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五下午上完课,时夏天就坐上校车,来到摆渡口。过江后,原来的自行车放在学校,只能等公交车坐到离家不远的镇上,再从镇上走回家,到家时已经是吃晚饭时间。
父母正等着他呢,看到儿子按时回家,心中就感到高兴。时夏天有一个妹妹,几年前已经结婚成家,如今家里只剩下父母在乡间务农。吃晚饭的时候母亲打开了话匣子。
“明天和我一起去张家阿婆嬢嬢家吧。”
“去她的嬢嬢家?啥事体啊?”
“你年纪不小了,都26了。你看看村里你的那些同学,他们早就成家都做爸爸妈妈了。你不急啊?明天是给你相亲。”
时夏天也知道,在农村像他这样的男男女女早就成家了。当年他大学还没毕业时就有自己的小学同学都有结婚的。后来他又念了硕士,在读书时每次暑假回家祖母就在他耳边叨叨,你怎么还在读书。老人的想法还是很传统的,他们老时家这几辈都是一脉单传。到了时夏天这一代计划生育只能有两胎,他们家正好一男一女,也就时夏天一个男娃。时夏天作为长子长孙,家里的老长辈就希望能早早抱上下一代。祖母还想着能四世同堂或者五世同堂呢。
时夏天母亲也在他耳边絮絮叨叨承诺着,等你结了婚有了小孩,她帮时夏天带孩子。时夏天其实在大学里也曾谈过恋爱,只是当年读书在厦门。虽然也曾有心仪的姑娘,也曾瞒着家里人和女同学谈了两年恋爱。可在临近毕业时,他和姑娘提出了分手,分手的理由是双方个性太强,相互都不肯让一步。姑娘是当地人,她父母希望时夏天能留在厦门当地发展。时夏天当然要回江海市,他不可能丢下父母自己在他乡。女生也是独生子女,她也舍不得扔下父母外嫁。相互之间曾经为了这事探讨过很多次,最后相互之间谁也不肯让步,没法子,只能以分手告终。
其实对于时夏天而言,他内心也有点担心。即使姑娘跟了他到江海市,难免也会遭到家里人的反对。当地人几乎很少和外地人婚配,总感觉实在找不到对象才找外地人,隐隐约约中给人的感觉是没有本事的人才找外地人。这当然是一种偏见,但异地婚配的例子似乎佐证了这种偏见。
同村的和时夏天同辈有人娶了外地媳妇,但由于语言不通总和自己婆婆闹别扭,搞得一家人鸡飞狗跳。如果自己娶了外地姑娘当媳妇,他生怕父母和自己外地媳妇之间也难以相处和沟通,考虑到这一层,他也毅然决然地和女孩分手。分手时,那姑娘哭天抹泪地依依不舍,可又能怎样,执手默默相望泪眼。时隔多年,那姑娘还时不时地给时夏天写信问候,时夏天硬着头皮不给她回信,时间一长也就淡了。
如今工作几年,周边的同事也都已结果成家。单身的他,女朋友却还没有着落,师生恋他可没有那个胆量。没奈何,沦落到家里人给他张罗着相亲,心里虽然有着万般不愿意,但到了这个年纪又能如何?
“好,明天我和你们一起去。”时夏天一口答应。
“明天早点起来,换上你的新衣裳,给人家留下个好印象。”吃完晚饭,收拾碗筷的母亲还不忘叮嘱一句。
一夜无眠,提到相亲时夏天总感觉自己有点不甘心。当年的她其实真的蛮好的,或许真应该留在厦门,或许事业的发展或许也就大不一样了。一切的一切都是老天冥冥中的安排吧。
人在落魄处于逆境时,或者经历了太多的不如意,曾经的倔强也会变得软弱,相信自己周遭的一切都是老天的安排,从此才会把一切都看淡。
2020.10.20 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