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326148/57550dfda482aeb7.jpg)
《海葬》,看到这个题目,我眼前立刻闪现出了藏区天葬的场面。异域文化之美,总能激起人旺盛的求知欲。海葬两个字,显然有异曲同工之效。我无法不点击去阅读。
“蔚蓝的海,蔚蓝的天,蔚蓝的海和天的尽头,耸立着白得发亮的云山;白得发亮的云山下面,泊着一叶蓝灰色的帆。”小说开头诗一般的语言,紧紧抓住了我,这哪里是文字,分明是一幅呼之欲出的油彩画。原来小小说可以写得如此之美!
纵观全文,这种诗情画意扑面而来。先是宁静的海天,静穆的云帆。
接着涛起云涌,满海烧起了黑色的火焰,满天烧起了黑色的火焰。船被浪烧急了,蹿上云端;又被云烧怕了,缩进浪谷。
随后骤雨嚎着泼着倾过来,雷电咆着闪着抽过来,海天啸着旋着碾过来!帆经不住威吓,勾结风暴,背叛了渔人,把腰一弓,船尾便插进海里,船首便翘进云里……一排浪奸笑着撞进船舱。
云在向下压,浪在往上涌;船在往下沉,血在朝上冒……
满足的笑,苍老的笑,豪迈的笑……风暴掩不住,雷霆盖不住,海浪埋不住!
风暴过后,这里只剩下那片蔚蓝的海、蔚蓝的天。
宁静,咆哮,演变至风暴,复归于宁静,船与海的较量,震撼而悲壮,船的渺小与不堪一击,海暴席卷一切的恐怖与残忍,大与小,强与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彰显了海无与伦比的吞噬力,海的习性栩栩如生,简直是一首绝美的散文诗!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26148/ec7011c73daf8c4b.jpg)
蔚蓝的海,蔚蓝的天,蔚蓝的海和天的尽头,耸立着白得发亮的云山;白得发亮的云山下面,泊着一叶蓝灰色的帆。如此明媚的蓝天,白得发亮的云山下,却蕴含着一个天大的阴谋,一个阴暗的陷阱。海沉默着,船上的五个人也都沉默着。三个年迈的渔夫铁青着脸,在船舱里无声地抽烟;阿根和鸽子坐在船板上,互相用眼睛传递着惶惑。亮白与阴暗,形成强烈的色彩反差,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让人欲罢不能,欲一睹为快。
作者接着采用倒叙的手法,叙述了鸽子爷养育鸽子的不易,而如今鸽子的变化使他目眩使他恐慌。鸽子就是鸽子爷的命,鸽子要是飞了,日子还叫什么日子?
恐慌的根源不止爱的争夺,更来自族人的陈规陋习,来自啼笑皆非的封建意识。“咱姓于,任他们成了,不是‘喂鱼’吗?”于是,只有一个字:拆!
阴谋如此险恶:深海处相逼,不从就推进海里喂鱼。宁静的海天,暗流涌动,人性的恶阴沉可怖,令人不寒而栗。
阿根的仓皇不安,鸽子轻手轻脚的形影相随,对处境的危险已然觉察,却依然态度坚定,不改初心。哪怕葬身海底,“我们不信命。”“我们铁了心!”作者在这里两次用了“异口同声”,匠心颇运。
当渔人动了杀念,老天也看不下去了。船猛地一栽,像要翻跟头。帆经不住威吓,勾结风暴,背叛了渔人,把腰一弓,船尾便插进海里,船首便翘进云里……一排浪奸笑着撞进船舱。不是天理难违是什么!
生死关头,阿根选择了死,以换取鸽子和鸽子爷的生。感动之余,老哥三最终放下了执念,选择舍己身以成全阿根和鸽子。故事看似写的是祖孙两代人的情感纠葛,实则大气磅礴,不亚于一部述说人类为文明进步而前仆后继的历史挽歌。
新一代意味着希望和未来,在新旧的较量更替中,以鸽子爷为代表的旧势力能以大局为重,成就新生力量,可谓深明大义。这种豪情和气魄,宛若一首悲壮之歌,风暴掩不住,雷霆盖不住,海浪埋不住!
“海呀……”历史的洪流一路滚滚向前汇入大海,如泥牛入海般无声无息,却总有一些高大的形象,在记忆深处鲜活着,历久弥新,焕发出难以磨灭的光辉。这是历史的悲歌,更是人性的赞歌。
我曾亲历过海的壮阔和涛浪翻涌,每每陶醉于阳光下海天相接的画面,那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美。这篇小小说,旋律荡气回肠,动人心魄,将海之美,人之美,写到了极致,无以加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