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2年1月17日,蒙特利尔、多伦多和渥太华的朋友都在朋友圈晒雪,你晒了吗?你晒不晒雪,怎么晒,晒什么,还真是值得琢磨的一件趣事儿。就像谁说的,你的朋友圈就是你的一个小窗口,小展台。
随时发圈的人想都不想,马上就发几张落雪的照片,或者是落雪的短视频,可能几小时之后再跟进一个总结,今天降雪多少,是否破纪录云云。
疫情遭遇大雪,对于早已在疏离中抑郁的朋友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个比喻实在不像个比喻。怎么叫雪上加霜,明明是雪上加雪。
而我的滑雪朋友自然是在朋友圈欢呼雀跃,为这场盼望已久的大雪。他们遐想着雪后的雪山行与雪地行,还有性急的人早早地已经出发在路上了。以为可以赚一天powder snow,可惜没想到降雪同时也带来交通的灾难,多处交通事故,许多车不是行进在路上,而是掉进路边的沟里。即使滑雪人都开着四轮驱动的SUV,总没办法从拥挤的车流中飞跃而过。
一线医护和所有其他不得不开车上班的人,也被拦在路上,他们没有选择地在车里晒了瘫痪的交通。
幸运的居家上班的我们在微信群里悠闲讨论,这雪落的是撒盐还是飞絮。天冷就撒盐,天暖就飞絮,这跟有才无才没有什么关系。古人厚絮薄盐,自然是因为他们是文科生的原因。写诗的古人自然也不滑雪。于是滑雪人就讨论是盐更利于滑雪,还是絮更好。
高山滑雪的人说自然是飞絮了,powder snow呗。越野滑雪人则说撒盐好,滑冰式滑雪在低温的雪中才会有速度。
雪中也渐渐停下了,于是朋友圈开始晒起了铲雪。有人工智能的吃米饭的人工铲雪,从几十分钟到几小时不等。更多的是吃油吃电的铲雪机,于是在后院杂物房闲置了许久的各色铲雪机终于可以在朋友圈走秀。当然顺便走秀的,还有推铲雪机的帅哥,可能这才是重点。此时不秀,何时秀呢。也有的秀极生悲,就有铲雪的心脏病发作,911招来救护车。于是关于铲雪注意心梗的视频与贴子再走一波秀。然后就会有人善意提醒,还有一种服务叫做铲雪公司。再往后就是房子排气口可能被大雪掩埋的提示。


雪铲了,就可以晒雪上的嬉戏了。最喜欢晒的是孩子和狗,各种动作和姿态。雪上可以扮天使,雪中也可以扔雪团、打雪仗。也有美女不甘落后,穿着三点式去雪中游泳,这是雪中按摩。还有熬不住的雪友穿上越野滑雪板,在小区街道上像模像样地滑行。

雪后的美景是独特的,令人迷醉。雪中只有不同饱和度的灰,偏白的灰与偏黑的灰。灰色最是饱满的色彩,也最完美。灰色之外无颜色。追寻美的人这时候就不能不去雪中截取雪景的一个个断章。



新闻说,这一天渥太华降雪将近50公分。但雪在那一夜逃得无影无踪,因为这一晚是wolf moon day,夜里有满月当空,亮如白昼。有没有狼不得而知。这是元宵节前的满月。
上次渥太华的50公分降雪是2016年2月,我们一家去了Mont tremblant滑雪回来,回家望着车道上的雪目瞪口呆。好在后来有朋友拿铲雪车过来帮忙,如今记忆犹新。
晒雪过后就是滑雪了,我也一样跃跃欲试。朋友圈就会是另一轮晒滑雪了。
网友评论