据互联的级别,这时候我们自己的感觉就不是古典式的“大脑和神经元”的输出,而是更大的“自己”的输出。
因为一切都已经改变,生活与历史大不相同,我们之所以没有受到巨大的震动,是因为人类文明这个巨大的有机体给我们提供了缓冲,我们在历史的惯性下继续生活。
“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历史,大多数是关于愚蠢的历史。所以人们转而研究智能的未来是令人欣喜的变化。”
2017年4月,在中国举办的GMIC科技大会上,霍金通过视频为中国观众解答了几乎所有关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疑虑。与以往总是强调“人工智能具有潜在威胁”不太一样,霍金这次明确地告诉我们,人脑与机脑没有本质区别,机脑有灵魂那完全是人类虚构的童话故事。
而与此同时,创造智能,可以为人类带来巨大的潜在收益:“我内心秉持乐观态度,也许借助这项新技术革命的工具,我们将可以削减工业化对自然界造成的伤害。”但是,人工智能无论如何了不起,都必须遵守一条规则:按照人类的意志去工作。
历史经验的价值加速流失。按照过去的剧本生活属于古典时代。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将称为文明演化的一分子,人生就行电脑程序,不运行起来谁也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
因此,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物性,积极与人工智能合作,扩大“自己”的外延,保持赤子之心,保持“德”与“道”,把未来生活作为个人修炼,“运行”自己的生活,应该是一种积极的生活运行准则。
8.认识你自己
8.4 赤子含德:与传统修炼无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