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的时候,某街道办事处的一位小姐姐给我打电话,让我帮忙盯一下“退役军人登记”的事。因为之前一直是我负责,我走了后,交接给这位小姐姐的。因为昨天她休假,所以又让我去看一下,万一有登记的,千万不能让人家再来一趟。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差点办成了坏事。
退役登记,我熟悉。什么人可以登记,什么人不可以登记;登记需要什么样的材料,这我都知道。无奈的是,这位小姐姐还负责计生,这我就不懂了。
这不,事情就发生了。
有两口子,来到了我的窗口,问独生子女的1000块钱怎么领取?
因为之前也在街道待过一段时间,知道了一些东西。
我问道:你是从哪儿退休的啊?
阿姨说:从单位退的。
“那您应该找单位啊,有单位的找单位。”
“单位没钱啊,就是不给啊。我们给12345打了电话,12345让我们去街道,找街道解决。”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16108/be885c57a78449e2.jpg)
“不好意思啊,今天主管计生的人休假了,您能明天过来么?”
那位阿姨说:上次我们就来过了一次,说帮忙给解决的。这次来了,可好,没人了。这怎么办?你们要是不给解决,我还给12345打电话。之前我们接到12345回访电话的时候,给你们的服务态度很好。现在呢?
我一直在说:她休假了,这个问题我暂时解决不了。要不,给您科长电话,您给科长说一声。
最后,就是兵分两路。那位叔叔给科长打电话,旁边的工作人员和那位阿姨聊天,交心。
其实,也不是街道不给解决。而是国家政策要求的,您只要是有单位的,就得找单位要这1000元的独生子女费。没有单位的,才会找街道。作为工作人员,我们也不能随意发放。
最后,在科长的解释下,在旁边工作人员的疏导下,老两口决定去单位要一下。
其实,他们这一代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到老了,如果连自己的独生子女费都要不到,这确实说不过去。透过这个例子,说明单位没有认识到重要性,没有做好政策上的衔接,没有认真对待为单位发展付出心血的员工。
最后,12345是我们争取我们合法利益的一种渠道,但是有时候并不是唯一的或者是最好的渠道。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解决路径。我们要因地制宜,设身处地,交心懂理,用最适合的办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所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16108/9c6da5edb10c183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